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kqx201101)
- 作品数:21 被引量:73H指数:6
- 相关作者:邓曦泽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论事实与价值的数学关系及其实践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事实与价值之间不适合分类法,二者相互独立,但不是对立。实际上,事实与价值都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根据需要而建构起来的关于世界的认识或评价,都服从于生存目的,二者乃是作为独立变量,统一于效用。在数学上看,效用、事实与价值之间具有函数关系,事实(f)与价值(v)的乘积就是效用(u),即:u=f v。此函数可命名为事实与价值函数。在实践中,此函数在管理、教育上有重要价值。引入数学方法,可以推进伦理学的科学化。
- 邓曦泽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的原因、普遍机制及其走势——从“唯利是图”到“义利兼顾”被引量:12
- 2014年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它利用了家庭成员的亲情。亲情可以激发成员对家庭的忠诚,使成员对家庭有情感利益需求,愿意放弃部分经济利益而为家庭作贡献,从而降低了家庭内部的交往成本,提高了劳动积极性,继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此,可以提取出一些普遍机制:忠诚使成员对组织不但有经济利益要求,还有情感利益要求,从而构成复合效用目标,这会使成员降低对组织的经济利益要求,并且降低组织内的交往成本,也会降低对产权明晰的要求。这意味着,可以在以经济利益为单一目标的"唯利是图"理论的基础上,扩展出具有复合目标的"义利兼顾"理论,并将前者作为后者的一个特例。
- 邓曦泽
-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亲情忠诚
- 中华文明的断裂与赓续——基于知识生产的视角被引量:4
- 2014年
- 知识生产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活动,由之衍生出人类文明的各种具体形式。近代以来,中华文明所遭遇的挑战的本质,是以现代科学为代表的西方先进知识生产方式对中华文明落后知识生产方式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中华文明不得不广泛而深刻地放弃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技术、社会治理方式、公共交往方式、伦理特征、风俗礼仪等,从而使这些方面呈现出断裂特征。当然,这种断裂总体是进步的。要使中华文明有效赓续甚至超越西方,最重要的是,它必须以汉语为载体,在知识生产上为人类作出贡献。
- 邓曦泽
- 关键词:知识生产中华文明赓续
- 技术奴隶社会:人工智能的社会逻辑被引量:7
- 2018年
- 人工智能的发展蕴含这样一种技术逻辑和趋势:它会打破和取代几千年来占绝对主流地位的重复性劳动及相应生活常态。这种技术逻辑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便会形成技术奴隶社会,或新奴隶社会。在新奴隶社会,即便人人都终生学习,人工智能也会使就业机会稀缺,从而取代技术层面的庸人或大众,导致绝大多数人失业。同时,失业产生的子女教育不充分、竞争力不足等劣势也会代际传递,导致阶层固化,进而导致穷人沦为无法与富人博弈的新奴隶,并且永远不可能翻身。
- 邓曦泽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人性、制度与技术:文明结构及其冲突被引量:8
- 2019年
- 人类文明是一个结构,它由人性、制度与技术三个要素构成。由于技术对人性具有放大作用,且古今人性(包括被制度改变而叠加了的人性)的善恶改变并不大,因而现代技术的飞速进步可能导致恶力毁灭人类。这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基本矛盾日益由人与人的矛盾转型为人与技术的矛盾。与人类以往面对危机能找到更优解决方案不同,当代人类已经陷入了囚徒困境,人类文明的结构性冲突完全没有看到解决的可能。要想化解该矛盾,就需要设计超越现代价值的更优价值及解决方案。
- 邓曦泽
- 关键词:人性囚徒困境
- 儒学现代价值新反思——基于竞争与相对进步观念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人类各大文明都有过愚昧、野蛮时期,但唯有西方发展出了更高级的形态。以此为基本背景,基于竞争视角,并运用程度区分法与相对价值法,可以发现:儒家虽然在中国古代发挥过巨大正面作用,但在涵盖社会生活的五个基本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现代文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毫无价值,它可作为道德儒学和心灵儒学而发挥作用。
- 邓曦泽
- 关键词:儒学相对价值法
- 问题、方法与比较研究——《论六家要旨》的启示被引量:3
- 2018年
- 任何比较都必须同时满足三个预设。在理解比较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可把狭义的比较研究限定为跨文化比较。通过解读《论六家要旨》,可提取出一种名为"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法。这种比较法切中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为跨文化比较建立了可能性,并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增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促进和而不同;二是促进不同文化经验、智慧的交流、互通与共享。前者有助于避免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误解、冲突,后者可直接增益人类福祉。
- 邓曦泽
- 关键词:文化体系
- 劣向选择成本——论竞争原理及其解释力被引量:6
- 2016年
- 对于竞争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尚未发现超越具体竞争理论、从基础理论层面予以解释的研究成果。竞争中存在一种迄今无法归类的成本——劣向选择成本,可简称为"劣向成本",此成本即竞争成本,它决定竞争之胜败。当行为者面对诸多选项时,最优选项的价值与实际选项价值的差,就是劣向成本。也就是说,当行为者面对选项A与B,且B优于A,并且B与A的价值差为P时,若行为者选择A而放弃B,则他不是获得了A,而是损失了P。P就是劣向成本,即竞争成本。劣向成本越低的选择,越能在竞争中胜出。劣向成本既不能归为其他成本类型,也不能独立于其他成本,它发生于其他某类成本的比较/竞争中。劣向成本是竞争的充分必要条件,它可以解释一切领域的竞争,并能使过去被视作"自然的事实"的竞争现象成为"可理解的事实"或"可解释的事实"。
- 邓曦泽
- 论大国交战函数——基于“历史材料+科学方法”的研究范式被引量:3
- 2013年
-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双方极少正面交战;而美苏争霸,双方亦未正面交战。由此可归纳出:大国争霸有尽可能避免正面交战之倾向,因为这可以避免削弱双方实力而让其他方得利。据此倾向,可以建立大国交战函数:P=(1-F)(1-G)。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相关关系;同时,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G)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也成正相关关系。此函数能有效描述大国博弈的制衡格局、吞并格局、更替格局和混战格局。大国交战函数具有比较优势。
- 邓曦泽
- 关键词:争霸热战冷战
- 利益背反作为打破串谋的一般策略研究——兼对诺奖得主梯若尔“防范串谋原理”的批评
- 2020年
- 串谋是经济、政治及其他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利益背反是打破串谋的一般策略。运用此策略,以行贿受贿为例,可将之分为受贿阶段和完成阶段。在受贿阶段,只要受贿者主动举报,则他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而对行贿者则予以惩罚;在完成阶段,奖惩关系相反。若此,双方的利益构成背反,并成为利益敌人,从而提高腐败暴露概率。此策略具有诸多特点:不需要考虑信息对称性、中立性、操作性强、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与同时惩罚策略、囚徒困境策略、防范串谋原理和财产公示制度相比较,利益背反策略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利益背反策略可以被推广,成为打破一切合作博弈的一般策略。
- 邓曦泽
- 关键词:串谋合作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