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06EJB004)

作品数:5 被引量:125H指数:3
相关作者: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王莉张淑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劳动力
  • 4篇劳动力转移
  • 3篇实证
  • 3篇实证分析
  • 3篇农民
  • 3篇农民工
  • 3篇务工
  • 3篇民工
  • 2篇进城
  • 2篇进城务工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劳动力
  • 1篇农村劳动力转...
  • 1篇农户
  • 1篇农民工进城
  • 1篇农民工进城务...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增长
  • 1篇消极
  • 1篇消极影响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程名望
  • 3篇史清华
  • 2篇赵永柯
  • 1篇王莉
  • 1篇潘烜
  • 1篇张淑娥

传媒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经济学家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国农民工寻工费用与务工费用的比较分析
2008年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总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总费用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从2000-2005年,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总费用略有上升,其中进城寻工费用下降,在城务工费用增加;进城途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区住等因素的差异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费用有一定的影响。
程名望潘烜张淑娥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04
2007年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程名望史清华
关键词:农业增长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
环境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环境和贸易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一个领域的政策措施会不断地对另一个领域产生显著而重要的影响。环境对贸易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作用。一方面环境为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会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带来不利影响。我国要保持贸易利益和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认识到环境和贸易的密切关系,趋利避害,采取必要的应对和发展措施。
程名望王莉
我国农户富裕程度与进城务工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必然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课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本文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农户富裕程度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关系。分析显示:农户的家庭纯收入水平不同,农民工在进城动因和障碍、进城途径、进城费用和收入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规律,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考虑农户家庭纯收入水平的差异,制定相宜的政策,将加快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富裕程度
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必然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课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文章采用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农民工进城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沿海”和“内陆”农民工在进城动因和障碍、进城途径、进城费用和收入等方面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规律,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结合区域特点,制定相宜的政策,将加快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力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