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082)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廖万清赵卓杨阳陈孙孝徐红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第309医院唐山市妇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隐球菌
  • 7篇球菌
  • 6篇新生隐球菌
  • 4篇细胞
  • 3篇小胶质细胞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细胞骨架
  • 2篇白质
  • 1篇电泳
  • 1篇凋亡
  • 1篇隐球菌病
  • 1篇隐球菌属
  • 1篇隐球菌性
  • 1篇隐球菌性脑膜...
  • 1篇神经性
  • 1篇嗜神经性

机构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武警广东总队...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唐山市妇儿医...

作者

  • 7篇廖万清
  • 3篇杨阳
  • 2篇郭秀军
  • 2篇温海
  • 2篇徐红
  • 2篇陈孙孝
  • 2篇赵卓
  • 1篇卫立辛
  • 1篇王志东
  • 1篇林敏
  • 1篇潘炜华
  • 1篇赵瑾
  • 1篇梁晓博
  • 1篇仲学龙
  • 1篇陈裕充
  • 1篇李秀丽
  • 1篇唐保东
  • 1篇张玲珍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测定新生隐球菌活力的新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目前,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抗真菌治疗,两性毒素B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被公认为是急性期最佳治疗方案。
李秀丽廖万清仲学龙唐保东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隐球菌性脑膜炎最佳治疗方案抗真菌治疗氟胞嘧啶急性期
新生隐球菌多糖荚膜的动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其细胞壁外层包裹的多糖荚膜是第一个被明确的新生隐球菌重要的毒性因子。本文总结了新生隐球菌荚膜的特性和动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生隐球菌荚膜的形态结构变化、组织构成、生长发育和出芽繁殖等,旨在给新生隐球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依据。
赵卓廖万清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
新生隐球菌对鼠小胶质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质组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对鼠小胶质细胞(N9)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正常N9细胞以及与新生隐球菌(ATCC32609)作用后的N9细胞的蛋白质样品,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对部分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测定其肽质量指纹图谱,在网上蛋白质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蛋白。结果:获得较好的双向电泳图像,图像分析显示:在与新生隐球菌作用前、后检测到N9细胞的蛋白质点分别是(701±29)个、(980±20)个,对表达差异的18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经数据库检索后,鉴定出3个涉及小胶质细胞细胞骨架的蛋白质:anillin、pericentrin 2、核苷二磷酸激酶A[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 A(NDP kinase A,NDPKA)]。结论:新生隐球菌对小胶质细胞的细胞骨架蛋白质造成影响,这有助于在分子水平理解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杨阳廖万清郭秀军林敏王志东徐红陈孙孝温海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
新生隐球菌对鼠小胶质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质组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对鼠小胶质细胞(N9)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正常N9细胞以及其与新生隐球菌(ATCC32609)作用后的N9细胞的蛋白样品,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对部分差异的蛋白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
杨阳廖万清郭秀军林敏王志东徐红陈孙孝温海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细胞骨架蛋白
文献传递
新生隐球菌ISC10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2008年
目的克隆新生隐球菌ISC10基因(Meiosis-specific protein required for spore formation)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新生隐球菌B3501菌株中分离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获得新生隐球菌ISC10基因,构建pGM-T/ISC10重组载体,测序后与GenBank中ISC10基因(DQ332212)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序列分析。结果所克隆的基因共编码26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1.65KD,与GenBank中ISC10基因(DQ332212)序列同源性达99.10%,编码的蛋白质在67位氨基酸由Ala(丙氨酸)突变为Pro(脯氨酸),233位氨基酸由Thr(苏氨酸)突变为Ser(丝氨酸)。结论所克隆的基因为新生隐球菌的一个新基因,其相关生物学信息的明确,为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生隐球菌的感染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赵卓潘炜华卫立辛廖万清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子克隆
新生隐球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陈裕充廖万清梁晓博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巨噬细胞吞噬呼吸道吸入隐球菌病受体作用嗜神经性
无荚膜隐球菌CAP64对小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5年
目的 观察无荚膜隐球菌CAP64对鼠小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无荚膜隐球菌CAP64与小胶质N9细胞株共孵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个不同时段N9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2、4、8、16、24h N9细胞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9 33%、12 93%、15 37%、16 30%、20 5%,与空白组、灭活组凋亡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5)。结论 无荚膜隐球菌CAP64可以诱导小胶质细胞凋亡。
杨阳廖万清徐红张玲珍赵瑾陈孙孝温海
关键词:隐球菌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