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K41B01-5)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关伟军马月辉侯玲玲王晓宇刘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干细胞
  • 2篇细胞
  • 1篇多潜能干细胞
  • 1篇诱导性多潜能...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转化率
  • 1篇北京鸭
  • 1篇
  • 1篇AΒ1-42
  • 1篇IPS细胞
  • 1篇表皮干细胞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4篇马月辉
  • 4篇关伟军
  • 3篇侯玲玲
  • 2篇王晓宇
  • 2篇曹贵方
  • 2篇刘楠
  • 1篇宫雪莲
  • 1篇熊慧
  • 1篇吕春荣
  • 1篇马海滨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转染特定的基因组合可以将已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称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这是近年来干细胞研究领域最令人瞩目的一项新的干细胞制备技术。iPS细胞的出现不仅为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而且为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机制研究与特异的细胞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就当前获取iPS细胞的方法、影响iPS细胞转化率和多能性维持的一些因素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马海滨侯玲玲王晓宇关伟军马月辉
关键词:IPS细胞转化率
北京鸭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2013年
旨在研究北京鸭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北京鸭表皮干细胞,对分离得到的细胞进行了免疫荧光鉴定,并进行了细胞凋亡检测与外源基因转染研究。结果表明,细胞为贴壁生长,体积小,核质比高,在显微镜下折光性强、胞体透亮。北京鸭ESCs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细胞表达β1 integrin与K19。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北京鸭ESCs凋亡的细胞很少,凋亡率仅为6.5%。脂质体介导pEGFP-N3、pEYFP-N1和pDsRed-N1基因转染北京鸭ESCs,转染后48-96 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强度增强,其中转染48 h时的阳性细胞最多,转染率最高可达56%。转染细胞的形态、生长速度无明显改变,转入的荧光蛋白种类不同,转染效率也略有差异。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细胞为表皮干细胞,其凋亡率低,并且能够应用于外源基因转染研究。
吕春荣熊慧宫雪莲关伟军马月辉
关键词:北京鸭表皮干细胞
Aβ_(1-42)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2010年
取新生1d的ICR小鼠的脑,经过机械分离和体外培养获取神经干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和RT-PCR对神经干细胞进行鉴定,发现原代的神经干细胞的纯度能达到95%以上。通过计数绘制第1代和第4代神经干细胞生长曲线图,发现二者生长曲线非常相似,说明第4代的神经干细胞仍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在体外利用聚合后0.01μmol/L、0.1μmol/L、1μmol/L、2.5μmol/L的Aβ1-42寡聚体分别作用于神经干细胞8 h、24 h和48 h,通过MTT和克隆球计数法检测Aβ1-42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β1-42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通过双盲法,免疫荧光下统计Aβ1-42寡聚体作用后神经干细胞的转分化率,检测Aβ1-42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的影响,发现Aβ1-42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没有明显影响,且对Aβ1-42浓度和作用时间也无依赖性。
刘楠侯玲玲曹贵方关伟军马月辉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AΒ1-42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肿瘤干细胞(cancer/tumor stem cell,CSC/TSC)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极少量的瘤细胞充当着干细胞的角色,它们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无限增殖能力,且能驱动肿瘤的形成和生长。近年来,随着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中相继发现CSC/TSC存在的相关证据,对CSC/TSC的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对肿瘤的复发、转移、耐药性等特点也有了新的观点和研究方向,就近年来该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侯玲玲刘楠王晓宇曹贵方关伟军马月辉
关键词:肿瘤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