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KS021)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卫华金东黎慕风更多>>
- 相关机构:红河学院复旦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越共十二大之后越南政治的新动向
- 2017年
- 越共十二大是越南政治革新进程中一次划时代的会议。十二大后,随着阮富仲权力地位的巩固,越南权力下移的趋势得以扭转,政治风向逐渐左转:首先是恢复党代会的预备会议制度,其次是改变高级领导人信任投票制度的规则,最后是收紧自荐候选人制度。上述转变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越共内部的权力竞争,二是出于越共对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担忧。该变化一方面深刻影响了越南国内的政治生态结构和政局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中越关系和中国利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此中国必须要切实重视,未雨绸缪。
- 赵卫华金东黎
- 关键词:十二大政治革新中越关系
- 越南公民社会建设研究:理论、实践与展望
- 2012年
- 近年来,在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下,越南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提出要在越南建设公民社会。面对这一问题,越南官方并没有采取打压的方式去阻止,而是采取了参与和疏导的方式,通过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把该问题引导向了自己希望的发展方向,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 赵卫华
-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会主义
- 政治文化的维度与政治变迁——对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政治文化是当今政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政治变迁有着深刻的影响。政治文化有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历史维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超阶级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现实维度具有有鲜明的阶级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政治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历史过程,是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政治文化的两个维度是认识、分析和解释不同政治体系变迁路径的有效工具,同时也对政治变迁起着促进或制约作用。鉴于政治文化在政治变迁中的作用,积极主动进行理论创新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政治新文化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 赵卫华
- 关键词:政治文化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政治变迁
- 越南“双向制衡”战略及其反华骚乱真相被引量:6
- 2014年
-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南日益成为美国的地缘支点国家,美国利用越南遏制中国的需要远大于两者间的意识形态分歧,而且随着越共十一大“全面融入国际”战略的实施,美国对越政治变革充满了期待。对越南来说,虽然对美国重返亚太总体上持欢迎态度,但依然对美国保持警惕和戒备。事实上维持与中国的关系也是越南高层众多务实派的主张。
- 慕风
- 关键词:真相骚乱反华制衡遏制中国意识形态
- 民主的扩展与阶层的固化——十一大以来越南政治革新的成就及挑战被引量:3
- 2015年
- 越共十一大以来,越南的政治革新在以往成就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首先是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其次是干部选拔制度更趋民主化;再次是越共对不同的意见采取了更加包容的制度,从而使得民众对越共的认同感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固化,贪污腐败积重难返,极端的民族主义成为了越南政治现代化的三大障碍。越南政治革新成功的原因根植于越南政治化中的优良传统,面临的挑战来自其中的消极因素。
- 赵卫华金东黎
- 关键词:政治革新政治文化党内民主阶层固化
- 政治文化与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被引量:4
- 2012年
- 经过25年的革新开放,越南的政治民主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民主。越南的政治民主化根植于独具特色的越南政治文化土壤中,其政治文化既有对政治民主化的促进因素,也有制约因素,但总体来说促进因素发挥着主要作用。当今越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赵卫华
-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