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9A025)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蔡文伟陈长水费敏裘云仙章亚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宁波市急救中心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搏
  • 2篇心搏骤停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院外心搏骤停
  • 2篇骤停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心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恶性肿瘤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伊曲康唑
  • 1篇伊曲康唑治疗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机构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宁波市急救中...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宁波市奉化区...

作者

  • 3篇蔡文伟
  • 2篇费敏
  • 2篇陈长水
  • 1篇章亚平
  • 1篇裘云仙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初始心律的院外心搏骤停患者流行病学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初始心律的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在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绍兴市急救中心和宁波市急救中心接诊的612例OHC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初始心律、年龄、性别、发作地点、是否被目击、目击者心肺复苏(CPR)、急救反应时间、可能病因、现场/途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急诊室ROSC、存活入院及存活出院等,并比较可电击心律患者(92例)与不可电击心律患者(520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结果可电击心律患者的年龄比不可电击心律患者年轻;可电击心律的患者更多地发生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而不可电击心律患者更多地发生在家里;可电击心律患者中接受目击者CPR的比例更高;可能病因为创伤的OHCA患者中表现为不可电击心律者多于可电击心律;可电击心律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少于不可电击心律患者(均P<0.05)。可电击心律患者在现场/途中ROSC、急诊室ROSC、存活住院及存活出院等各项预后指标上均优于不可电击心律患者(均P<0.05)。结论不同类型初始心律的OHCA在流行病学上有各自的特征,不可电击心律的预后较差,应重视院外生存链以避免出现不可电击心律。
费敏蔡文伟高峰陈长水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流行病学
浙江省院外心搏骤停流行病学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宁波市急救中心和绍兴市急救中心接诊的493例OHC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发生地点、初始心律、有无目击者、有无目击者CPR、有无院外除颤、有无院外气管插管、有无院外使用肾上腺素、急救反应时间,以及现场/途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急诊室ROSC、存活入院、存活出院和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等。分析与OHCA患者30d存活率相关的因素。结果人选493例OHCA患者中男性342例,女性151例;年龄(58.8±21.4)岁;心源性疾病219例,创伤155例,呼吸系统疾病22例,溺水19例,电击8例,其他70例。大部分患者OHCA发生在家里(65.1%)和公共场所(22.7%);55.2%的OHCA患者有目击者,但只有2.6%由目击者进行CPR;初始心律为心室停搏者有78.7%,心室纤颤(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者仅有5.5%;院外除颤率只有6.9%;16.4%在院外接受了气管插管;56.4%在现场或急救车上使用了肾上腺素。急救反应时间为(13.6±8.0)min。4.5%的OHCA患者在现场/途中ROSC,7.7%在急诊室ROSC;只有9.7%存活人院,1.2%存活出院,0.8%在30d时仍在院。30d存活率为2.0%(10/493),0.8%存活出院且神经功能良好[脑功能分级(CPC)1-2级]。有目击者(3.31%比0.45%)、初始心律为室颤或室速(7.41%比1.72%)、目击者CPR(15.38%比1.67%)、院外除颤(8.82%比1.53%)、急救反应时间〈10min(3.57%比0.74%)均能改善患者30d存活率(均P〈0.05)。结论浙江省OHCA的复苏存活率不高,“院外生存链”中很多因素有待进一步改进。
费敏蔡文伟高峰陈长水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流行病学预后
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究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临床收治并确诊的血液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的病例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采用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伏立康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真菌清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2(IL-1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检测出真菌67株,经过治疗后,58株菌株被消除,真菌清除率为86.57%;对照组患者检测出真菌68株,经过治疗后,42株菌株被消除,真菌清除率为61.76%(χ2=10.810,P=0.00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高热、咳嗽、咳痰、恶心、感染性休克及呼吸衰竭好转的时间缩短(P<0.01);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56例(88.89%),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2的含量均有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2的含量更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中IL-4和IL-10的含量增加(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中IL-4和IL-10的含量更高(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9.52%),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11.11%)。结论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耐受性良好,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失衡,值得临床推广。
赵燕饶爱华孙密芬韩世炜施伦波
关键词:血液恶性肿瘤真菌感染伏立康唑伊曲康唑
186例院外猝死分析及急救干预被引量:13
2010年
猝死是指一个看来健康的人,或病情平稳的人或病情正在好转的人,在症状起始后1 h内的死亡[1].猝死约有70%发生于院外[2].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间的186例院外猝死者的特点及初步复苏效果,现报道如下.
章亚平裘云仙蔡文伟沈美红钱坤荣
关键词:院外猝死干预急救病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