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10355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103552)
- 作品数:20 被引量:261H指数:10
- 相关作者:党志易筱筠卢桂宁杨琛陶雪琴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鱼塘沉积物中氯霉素的超声萃取、净化与测定被引量:10
- 2007年
- 通过对鱼塘沉积物中氯霉素的提取、净化洗脱和测定方法研究,尝试了以甲醇为萃取剂,利用超声萃取鱼塘沉积物中的氯霉素,然后再以层析柱净化,甲醇作洗脱液洗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氯霉素含量。结果表明,当用甲醇超声萃取3次(30、10和10min),并用甲醇作层析柱净化洗脱液时,提取效果比较理想。利用HPLC分析氯霉素含量的色谱条件为:HpersilODS色谱柱4.6mm×250mm,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5n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V/V)。此方法的检测限为7μg·kg-1,平均回收率为82.74%~88.38%,精密度RSD为0.4%~3.3%。应用该方法检测得到食用鱼塘和金鱼鱼塘沉积物中氯霉素的残留量分别为0.1716和0.1224mg·kg-1。
- 吕玄文梁敏思党志杨琛
- 关键词:氯霉素超声萃取HPLC
- 乙酸钙不动杆菌TS2H对DBP降解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具有一般毒性和致畸、致突变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大量地用于塑料生产,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PAEs生物降解研究的模型物,通过驯化富集培养,分离出1株能降解DBP的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TS2H,研究了TS2H对DBP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可在好氧条件下高效降解DBP,在最佳pH值7时,150r·min-1振荡培养48h对DBP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1的降解率可达到98.64%;TS2H对100mg·L-1内较高质量浓度的DBP均具有较高的降解效能,但当DBP质量浓度达到300mg·L-1时,降解效能受到一定的抑制;加入营养物蛋白胨能促进菌株TS2H对DBP的降解,而葡萄糖和苯甲酸钠的加入对DBP的降解有延缓作用;菌株TS2H在一定浓度的Zn2+、Cd2+和Cu2+条件下仍可较高效地降解DBP。
- 段星春易筱筠党志陶雪琴吴惠勤黄晓兰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微生物降解
- 有机磷农药氯过氧化物酶反应活性的定量构效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氯过氧化物酶(CPO)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过氧化物酶,能催化一系列底物的氧化。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HF/6-31G(d)水平下计算了7种含S=P键的有机磷农药的多个量子化学参数,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CPO对有机磷农药反应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CPO对有机磷农药的反应活性与所考查的量子化学参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对数关系建模得到了相关系数为0.910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较强的预测能力。模型辅助分析表明,农药分子的S=P键中S原子电荷的大小对氧化活性的影响最大,P原子电荷大小的影响次之,分子偶极矩对氧化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农药分子中S原子带负电荷越多,P原子所带正电荷越多,分子极性越小,该农药就越容易被CPO催化氧化。最后运用所得模型预测了2种有机磷农药的CPO反应活性。
- 卢桂宁陈晓鹏陶雪琴易筱筠党志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氯过氧化物酶反应活性量子化学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 淡水养殖鱼体中氯霉素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以淡水养殖鱼塘中的鱼类为研究对象,采用碱化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样品中的氯霉素(CAP),用C18SPE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进行分析,研究了同一鱼塘4种鱼类鱼肉样品及福寿鱼不同器官或组织对氯霉素的蓄积能力,初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同一淡水养殖鱼塘中4种鱼肉样品w(CAP)分别是福寿鱼(0.40μg/kg)>青鱼(0.22μg/kg)>鲢鱼(0.15μg/kg)>鲮鱼(0.13μg/kg),其中福寿鱼w(CAP)超过欧盟和美国FAD规定的检出限(0.3μg/kg),而青鱼、鲢鱼和鲮鱼符合该检测标准,可安全食用;福寿鱼不同器官或组织的w(CAP)从高到低依次是鱼鳃1.07μg/kg,鱼头0.79μg/kg,鱼肠0.67μg/kg,鱼鳞0.52μg/kg,鱼肉0.40μg/kg,鱼骨0.13μg/kg,只有鱼骨中的w(CAP)符合欧盟和美国FAD规定的安全标准.
- 吕玄文党志杨琛
- 关键词:氯霉素安全评价
- 混合菌对石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 分别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能降解烷烃的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GS3C、降解菲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Y2B、降解芘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 何丽媛党志
- 关键词:混合菌石油生物降解GC-MS
- 文献传递
- 菲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分析被引量:48
- 2006年
- 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环境中去除的主要途径,而获得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优势微生物是当前进行多环芳烃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富集到3个以菲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混合菌系GY2、GS3和GM2,这3种混合菌在72h内对初始浓度为100mg·L-1菲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9%、99.9%和91.9%。从GY2中分离得到高效降解菲的菌株GY2B,48h对菲的降解率达到99.1%。经UV-Vis和GC-MS分析发现,混合菌GY2降解菲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1-羟基-2-萘酸和1-萘酚,纯菌GY2B降解菲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水杨酸、1-萘酚和1-羟基-2-萘酸。
- 陶雪琴卢桂宁易筱筠党志
- 关键词: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
- 硫化物矿山尾矿生物氧化作用的抑制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硫化物矿山尾矿的风化、氧化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研究表明,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代表的嗜酸氧化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从广东韶关大宝山尾矿分离得到的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作为实验菌株,添加不同剂量的杀菌剂,分析了杀菌剂对溶液pH、Eh值的影响,及杀菌剂的Fe2+氧化抑制率和最佳使用浓度。结果显示:实验用杀菌剂SDS和CTAB能有效地抑制金属硫化物尾矿的生物氧化和酸化:ρ(SDS)为30 mg/L时Fe2+的氧化抑制率达到82.83%;ρ(CTAB)为5 mg/L时Fe2+的氧化抑制率达到80.84%,添加了杀菌剂的溶液pH、Eh基本保持初始值不变,表明杀菌剂的使用可以控制金属硫化物尾矿的酸化污染。
- 张哲党志舒小华
- 关键词:生物氧化杀菌剂氧化亚铁硫杆菌
- 不同载体固定高效降解菌去除水体中石油的研究
- 本研究采用表面吸附的方法将石油降解菌GS3C进行固定化,三种固定化载体稻草秸秆、玉米秸秆及蒙脱石与未固定化菌对原油去除效果分别为86.20%、50.03%、51.76%,均高于单纯投加菌液的原油去除率35.52%,确定固...
- 何丽媛郭楚玲党志
- 关键词:微生物固定化原油生物降解GC-MS
- 文献传递
- 混合菌对原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0
- 2010年
- 从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四株石油组分降解菌被用于组建降解原油的混合菌体系.石油组分降解菌包括:烷烃降解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GS3C、菲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Y2B、芘降解菌GP3(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GP3A和伯克菌科的菌株(Pandoraea pnomenusa)GP3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对原油降解性能的测定,并对原油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不同菌株的混合培养比较,得到降解原油的最佳组合G8(GS3C+GY2B+GP3B),培养5d后使初始原油浓度为2000mg·mL-1的总去除率达到69.20%,并且对烷烃类和芳烃类化合物都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混合菌G8对原油的总去除率比单菌提高了近30%,其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7,接种量为4%.
- 何丽媛党志唐霞卢桂宁郭楚玲吴平霄刘从强
- 关键词:混合菌原油生物降解GC-MS
- 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的特性及其对多种芳香有机物的代谢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Y2B以菲和其他芳香化合物为惟一碳源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Y2B对10和60mg·L-1初始浓度的菲,分别在24和60h几乎降解完全,而对230mg·L-1初始浓度的菲,48h的降解率达到70%左右,此后菲浓度基本不再减少,到120h仍有大量的菲残留。计算表明,菲的初始浓度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高初始浓度的菲样品中会积累大量的中间产物1-羟基-2-萘酸。菌株GY2B降解水杨酸、1-羟基-2-萘酸和萘的过程中检测到2-羟基粘康酸半醛的吸收峰,该菌可能通过相同的途径降解这3种化合物。试验还证实菌株GY2B降解菲的过程也有2-羟基粘康酸半醛这种中间产物,更加明确了菌株GY2B先通过水杨酸途径,再经过邻苯二酚间位途径来降解菲。
- 陶雪琴卢桂宁党志易筱筠杨琛
- 关键词:鞘氨醇单胞菌多环芳烃降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