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01JC790012)
- 作品数:8 被引量:229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慧田萍萍刘红秦泗刚邢兰芹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城市“新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其启示——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18
- 2007年
- 以知识为基础、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依托、技术与制度创新驱动、兼跨第二与第三产业并以服务业居重、高度外向而趋于全球化的当代“新经济”的兴起,正从诸多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城市。本文以西安市为实证分析案例,依据对“新经济”内在禀赋特性的认识,从城市“产业区”格局重构、城市办公楼宇设施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区的CBD化、产业与居住功能分区的模糊化、城市经济与社会空间的极化等方面对城市“新经济”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对于城市规划与决策的启示予以探讨。
- 王慧
- 关键词:新经济
- 1990年代以来西安城市居住空间重构与分异被引量:75
- 2004年
- 依据1990年代以来西安市523个住宅开发项目及相关信息资料,分3个时段8个区段5个档次5种类型,对西安市居住空间的重构、分异、隔离化动态与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危旧房拆迁改造、老城区内填充插补、新区开发建设等途径,在土地制度、房改政策、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下,西安城市居住空间正经历着分化与重构。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住房需求多样化及住宅供给多样化等则是导致居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其结果是产生基于收入差距的居住空间隔离化。
- 邢兰芹王慧曹明明
- 关键词:居住空间土地制度城市规划
- 开发区发展带动下的西安城市扩张:一种“非典型性”郊区化进程?被引量:11
- 2007年
- 基于人口统计、基本产业单位普查、房地产开发、城市规划与建设档案等多渠道翔实资料,从土地开发、经济活动、人口与居住等多个方面,对开发区发展带动下的西安城市扩张之动态与趋势予以介绍;并通过将这一城市扩张发展过程与中外典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相比较,对其特征与性质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能否将这一城市扩张发展过程定义为一种"非典型性"城市郊区化进程之问题,供专家学者商榷研讨。
- 王慧
- 关键词:开发区郊区化
- 西安城市CBD体系发展演进的特征与趋势被引量:16
- 2007年
- 基于土地交易、基本产业单位普查、商务办公楼宇开发、规模以上商场发展等多方面资料,以当代CBD演进基本规律及基本理论为借鉴和索引,并以西安市为实证案例对当代中国城市CBD体系发展演进的一些典型现象、特征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市中心区正在经历以总功能类型减少而商业服务功能突出强化为基本特征的功能“纯化”;生产者服务业集中的商务中心显著离心漂移、而零售商业中心则相对稳定,因而城市商务与商业中心趋于空间分离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崛起成为西安市的中央商务区(主CBD);在整个西安中心城市层面,一个“双极多核”的CBD体系正在发育形成。
- 王慧田萍萍刘红秦泗刚
- 关键词:发展演进
- 西安市现代商务活动发展及其空间动态被引量:20
- 2004年
- 以1990年代以来西安市开发新建的226个商务办公楼宇项目以及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中2496个经济活动单位为主要样本,对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商务活动在西安市的发展状况及其空间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通讯、社会服务、科研/技术服务是增长最为迅速的商务活动,西安市商务活动总体格局呈现非对称的“木”字形架构,并表现出整体分散、局部聚集、中心节点漂移的动态特征。传统的市中心区现代商务活动相对强度与地位在下降,而边缘新区商务活动则在不断增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新兴开发区成为新增商务活动聚集的主要区段和外移商务活动的主要目的地。
- 秦泗刚王慧
- 关键词:商务活动生产性服务业
- 开发区发展与西安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分异被引量:66
- 2006年
- 从阐释开发区“特区”运作机制、“新经济”型产业结构、配套住宅开发策略等特有开发模式及内在结构特性入手,以西安市为实证案例,以翔实的调研数据为支撑,剖析了开发区建设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分异之关联及其典型过程与效应;并通过开发区与非开发区、新城与老城、新经济区与旧产业区之间在投资强度、发展速度、软硬环境、形象面貌、经济活力与潜力、人口成分与素质等诸多方面分异对比日益鲜明的一系列事实,论证了开发区建设发展已成为强化凸显当代中国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演变的机制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认识评估“开发区”——这一机制独特、存在广泛、极富改革开放新时期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之影响与绩效。
- 王慧
- 关键词:开发区
- 开发区运作机制对城市管治体系的影响效应被引量:34
- 2006年
- 借鉴国际当代“城市管治”研究的视角与视野、理论与范式,提取中国开发区运作过程中一些共性机制和典型现象,从开发区“割据”导致的城市管治体系组织与空间上的双重“碎化”、开发区开发运营对应的城市“政体”演化重构、开发区运作与“经营主义”城市管治兴起蔓延之关联三个方面,剖析了开发区运作实践对于当代中国城市管治体系变革的影响作用。
- 王慧
- 关键词:开发区城市管治
- 西安城市“新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机制被引量:31
- 2006年
- 基于西安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库等资料,对以高新技术密集制造业、新技术密集公共服务业、生产者商务服务业三大产业组群为主体的“新经济”在典型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机制予以解析。结果显示:“新经济”增长与发展格局受“路径依赖”及“新区位创生”双重效应影响,“地理靠近”依然是“新经济”活动获取有利区位条件的主要策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老城商业中心区、以及大学/科研/文教单位密集区是西安“新经济”生长发展主要区段;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其特有运作机制而成为城市新经济体系的组织中枢与增长核心。
- 王慧田萍萍刘红
- 关键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