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876)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殷国勇张宁任永信范卫民胡志毅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靖江市人民医院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血小板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管
  • 2篇颈椎管狭窄
  • 2篇脊髓
  • 2篇骨细胞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成骨
  • 2篇成骨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活化
  • 1篇凋亡
  • 1篇血小板衍生

机构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殷国勇
  • 6篇张宁
  • 3篇范卫民
  • 3篇任永信
  • 2篇李翔
  • 2篇李丁
  • 2篇胡志毅
  • 2篇蔡卫华
  • 2篇朱寿明
  • 1篇史亮亮
  • 1篇缪继华
  • 1篇董天华
  • 1篇凡进
  • 1篇林俊安
  • 1篇杨成伟
  • 1篇沈国蔚
  • 1篇刘锋
  • 1篇张柏江

传媒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NAC通过抑制JNK的活性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前30min给予0.9%NaCl腹腔注射,按再灌注不同时间段分为4组,每组5只:A组再灌注0.5h、B组再灌注2h、C组再灌注8h、D组再灌注24h),NAC组(缺血再灌注30min前应用NAC,分组同缺血再灌注组)。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脊髓组织标本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JNK(c-Jun NH2-teminal Kinase)及磷酸化JNK(phosphorylation-JNK,p-JNK)的表达。结果:①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中B组脊髓神经细胞开始出现早期凋亡的征像;而NAC干预组中D组才出现早期凋亡的征象;②Westernblot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中p-JNK在B组中开始表达,并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而NAC干预组只在D组才被激活且活性小于缺血再灌注组;JNK的蛋白表达在两组中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可通过激活信号分子JNK(MRPKs家族)造成脊髓损伤,提前给予NAC干预可部分抑制这种损伤。
缪继华凡进李翔张宁殷国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NACASK1JNK
持续性压力通过影响ERK1/2和GIT1的结合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迁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持续压力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内ERK1/2及GIT1蛋白相互关系及对大鼠成骨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1~2天龄SD大鼠颅盖顶骨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压缩空气在密闭容器内对第2代细胞施以300kPa的静压力,分别于未加压,加压后0.5、1.0、2.0h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blot检测各组成骨细胞在Src抑制剂PP2不干预和干预下ERK1/2和GIT1的表达及其磷酸化,免疫共沉淀分析GIT1同活化的ERK1/2(phospho-ERK1/2,pERK1/2)相互作用的变化。Image-ProPlus5.0软件检测成骨细胞在Src抑制剂PP2不干预和干预下加压前后面积。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pERK1/2和pGIT1的表达在持续加压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P2干预下持续加压组的成骨细胞内的pERK1/2和pGIT1的表达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GIT1-pERK1/2结合力在持续加压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持续加压后成骨细胞面积明显增加;PP2干预下持续加压后成骨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00kPa左右的持续性压力能通过激活Src的活性,从而诱导ERK1/2,GIT1的磷酸化,同时增加pERK1/2和GIT1的相互结合,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迁移,Src-GIT1/ERK1/2途径可能是成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通路之一。
史亮亮张柏江林俊安张宁任永信殷国勇
关键词:成骨细胞ERK1/2
老年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对35例65~79岁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病情,分别进行颈前路骨化后纵韧带切除减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颈后路椎板切除+钉捧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7~30个月,平均18.4个月。术前JOA评分5~11分,平均7.8分。术后6个月JOA评分9~16分,平均14.2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善率:优:22例,良:10例,优良率为91.4%。植骨全部骨性愈合。结论:老年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只要方法得当,减压充分,固定牢固,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朱寿明殷国勇
关键词:老年人颈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治疗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时需要Src活性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刺激成骨细胞,对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pERK1/2)位置的影响。方法出生3d清洁级健康小鼠10只,雌雄不拘,体重6~9g。取小鼠颅骨,分离培养原代成骨细胞。取第6代成骨细胞,1%血清培养液培养12h后,随机分成经10μmol/L PP2处理30min组(实验组)和未处理组(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成2个亚组:其中一组用PDGF(20ng/ml)刺激10min,另一组不用PDGF刺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ERK1/2分布。另取第6代成骨细胞,当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用细胞刮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10μmol/L PP2预处理30min(实验组),另一组不用PP2作用(对照组),再用20ng/ml PDGF培养12h,采用划痕愈合法检测PP2对成骨细胞在PDGF刺激下迁移能力的影响。另取第6代成骨细胞,调整细胞浓度1×106/ml,随机分成2组,分别经DMSO(对照组)和10μmol/L PP2(实验组)预处理30min,每组再随机分成2个亚组:其中一组用PDGF(20ng/ml)刺激10min,另一组不用PDGF剌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骨架蛋白内pERK1/2活性。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DGF促进pERK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和细胞核内;而PP2显著抑制了由PDGF刺激引起的pERK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但并不影响pERK1/2定位于细胞核内。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显示,PP2明显抑制了由PDGF所诱导的成骨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P2明显抑制了由PDGF所诱导的成骨细胞局部黏附内ERK1/2的磷酸化。结论PDGF通过激活Src活性,促进pERK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内;PP2通过抑制pERK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从而抑制由PDGF所诱导的成骨细胞迁移。
胡志毅张宁殷国勇范卫民任永信蔡卫华董天华
关键词:SRC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成骨细胞
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一1蛋白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蛋白活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缺血再灌注(I/R)组(15只)、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IPC+I/R)组(15只),制作脊髓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E染色、电镜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免疫共沉淀检测ASK1的活化及ASK1—14—3—3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形态学观察:IPC+I/R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间质出血程度和再灌注相同时段I/R组相比明显减轻。Western—Blot检测ODpASKI/ODASK1定餐分析结果显示:空白组为0.142±0.019,I/R组再灌注30min、2h、8h分别为0.356±0.030、0.608±0.029、0.86±0.039,IPC+I/R组再灌注30min、2h、8h分别为0.154±0.029、0.162±0.042、0.462±0.047,IPC+I/R组ASK1活化程度较相同再灌注时段I/R组明显被抑制(P〈0.05)。免疫共沉淀柃测ODASKI/OD14—3—3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为0.916±0.058,I/R组再灌注30min、2h、8h分别为0.794±0.040、0.582±0.053、0.270±0.045,IPC+I/R组再灌注30min、2h、8h分别为0.888±0.059、0.830±0.067、0.518±0.043,IPC+I/R组ASK1—14—3—3解离程度较相同再灌注时段I/R组明显被抑制(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而这种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SK1—14—3—3的解离进而抑制ASK1的活化来介导的。
杨成伟李丁殷国勇刘锋张宁蔡卫华任永信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GIT1发夹结构干扰MLC的分布及其磷酸化
2010年
目的:探索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1,GIT1)的RNA发夹结构(hairpin)(GIT1-RNAh)对成骨细胞内肌球蛋白轻链(myosinlightchain,MLC)的分布及磷酸化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取培养至第6代的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包含GIT1-RNAh(实验组)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ence protein,GFP)的发夹结构(GFP-RNAh)的腺病毒(对照组)感染12h,再将每组分成有、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rived growth factor,PDGF)刺激的两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内MLC的位置,Western blot检测MLC的磷酸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扰乱了成骨细胞MLC的分布;Western blot观察: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抑制了MLC的磷酸化(P<0.05)。结论:GIT1的发卡结构过表达可干扰MLC的分布和其磷酸化。
李翔张宁殷国勇范卫民
关键词:MLC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颈椎管狭窄后路减压融合术影像学参数与脊髓漂移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学参数与术后脊髓漂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例颈椎管狭窄颈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手术前后的X线片、CT、MRI等资料,测量术前颈椎Cobb角,纵向距离指数(LDI),手术区域头侧与尾侧节段椎管与脊髓矢状径的比值(S/C),颈椎前凸顶点到C2~C7连线的垂直距离。术后脊髓漂移程度用平均脊髓前间隙(ACS)表示,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手术区域头侧节段狭窄处椎管与脊髓矢状径的比值(S/C)和术后脊髓漂移程度密切相关(R2=0.98)。结论测量颈椎管狭窄颈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术前手术区域头侧节段狭窄处椎管与脊髓矢状径的比值,对预测术后脊髓漂移程度具有指导作用。
朱寿明沈国蔚李丁张宁范卫民胡志毅殷国勇
关键词:颈椎管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