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010168)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艳芳李道成顾菁朱玲柯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黄
  • 2篇地黄丸
  • 2篇虚证
  • 2篇阴虚
  • 2篇阴虚证
  • 2篇肾阴
  • 2篇肾阴虚
  • 2篇杞菊地黄丸
  • 2篇肝肾阴虚
  • 1篇血清
  • 1篇阴虚型
  • 1篇孕妇
  • 1篇孕妇血
  • 1篇孕妇血清
  • 1篇妊娠
  • 1篇肾阴虚型
  • 1篇肾阴虚证
  • 1篇子痫
  • 1篇先兆子痫
  • 1篇干扰素

机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朱玲
  • 2篇顾菁
  • 2篇李道成
  • 2篇李艳芳
  • 1篇柯晓燕
  • 1篇王淑平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杞菊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先兆子痫预防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肝肾阴虚证与先兆子痫(PE)的相关性,评估杞菊地黄丸用于预防肝肾阴虚型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有PE高危因素的孕12~16周的孕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凡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型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分配到口服杞菊地黄丸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并追踪、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后及孕晚期中医证型的转变、PE的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1)试验组孕妇口服杞菊地黄丸治疗2~4周后,47.7%转化为正常证型,在随访的相同时间段内,对照组有11.7%自动转化为正常证型;试验组在孕28周为正常证型者达54.7%,而对照组则有27.3%为正常证型。两组孕妇在治疗后及孕28周的中医证型分型均有显著性区别。(2)对照组孕妇分娩前的最高平均动脉压高于试验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则低于试验组,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孕妇较试验组更倾向于发生PE及通过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但两组间的差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杞菊地黄丸在孕20周前使用能有效纠正肝肾阴虚型孕妇的证型,改善妊娠结局。
李艳芳朱玲柯晓燕顾菁李道成
关键词:先兆子痫阴虚证杞菊地黄丸妊娠
杞菊地黄丸对肝肾阴虚证孕妇血清IFN-γ及IL-4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丸对肝肾阴虚证孕妇证型转化的影响,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失衡与中医肝肾阴虚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63例孕12~16周,经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证的孕妇随机分为口服杞菊地黄丸治疗组(试验组,86例)和空白对照组(对照组,77例),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转归以及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 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变化。结果(1)试验组治疗后47.7%(41/486)转化为正常证型,在随访的相同时间段内,对照组11.7%(9/77)转化为正常证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和IFN-γ/ IL-4比值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IL-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肾阴虚证孕妇外周血中存在细胞因子IFN-γ及IL-4比例失衡,杞菊地黄丸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因子IFN-γ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李艳芳朱玲王淑平顾菁李道成
关键词:杞菊地黄丸肝肾阴虚证干扰素-Γ白介素-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