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11)

作品数:36 被引量:252H指数:9
相关作者:王印庚李卓佳张正文国樑曹煜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养殖
  • 7篇大菱鲆
  • 6篇对虾
  • 6篇水产
  • 6篇水产养殖
  • 4篇芽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微藻
  • 4篇工厂化
  • 4篇杆菌
  • 3篇中华绒螯
  • 3篇中华绒螯蟹
  • 3篇绒螯蟹
  • 3篇生态位
  • 3篇温度
  • 3篇细胞
  • 3篇细菌
  • 3篇膜片
  • 3篇膜片钳
  • 3篇钾通道

机构

  • 17篇中国水产科学...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天津师范大学
  • 5篇天津市水产养...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烟台开发区天...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天津市水产研...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广东恒兴集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5篇王印庚
  • 9篇李卓佳
  • 8篇张正
  • 6篇孙金生
  • 6篇文国樑
  • 6篇曹煜成
  • 5篇廖梅杰
  • 5篇杨莺莺
  • 4篇李彬
  • 4篇耿绪云
  • 3篇王雪惠
  • 3篇陈素文
  • 3篇于明超
  • 3篇梁伟峰
  • 2篇周晓苏
  • 2篇樊瑞锋
  • 2篇徐永立
  • 2篇王岚
  • 2篇刘宗柱
  • 2篇张子怡

传媒

  • 6篇渔业科学进展
  • 4篇渔业现代化
  • 3篇海洋科学
  • 2篇齐鲁渔业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Chines...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3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ATP敏感钾通道
2009年
采用膜片钳技术之内面向外记录模式观察了中华绒螯蟹(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MTXO)神经内分泌细胞对0-1 mmol/L ATP的反应,发现河蟹眼柄MTXO细胞表达ATP敏感钾通道(KATP)。电生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膜内外两侧的K+浓度均为200 mmol/L时,KATP呈弱的内向整流性,电导为68 pS,有翻转电位。灌流ATP对KATP通道的开放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当细胞外液中ATP浓度超过0.1 mmol/L后,去极化刺激不能诱发KATP电流,并且1 mmol/L ATP可明显阻断KATP开放活动。胆固醇等甾醇类物质对河蟹眼柄MTXO细胞KATP无明显的影响,但0.1 mmol/L优降糖可完全阻断KATP的单通道开放。KATP受内源性ATP的调控,在细胞代谢与兴奋性耦联中起重要作用,提示河蟹眼柄MTXO细胞的代谢活动对神经多肽激素的分泌产生了反馈调节作用,胆固醇等甾醇类物质未通过调节KATP的活动调控细胞的分泌活动。结果为阐明甲壳动物眼柄神经多肽激素分泌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认识。
张子怡宇克莉孙金生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神经内分泌细胞ATP敏感钾通道膜片钳技术
微藻群落在氮、磷比率与硅酸盐含量的生态位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Smith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在氮、磷比率和硅酸盐含量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在氮、磷比率资源上各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大小依次为微绿球藻>啮蚀隐藻=蛋白核小球藻>新月菱形藻,各微藻在N∶P=24时生长最好,但新月菱形藻在高氮、磷比率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硅酸盐含量资源上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微绿球藻=蛋白核小球藻>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对硅酸盐含量的较理想适宜范围除了微绿球藻在28~59μmol·L-1外,各微藻均在28~54μmol·L-1。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与其他种的生态位重叠却大。在氮、磷比率和硅酸盐含量上,蛋白核小球藻分别与微绿球藻和啮蚀隐藻有最大的重叠值,说明蛋白核小球藻在氮、磷比率的需求上和对硅酸盐含量耐受上,分别经受着与微绿球藻和啮蚀隐藻的剧烈竞争。当养殖水体N∶P值高时,微藻定向培育应当选择啮蚀隐藻和新月菱形藻组合或者蛋白核小球藻和新月菱形藻组合;当养殖水体N∶P值较低时可引入微绿球藻、啮蚀隐藻。在硅酸盐含量资源上,对于新月菱形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硅酸盐含量为28μmol·L-1或54μmol·L-1均可,但为了其他微藻的共生长,硅酸盐含量应为28μmol·L-1。
梁伟峰李卓佳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
关键词: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生态位
虾池常见微藻的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适应性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Smith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虾池常见微藻种群(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在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资源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新月菱形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啮蚀隐藻和微绿球藻的生态位宽度值则相对较小。蛋白核小球藻和微绿球藻在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资源上的生态位重叠值均为最大,啮蚀隐藻在各资源与其他微藻的重叠值最小。新月菱形藻与蛋白核小球藻适应光照强度的范围较广。当水温达16.9℃,可定向培育新月菱形藻;当水温达25℃,可定向培育新月菱形藻和啮蚀隐藻;当水温达30℃时,可定向培育新月菱形藻、蛋白核小球藻和微绿球藻。养殖水体盐度处于9~26,可引入蛋白核小球藻与微绿球藻;处于9~17.5,应引入啮蚀隐藻;高盐水体,应引入新月菱形藻。蛋白核小球藻和微绿球藻在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资源上的生态位重叠值均为最大,因此微藻定向培育,不可同时引入蛋白核小球藻与微绿球藻。
李卓佳梁伟峰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
关键词:微藻生态位光照强度温度盐度
不同增氧终端结构对养殖海水增氧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比较分析了一定气量下不同增氧终端结构以及一定增氧终端结构下不同通气量强度对养殖海水的增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充气量下,随着气石目数的增加其增氧效果越好,即100目依次优于80目和60目;在一定增氧终端结构下,通气量强度越大,水体的增氧效果就越明显。在试验通气量30~150L/h范围内,于充气量120mg/L时,100目气石的增氧效果最高;为获得最佳增氧效果,需将气石目数与通气量高低合理搭配。当通气量较低时,应选择目数较小的气石;而通气量较高时,需选择目数较大的气石。探讨最佳增氧效率、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对节能增效、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范艳霞王印庚李红艳曲江波郭一令
关键词:溶解氧工厂化养殖增氧效果
养殖半滑舌鳎主要疾病及流行特征的初步调查被引量:6
2012年
为掌握养殖半滑舌鳎疾病发生的基本情况,对该鱼的主要疾病及其流行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烂鳍烂尾病、体表溃疡病、皮下脓肿病、腹水病、肠炎病等几种主要疾病的临床发病症状、流行特征、发病诱因和防治措施等作了简要介绍,旨在为半滑舌鳎的疾病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正王印庚王岚廖梅杰李彬荣小军
关键词:半滑舌鳎流行病调查疾病防治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膜片钳技术之内面向外式,对培养2~24h不同类型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血淋巴细胞表达的钙激活钾(KCa)通道进行种类鉴别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对称钾溶液(200mmol/L)中,只有小颗粒细胞表达大电导钙激活钾(BKCa)通道和中电导钙激活钾(IKCa)通道。其中BKCa通道电导为396pS,通道的开放活动表现为矩形方波。同一钳制电压下,当浴液中[Ca^(2+)]在0.3~3.0 μmol/L范围内,通道开放概率和开放数目随Ca^(2+)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浴液中[Ca^(2+)]达到100.0 μmol/L,通道开放受到抑制,表现明显的钙依赖性失活;当浴液中Ca^(2+)浓度为3.0 μmol/L,钳制电压分别为-40mV和-80mV时,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分别为(0.03233±0.00741)s和(0.05585±0.01299)s(P<0.01),平均开放概率分别为0.596±0.125和0.961±0.012(P<0.01),说明通道开放具有电压依赖性。IKCa通道电导为88pS,开放活动也表现为矩形方波。当浴液中Ca^(2+)浓度为0.3、1.0μmol/L时,通道不开放;而Ca2+浓度为3.0μmol/L时通道开放,说明通道具有明显的钙依赖性,钳制电压分别为-40mV和-80mV时,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分别为(0.01736±0.00403)s和(0.02262±0.01616)s(P>0.05),平均开放概率分别为0.699±0.065和0.790±0.114(P>0.05),说明通道开放不具有明显的电压依赖性。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40mmol/L四乙铵(TEA)灌流15min能完全阻断KCa通道活动。这提示钙激活钾通道在甲壳动物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段虎王雪惠孙金生
关键词:血淋巴细胞钙激活钾通道膜片钳
天津近海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初步调查被引量:4
2009年
根据天津近海地理地貌特征设置了5个调查站位,分别采集不同水层的水样,进行了可培养细菌调查和多样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天津近海海水细菌总数为0.28×10^7~6.08×10^7cfu/L。划线培养获得的菌株经16SrDNA扩增后,用R5n Ⅰ、Msp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共获得27种酶切谱型。对27种谱型的细菌进行16SrDNA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天津近海海水可培养细菌分属于3个分类单元,即变形细菌(18种)、厚壁菌(5种)、拟杆菌(4种)。对天津近海海水可培养细菌的可能代谢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今后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和修复天津近海生态环境提供了数据。
郭非耿绪云李翔魏俊利孙金生
关键词:可培养细菌细菌多样性RDNARFLP分析
弧形筛及生物净化池净化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被引量:20
2011年
为了研究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理想的净化工艺,对山东省烟台市1个大型海水养殖厂的"弧形筛+4级生物净化池"的废水净化系统进行了各项水质指标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对悬浮物与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去除效果明显;经该系统处理后,养殖废水的溶解氧、pH值、电导率、温度和盐度在排放前已经达到自然海水的常规值;系统中的细菌总量和弧菌总量依废水流入的次序,在各级净化池之间呈现了下降趋势;净化池中底栖单胞藻则体现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废水净化池进行刺参养殖,还可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证明,该套系统易于建造、废水处理能力强,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理想的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模式。
张正王清印王印庚廖梅杰姜卓樊瑞锋曲江波徐荣静
关键词:废水处理弧形筛海水养殖
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Diet0),通过添加中草药和芽孢杆菌配制成6种实验饲料:0.10%中草药+0.10%芽孢杆菌(Diet11),0.10%中草药+0.20%芽孢杆菌(Diet12),0.10%中草药+0.30%芽孢杆菌(Diet13),0.20%中草药+0.10%芽孢杆菌(Diet21),0.20%中草药+0.20%芽孢杆菌(Diet22),0.20%中草药+0.30%芽孢杆菌(Diet23)。实验共进行了56 d,对血细胞数目、酚氧化酶活力(PO)、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了测定。芽孢杆菌对血细胞数目产生显著影响,Diet12,Diet13和Diet23组对虾的血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中草药以及交互作用对血清PO产生显著影响(P<0.05),Diet23组获得最高的血清PO活力。芽孢杆菌、中草药及交互作用对溶菌酶影响不显著,但高剂量的芽孢杆菌和中草药有提高对虾溶菌酶活力的趋势,其中Diet13显著高于Diet0(P<0.05)。中草药、芽孢杆菌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SOD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Diet23组对虾血清的TAOC最高,除Diet21组外,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能够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产生积极影响,其中Diet23组(0.20%中草药+0.30%芽孢杆菌)取得最好的效果。
文国樑于明超李卓佳林黑着
关键词:中草药芽孢杆菌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
检测鲆鱼腹水病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溶藻弧菌的嵌套PCR方法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首次建立了用嵌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分别检测天津地区海水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和褐牙鲆腹水病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方法。以E781F和E781R为引物,扩增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血素基因中781bp的片段,再以E485F和E485R为引物,扩增其中的485bp的片段;以V899F和V899R为引物,扩增溶藻弧菌胶原酶基因中899bp片段,再以V550F和V550R为引物,扩增其中的550bp片段。以其他常见海水鱼类致病菌为阴性对照,结果均无非特异性扩增。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溶藻弧菌的检出灵敏度分别可达10fg和1fg细菌DNA,显著优于目前的检测方法。作者应用该技术对天津地区海水工厂化大菱鲆和褐牙鲆于2006年3月至10月连续进行监测,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薛淑霞孙金生
关键词:腹水病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藻弧菌PCR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