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1-97)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相关作者:方婷张小平柳婧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城市
  • 1篇低碳城市发展
  • 1篇碳排放
  • 1篇STIRPA...
  • 1篇DPSIR模...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发展

机构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张小平
  • 2篇方婷
  • 1篇柳婧

传媒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DPSIR模型的兰州市低碳城市发展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基于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兰州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兰州市2005—2009年的低碳城市发展综合指标值,并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对结果进行了等级划分,以此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05—2009年,兰州市低碳城市发展状态基本处于第Ⅱ等级,其综合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并由高碳经济类型过渡到超高碳经济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兰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建议.
张小平柳婧方婷
关键词:低碳城市发展DPSIR模型
甘肃省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采用甘肃省人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等数据,通过相关方法对1997-2008年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及其三大产业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利用岭回归函数对STIRPAT扩展模型拟合,进一步分析影响甘肃省碳排放的因素。结果表明:(1)从1997-2008年甘肃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碳排放量由1997年的1 767.14×104t增加到2008年4 341.64×104t。人均碳排放量由1997年的0.7 t/人增长到2008年的1.65 t/人,且以煤炭消费的碳排放为主,占各能源碳排放的比例达到70%以上。(2)碳排放强度从1997-2001年呈波动变化,2001年以后则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上从1997年的2.214 t/104元下降到2008年的1.364 t/104元。(3)三大产业的碳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第二产业的贡献为主。(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较大,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剧了碳排放的增长。
张小平方婷
关键词:碳排放STIRPAT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