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慢性病综合防治项目

作品数:14 被引量:114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忠达骏徐明曦蔡志康姚海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增生
  • 6篇增生症
  • 6篇前列腺
  • 6篇前列腺增生
  • 6篇前列腺增生症
  • 6篇良性前列腺增...
  • 6篇良性前列腺增...
  • 3篇问卷
  • 3篇问卷调查
  • 3篇慢性
  • 2篇社区卫生
  • 2篇社区卫生服务
  • 2篇阻塞性
  • 2篇卫生服务
  • 2篇腺癌
  • 2篇慢性阻塞性
  • 1篇等离子电切
  • 1篇电切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曹杨社...

作者

  • 6篇王忠
  • 5篇达骏
  • 3篇徐明曦
  • 3篇姚海军
  • 3篇蔡志康
  • 2篇任晓敏
  • 2篇徐卫国
  • 1篇姚阳
  • 1篇郝继东
  • 1篇刘辉
  • 1篇杨晨
  • 1篇陈琳
  • 1篇陈平
  • 1篇万建省
  • 1篇揭志军
  • 1篇马晓静
  • 1篇孙庆毅
  • 1篇蒋跃庆
  • 1篇王智煜
  • 1篇张克

传媒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被引量:50
2010年
马晓静孙庆毅包玉倩陆惠娟左玉华贾伟平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控制中心慢性并发症血糖控制
社区老年男性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知晓率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男性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知晓情况,为社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理论依据。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4月,对在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社区卫生中心就诊的年龄≥60岁的360名老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60名老年男性以60~69岁者最多,共215例,占59.7%。共140名(占38.9%)老年男性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知晓率评分为"中"。不同文化水平老年男性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决定老年男性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知晓程度的因素之一。社区医疗单位应加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健康宣教活动,以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男性为宣教重点,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徐明曦达骏王忠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社区卫生服务问卷调查
骨质疏松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附8102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应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管理,为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监控、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手段。方法采用Borland公司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Delphi,研究设计的骨质疏松症信息管理系统(osteoporos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system,OIMS),结合我科8102例骨质疏松患者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该系统做一综合评价。结果 1)OIMS以多种形式动态地显示了患者长期的临床指标变化,实现了患者个体病情的监控,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医疗质量,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2)OIMS可有效地解决门诊病史管理混乱的问题,实现病史资料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3)OIMS的资料存贮、查询、管理功能为医学研究者提供强大的统计支持;4)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加强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力度。结论 OIMS可有效解决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的计算机标准化信息管理,实现人工操作环节中较难完成的管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使骨质疏松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监控。
陈琳盛正妍游利陈瑾瑜潘凌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计算机信息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综合防治状况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社区综合防治水平,研究COPD社区的患病情况,探讨调查发病的危险因素,及COPD防治现状。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街道两个社区40岁以上居民进行肺功能筛查和呼吸情况问卷调查,并评估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社区COPD总患病率为11.02%(102/926),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4.51%、7.84%,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性别、年龄、吸烟史、教育程度、儿童期呼吸疾病史与COPD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高危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危人群(P<0.01)。患者中仅19.60%曾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35.29%患者无呼吸系统症状,仅3.92%患者做过肺功能检查。结论社区40岁以上人群COPD发病率较高,COPD社区防治水平较低下,需努力提高COPD社区综合防治水平。
赵勉之周新徐卫国
模拟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中CGRP对成骨细胞OPG和RANKL表达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以乳腺癌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模拟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观察在此微环境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成骨细胞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及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又称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转移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或MDA-MB-435与成骨细胞MG63共培养,建立模拟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行CGRP(1×108mol/L)干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干预后OPG和RANKL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MG63与MDA-MB-231或MDA-MB-435共培养环境中,RANKL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而OPG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CGRP处理后,共培养环境中RANKL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OPG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能调节成骨细胞OPG/RANKL轴的表达,进而可能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造成溶骨性破坏;CGRP干预可逆转此调节作用,在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杨晨赵晖姚阳王智煜陈平
关键词:成骨细胞护骨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上海社区医院医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医生对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社区医生更好地对该病进行诊治。方法对上海市5家社区医院内参与前列腺疾病门诊诊治工作的医生进行调查问卷,收集该社区医院医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情况,并指派泌尿外科专科医生协同该社区医生一起对社区中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或疑似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进行诊治。结果 31例医生中,参加过BPH相关知识培训的占54.8%(17/31),了解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量表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关系的占51.6%(16/31),在对BPH的治疗中,有16.1%(5/31)的医生不知道BPH手术指征。结论目前上海社区医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有初步认识,但对该病的规范化诊断治疗掌握不够,故针对社区医生关于该疾病的相应知识培训是必要的。
张克达骏徐明曦姚海军任晓敏王忠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目标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询问法对健康教育前后的目标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预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宣教对知晓率的提升作用。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均能初步了解前列腺增生增生症健康教育知识,知道如何预防前列腺增生增生症和有效控制症状,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5.00%(76/80),与宣教前31.25%(25/80)的知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4,P<0.05)。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3.75%(75/80),明显高于宣教前的28.75%(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0,P<0.05)。结论老年男性对自身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疾病知识和预防知识的认识不足,健康教育能促进老年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能改变其相关行为,应成为综合防治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策略。
陈慧瑛达骏姚海军蔡志康王忠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被引量:7
2010年
蔡志康达骏王忠
基层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刘辉郝继东刘峰王伟峰万建省王忠达骏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卒中专病门诊对提高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专病门诊对他汀类药物在卒中二级预防中使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568例在卒中门诊登记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人口经济学、个人既往史、LDL-C水平及他汀类药物使用等信息.结果 306例专病门诊患者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51.3%,而262例普通门诊患者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仅为7.6%.在专病门诊中,71.6%有血脂异常者和44.8%无血脂异常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明显高于普通门诊者的27.1%和2.0%.专病门诊患者中LDL-C>3.4 mmol/L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低于此值者(25.6%比14.7%,P=0.017).结论 普通门诊中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极低,而专病门诊则能显著提高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缩小了临床实践与指南的差距.
邵蓓丽耿介立李焰生
关键词:卒中降血脂药门诊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