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20185002)
- 作品数:6 被引量:63H指数:4
- 相关作者:邢锋朱光明邓旭董必钦何永兴更多>>
-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Cu^(2+)-P(VIm-MMA)壳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化学触发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1-乙烯基咪唑(1-VIm)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合成出4种不同比例的无规共聚物.通过锐孔-凝固浴法,将所得共聚物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入到Cu Cl2水溶液中形成Cu2+-P(VIm/MMA)微胶囊.该微胶囊壁材上的组成部分与离子、分子反应,通过壁材的溶解、分解、解聚而使壁材崩溃或者通过溶胀而改变囊壁的渗透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不同单体比例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VM-30浓度为20 g/L时制备的微胶囊成球效果最好,其粒径大小约为1 mm,壁厚为350μm.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了PVM-30的结构,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PVM-30平均分子量在16.0×103左右.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对微胶囊的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壁材是由PVM与Cu2+配位得到的配位聚合物组成.探索了微胶囊在水溶液中对NO3-、SO42-和CO32-3种离子的响应特性,发现只有浸泡在CO32-离子溶液中的微胶囊的壁材出现了裂痕,最终生成了更稳定的蓝色配位离子溶液,实现了对微胶囊的化学触发.
- 雷强朱光明邢锋何永兴罗园春肖福生
- 关键词:金属配位聚合物微胶囊
- 水泥基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系统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利用微胶囊技术初步实现钢筋混凝土的智能感知和自我修复能力,延长结构的服役寿命,从材料智能化着手,结合微胶囊技术和钢筋缓释剂知识,设计了一套针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系统.此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智能释放行为和可控阻锈机制,同时建立了智能释放和可控阻锈的评估体系.在水分析化学方法中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滴定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用来测试微胶囊在不同pH、不同时间和不同囊壁厚度条件下的释放行为,探索智能释放规律;运用交流阻抗谱的方法来评估微胶囊阻锈效果,同时以宏观钢筋锈蚀图像对比为佐证.此外,在交流阻抗谱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电化学模型,解释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的阻锈性能.
- 董必钦王琰帅丁蔚健李淑婷房国豪邢锋
- 关键词: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胶囊
- 基于lattice模型的微胶囊在水泥基材料中破裂行为的数值模拟
- 随着对水泥基自修复体系中的脲醛树脂(UF)微胶囊的研究逐渐深入,通常认为修复过程的顺利进行需满足两个要求:(1)微裂纹产生后需要能够扩展到微胶囊的外表面;(2)并且此时微胶囊会随着基体材料的破裂而产生破裂。若能厘清微胶囊...
- 梁冠熙
- 关键词:水泥基材料
- 文献传递
- 溶剂蒸发法制备氯离子触发型微胶囊被引量:5
- 2015年
- 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囊壁嵌入硫酸铅(PbSO4)的十六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无机复合微胶囊,利用络合原理在囊壁中嵌入与氯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的硫酸铅,从而达到对氯离子触发。通过激光粒径分析、十六烷检测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确定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参数和触发效果。结果表明,5%的聚乙烯醇(PVA)做乳化剂,400r/min乳化搅拌转速制备出的微胶囊粒径在100μm左右,粒径分布范围比较窄,且PbSO4在壁材上分布很均匀。此外,微胶囊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和不同的时间内触发的效果不同。
- 何永兴朱光明邬治平周玉明
- 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冲击力学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研究
- 对混凝土结构而言,裂缝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常见现象。而当带裂缝工作的混凝土结构遇到有害物质时,则会加剧结构损伤劣化的风险,进而对安全性与耐久性构成威胁。自修复混凝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土木工程功能材料,在不需要对结构进行...
- 黄益蛟
- 关键词:自修复混凝土微胶囊动力性能
- 文献传递
- 包埋于水泥基材料中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力学性能和界面特性研究
- 混凝土材料是目前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之一,然而作为一种非均质多孔脆性材料,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局部开裂或损伤等现象。如何减少开裂、修复裂缝成为了建筑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自修复混凝土材料的出现为建筑行业提供了高效...
- 许评
- 关键词:自修复混凝土纳米压痕纳米划痕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冲击载荷作用下微胶囊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动态行为的数值模拟
- 混凝土作为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呈现脆性,其抗拉强度低,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微裂缝和局部损伤,如果这些裂缝不能被有效的修复,则将会严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以及耐久性,并降低对冲击、开裂的抵抗能力...
- 苏达诗
- 文献传递
- 自修复混凝土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9
- 2013年
- 基于仿生学原理研发的自修复混凝土系统能提高混凝土结构性能,可对混凝土结构中微损伤部位进行定位和即时修复.对仿生自修复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描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自修复方法,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空芯光纤和空芯纤维、微胶囊及微生物等的修复特点和技术利弊,阐述自修复混凝土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容器的选择、胶黏剂的选择和优化、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和自修复性能的多指标表征等.
- 邢锋倪卓汤皎宁邓旭朱光明韩宁旭张鸣
- 关键词:混凝土自修复形状记忆合金光纤微胶囊
- 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系统中的氯离子传输特性研究
-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工程建设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氯离子侵蚀和硫酸根腐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两类主要因素。针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近年来发展了混凝土自修复技术,以其智能感知、实时修复、修复功能可设计的优点逐渐成为土木工...
- 袁亚宾
- 关键词: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传输RCM
- 微胶囊-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自修复性能的实验研究
- 混凝土是世界上被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虽然它的抗压性能十分优秀,但抗拉性能却相对较低。其服役期间内,混凝土通常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产生会为外部的有害离子提供进入混凝土的通道,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为了使混...
- 黄颖鑫
- 关键词:微胶囊纤维矿物掺合料水泥基复合材料自修复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