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3C20411)
- 作品数:3 被引量:78H指数:3
- 相关作者:牛涛江天久曾淼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重金属污染物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05年
- 重金属的免疫学检测是一种新型的重金属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费用低廉、便于携带、易于操作等优点,能用于重金属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和常规检测,这对于重金属污染地区的补救和恢复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因而发展和普及应用潜力很大。国外学者通过选择或合成双功能鳌合剂鳌合重金属离子并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出完全抗原,进一步制备出金属特异性单抗。目前应用免疫学检测方法检测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处于实验室的试验阶段,初步实验结果表明KinExA免疫检测法具有用作重金属免疫检测传感器的能力,并且越来越多的重金属检测模型被开发出来。金属特异性抗体-抗原的结合属性的初步研究表明,影响抗体对抗原识别的主要因素有:金属离子的半径、电子和形态上的并协性;鳌合剂的结构;金属离子-鳌合剂复合物三维结构和价态结构;抗体中的某些氨基酸残基能与抗原中金属离子直接配位以及与抗原中的鳌合剂部分发生相互作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等)。
- 江天久牛涛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免疫学检测单克隆抗体
- 重金属Cd^(2+)胁迫对近江牡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6年
- 探讨了将近江牡蛎抗氧化酶防御体系参数作为海洋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重金属Cd2+胁迫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鳃和消化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Cd2+对近江牡蛎消化腺组织SOD活性诱导的剂量效应呈抛物线型,而对鳃组织SOD活性诱导曲线呈非抛物线型,由于二者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前者的SOD活性高于后者;低浓度Cd2+(0.1mg.L-1)对近江牡蛎鳃组织SOD活性表现为显著诱导,中(0.5mg.L-1)、高(1.5mg.L-1)浓度Cd2+对近江牡蛎鳃组织SOD活性诱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低、中浓度Cd2+对近江牡蛎消化腺组织SOD活性均表现为显著诱导,高浓度Cd2+对近江牡蛎消化腺组织SOD活性诱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对于水体中单一因子的Cd2+污染物而言,近江牡蛎消化腺组织中的SOD活性对其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将其作为指标应用到实际养殖水体尚须进一步研究。
- 江天久曾淼牛涛
- 关键词:镉超氧化物歧化酶
- 重金属Cu^(2+),Pb^(2+)和Zn^(2+)胁迫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SOD活性影响研究被引量:41
- 2006年
- 为探讨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抗氧化酶防御体系参数作为海洋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指标可行性,文章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这三种重金属暴露对近江牡蛎(C.rivularis)鳃和消化腺组织SOD活性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u2+,Pb2+和Zn2+能诱导近江牡蛎(C.rivularis)腮和消化腺SOD的产生,但由于近江牡蛎(C.rivularis)腮和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在重金属的诱导下,消化腺内的SOD活性要比腮的大;Pb2+和Zn2+诱导近江牡蛎(C.rivularis)鳃和消化腺组织SOD活性变化的剂量-效应均为抛物线型;Cu2+对近江牡蛎(C.rivularis)鳃组织SOD活性诱导曲线不呈抛物线型,而对消化腺组织SOD活性诱导的剂量-效应呈抛物线型;根据对SOD活性影响的强弱,三种重金属对近江牡蛎(C.rivularis)的毒性强弱顺序为Cu2+>Pb2+>Zn2+。在实验室条件下,近江牡蛎(C.rivularis)消化腺组织中的SOD活性可作为养殖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监测指标,但应用到实际养殖水体尚须进一步研究。
- 江天久牛涛
- 关键词:近江牡蛎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