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6036)

作品数:16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燕华胡志华李天舒袁明豪李小燕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核科学技术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高温颗粒
  • 5篇膜态沸腾
  • 3篇相变
  • 2篇受力
  • 2篇受力分析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反应堆
  • 2篇VOF
  • 2篇FCI
  • 2篇MOLTEN
  • 2篇COOLAN...
  • 2篇值模拟
  • 1篇动边界
  • 1篇英文
  • 1篇在液
  • 1篇熔融金属
  • 1篇事故预防
  • 1篇瞬态过程
  • 1篇热工水力
  • 1篇热工水力特性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12篇杨燕华
  • 8篇胡志华
  • 7篇李天舒
  • 5篇袁明豪
  • 4篇徐济鋆
  • 4篇李小燕
  • 3篇尚智
  • 2篇匡波
  • 2篇许志红
  • 1篇詹经祥

传媒

  • 5篇核动力工程
  • 4篇Nuclea...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计算物理
  • 1篇中国核电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 transient single particle model under FCI conditions
2005年
The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film 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evaporation drag around a hot-particle in cold liquid. Based on the continuity, momentum and energy equations of the vapor film, a transient two-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This paper contain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HPMC (High-temperature Particle Moving in Coolant) model for studying some aspects of the premixing stage of fuel-coolant interactions (FCIs). The transient process of high-temperature particles moving in coolant can be simu-late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calculations using HPMC model demonstrate that HPMC model achieves a good agreement in predicting the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 of high-temperature spheres moving in coolant.
LI Xiao-Yan SHANG Zhi XU Ji-Jun
关键词:FCI热力工程
冷却剂欠热度对蒸汽爆炸的影响研究
为了研究蒸汽爆炸的爆炸机理,设计建造了低温熔融金属入水碎化的可视化实验装置,采用高速摄像仪拍摄记录熔融金属液柱入水爆炸或碎化的过程。实验研究了冷却水温度对蒸汽爆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却水温度对蒸汽爆炸起抑制作用。为了...
许志红李天舒杨燕华
文献传递
蒸汽爆炸粗混合过程中的蒸发阻力模型
2006年
在蒸汽爆炸的粗混合过程中,由于液体的快速蒸发,高温金属液滴的周围会产生一层很薄的蒸汽膜,此时液滴周围的边界层流动与没有液体蒸发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常温情况下的小球在连续液体中运动时的通用阻力模型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适用的.本文通过受力分析,考虑了高温小球受力的分布和表面蒸发对小球周围力的影响,从阻力的基本机理上分析了蒸发状态下小球的运动阻力,分别提出了高温颗粒穿过自由表面时与其在液体中运动时的蒸发阻力模型.分析表明,当小球温度高于2500 K,特别是在靠近自由表面的区域,由于小球表面液体蒸发而产生的蒸发阻力作用非常明显.分析指出,小球的入水初速、小球表面的液体蒸发速率以及汽膜厚度都是影响小球运动阻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胡志华匡波杨燕华
初混合阶段熔融金属的热工水力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高速摄像仪拍摄记录熔融金属液柱入水碎化的过程。实验研究了熔融金属温度、入水速度、冷却水温度对熔融金属液柱下落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量纲碎化长度与经验关系公式吻合得很好;熔融金属温度对金属下落速度没有影响;提高冷却水温度对熔融金属液柱的下降速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直径金属液柱的平均下降速度明显大于小直径的平均下降速度。
李天舒杨燕华袁明豪胡志华
高温颗粒落入水中瞬态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06年
以液膜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提出了一个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的瞬态理论模型。由于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的瞬态复杂性,利用适合于求解大条件数的Gear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求解过程中采用自适应技术处理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时周围蒸汽膜不断变动的动边界问题,得到高温颗粒下落速度的理论计算值,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到了蒸汽膜的温度、厚度以及作用力等瞬态数值模拟结果。
李小燕尚智徐济鋆
关键词:高温颗粒沉降特性数值模拟动边界自适应
球体表面强制对流膜态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08年
使用改进后的流体体积法(VOF)追踪汽液自由界面,开发了用于计算带相变的自由界面问题的基于适体坐标的计算流体力学(CFD)程序,对球体表面强制对流膜态沸腾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关联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较好地模拟了球体表面强制对流膜态沸腾的物理过程。
袁明豪杨燕华李天舒胡志华
关键词:VOF膜态沸腾相变
冷却剂欠热度对蒸汽爆炸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研究蒸汽爆炸的爆炸机理,设计建造了低温熔融金属入水碎化的可视化实验装置,采用高速摄像仪拍摄记录熔融金属液柱入水爆炸或碎化的过程。实验研究了冷却水温度对蒸汽爆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却水温度对蒸汽爆炸起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结论,进行了碎化实验。结果表明:冷却水温度对碎裂后颗粒直径范围影响明显,熔融金属液柱在温度高的冷却水中遇到的阻力小,碎裂的颗粒体表比越大,换热能力越弱。后者实验结果与前者相符。
许志红李天舒杨燕华
膜态沸腾下高温颗粒热动力特性理论分析
对膜态沸腾条件下冷液中运动高温球传热阻力耦合特性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以液膜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结合对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的详细受力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特殊复合结构的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的传热阻力数学物理模...
李小燕尚智杨燕华徐济鋆
关键词:受力分析膜态沸腾
文献传递
使用界面追踪对膜态沸腾的数值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提出一种计算带相变的自由界面的数值算法.基于分段线性界面重构(PLIC)的VOF(volume-of-fluid)方法用于追踪自由界面,并对汽液交界面上的相变导致的不连续速度场给出处理方法.此方法容易实施且被证明是有效的.流场的求解使用SIMPLE方法,表面张力使用连续表面力模型(CSF)进行计算.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下,模拟了水平壁面上的膜态沸腾,在二维适体坐标系下,模拟了竖直圆头柱体表面的自然对流膜态沸腾.计算结果与理论关系式符合较好.
袁明豪杨燕华李天舒胡志华
关键词:膜态沸腾VOLUME-OF-FLUID相变
膜态沸腾下高温颗粒热动力特性理论分析
2004年
对膜态沸腾条件下冷液中运动高温球传热阻力耦合特性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以液膜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结合对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的详细受力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特殊复合结构的高温颗粒在冷却剂中运动的传热阻力数学物理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求解,得到高温颗粒下落速度的理论计算值,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李小燕尚智杨燕华徐济鋆
关键词:受力分析膜态沸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