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GA09B102-3)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徐正进赵海新李敏王翠张云江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黑龙江省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子粒灌浆特性被引量:3
- 2014年
- 应用Richards方程对两种不同穗型的地方主栽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的不同粒位子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两类主栽品种的灌浆特性,以期明确不同品种在年际间整精米率相差较大的原因,并通过栽培调控措施提高其加工品质。结果表明,弯曲穗型品种龙粳29的产量略高于半直立穗型品种龙粳31,而整精米率明显低于龙粳31。龙粳29的二次枝梗子粒较多,导致其充实度较低,结实率下降,出米率不高。半直立穗型品种龙粳31的6种粒位的灌浆速率峰值出现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步灌浆特征明显,一次枝梗子粒灌浆速率高,中期灌浆快,二次枝梗子粒灌浆速率虽低但较早进入灌浆盛期,中后期较长的灌浆持续时间使其二次枝梗子粒充实紧密;弯曲穗型品种龙粳29在一次枝梗子粒灌浆速率下降后,二次枝梗子粒灌浆速率才有较大上升,为异步灌浆特性,在灌浆前期,上部、中部、下部二次枝梗子粒均明显受到一次枝梗子粒的抑制,二次枝梗子粒灌浆起始生长势、最大灌浆速率较低,达到灌浆盛期晚,中后期实际灌浆时间较短,子粒充实不良。同步灌浆特性使穗内子粒间的品质整齐度差异变小,这是龙粳31年际间整精米率较稳定的主要原因;而异步灌浆特性使穗内子粒间的品质整齐度差异变大,加之二次枝梗子粒灌浆盛期低温是导致龙粳29年际间整精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薛菁芳陈书强杜晓东潘国君王玉成
- 关键词:SATIVA穗型灌浆特性整精米率SATIVA
- 寒地水稻芽期耐碱鉴定指标分析与筛选被引量:14
- 2011年
- 利用浓度为0.20%的Na2CO3+NaHCO3混合碱对173份水稻材料做发芽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胚根对碱胁迫反应最敏感,相对胚根长平均值仅为0.276,相对根干重为0.348;碱环境下发芽率较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供试材料间相对芽鞘长差异较大,但芽鞘对碱环境的反应与耐碱性无关。通过各指标与耐碱级别的相关系数分析,认为影响耐碱级别划定的重要指标有相对芽干重、相对芽长、相对根干重、相对胚根长、相对根条数。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确定相对芽长、相对芽干重和相对根干重是水稻芽期耐碱的3大指标,用其可建立耐碱级别判定方程:Y=9.234-4.506X1-2.167X2-2.621X3;还可以相对芽长、相对胚根长、相对根条数、相对芽干重、相对根干重5项鉴定指标建立耐碱级别判定方程:Y=11.251-3.674 7X1-1.641X2-1.179X3-3.900X4-1.973X5,两方程结合应用则判定结果更加准确。分析显示,种质资源交流可丰富基因多样性,同时还可提高新品种的耐盐碱性能及其他抗逆性。
- 赵海新徐正进黄晓群单莉莉王翠李敏张云江
- 关键词:碱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