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7021)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钟馨宋宏伟杨亮张晓东曹阳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Au/Au^(3+)对硅酸盐玻璃中Eu^(3+)发光性质的影响
- 2009年
-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新颖的单掺Eu3+,Au/Eu3+和Au3+/Eu3+共掺的硅酸盐玻璃,并对这些玻璃的发光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在经过还原热处理的样品中观察到了强的Au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带,证明了体系中确实有Au的存在。结果表明由于Au3+的存在使得O2与Au3+发生电荷迁移,电荷迁移带的强度明显增强,发光强度在电荷迁移带(CT)240nm激发下有所增强,而在共振激发(394nm)下却减弱了。Eu3+荧光衰减寿命没有明显变化。
- 刘钟馨王建鑫
- 关键词:硅酸盐玻璃
- 飞秒激光诱导金纳米球壳形貌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800nm的飞秒(10^15s,fs,下同)激光对湿化学法制备的金纳米球壳水溶胶进行辐照,研究辐照后金纳米球壳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原来直径为20~50nm的准球壳形纳米金粒子辐照后变为管状结构,其直径约为10nm,长度为100~200nm。辐照后其吸收光谱在约800nm处的吸收峰消失,在约450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这种飞秒激光辐照下形貌变化的原因为:在飞秒激光辐照下产生了静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的金纳米球壳彼此链接,并沿着电场方向伸展,形成了管状结构。
- 刘钟馨宋宏伟郑著宏
- 关键词:AU纳米管
- 微弧氧化电压对钛基氧化膜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了多孔钛氧化膜并进行表征。室温条件下,采用200V至350V恒压模式以0.5mol/L磷酸溶液作为电解液进行微弧氧化实验。FESEM分析表明,不同电压下,微弧氧化法制备出的氧化膜层均为多孔结构,孔径分布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XRD和XPS分析表明,在强烈的微弧放电过程中,纯钛表面生成了TiO2和TiP2O7,随着电压的增高,TiO2的结晶度和磷元素的含量逐渐升高。体外实验表明,羟基磷灰石的沉积主要归因于样品表面含有大量可分解成HPO24?的TiP2O7,HPO24?离子被吸附到样品表面成核。约4at%磷元素能促进羟基磷灰石的生成。
- 杨亮刘钟馨王小红张晓东曹阳
- 关键词:微弧氧化二氧化钛多孔膜
- 合成条件对银纳米链近红外吸收性质的影响
- 2009年
- 采用湿化学法合成了银纳米链状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对材料的近红外吸收性质的影响,以获得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吸收性质的银纳米材料.结果表明,常用的有机溶剂乙醇、甲苯、环己烷对于材料的结构都会产生影响,其中甲苯和环己烷对材料的结构影响较大.当水和甲苯/环己烷的比例为1∶1~1.5时,在800 nm^1200 nm就可获得较宽而且平坦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会随着柠檬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还原剂NaBH4的用量对于调控吸收峰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甲苯体系中,吸收峰会随着NaBH4用量的增加而逐渐红移.
- 刘钟馨余莲芳孙中亮张永明林强
- 关键词:AG近红外吸收
- 钛基底上纳米柱阵列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2009年
- 文章采用水热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了纳米Ag掺杂的TiO2纳米柱阵列膜,采用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制备的纳米柱阵列膜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柱阵列膜为无定型结构,直径约为50nm,纳米柱朝向一致,彼此分离,水热处理之后,Ag吸附在其表面。
- 刘钟馨杨亮赵晋霞
- 关键词:二氧化钛
- 静电纺丝法制备金纳米线及表征
- 本文报道了静电纺丝法制备金线的方法,并对这种材料的形貌及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SEM分析表明,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金线状材料,热处理前线的直径分布均匀(约为1μm),热处理后线的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从几十纳米到1微米左右,长度分...
- 刘钟馨张德拉张永明王小红
- 关键词:静电纺丝金线
- 文献传递
- 银纳米链状材料的制备及近红外吸收性质被引量:5
- 2008年
- 报道了利用水/油相界面反应,采用湿化学法合成银纳米链状材料的方法,并对这种材料的近红外吸收性质和光热转换性质进行了研究。TEM分析表明,银纳米材料为链状结构,直径约为50nm,长度分布范围较宽,从几十纳米至几百纳米。这种材料具有强的近红外吸收特性,随着还原剂加入量的增加,吸收带逐渐展宽(800~1300nm),而且平坦。这种材料具有优异光热转换性质,一经808nm激光照射,温度迅速提高。该材料优异的近红外吸收和光热转换性质,使其在红外断层成像和近红外热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刘钟馨宋宏伟
- 关键词:光热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