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482)

作品数:24 被引量:141H指数:8
相关作者:马晖玲俞玲李慧萍徐海鹏金宁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教育部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早熟
  • 15篇早熟禾
  • 14篇草地早熟禾
  • 5篇愈伤
  • 5篇愈伤组织
  • 5篇内源
  • 5篇内源激素
  • 4篇胁迫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质体
  • 3篇草坪
  • 2篇多年生
  • 2篇多年生黑麦草
  • 2篇营养
  • 2篇营养调控
  • 2篇生理生化
  • 2篇生理指标
  • 2篇土壤
  • 2篇内源激素水平

机构

  • 24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甘肃省农垦农...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作者

  • 24篇马晖玲
  • 7篇俞玲
  • 3篇张咏梅
  • 3篇田晨霞
  • 3篇刘强
  • 3篇金宁
  • 3篇徐海鹏
  • 3篇李慧萍
  • 2篇张媛媛
  • 2篇唐云智
  • 1篇史毅
  • 1篇李玉珠
  • 1篇姚拓
  • 1篇刘文辉
  • 1篇董文科
  • 1篇孙万斌
  • 1篇余倩倩
  • 1篇张静
  • 1篇赵媛

传媒

  • 8篇草原与草坪
  • 4篇草业科学
  • 4篇草地学报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硅对逆境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究外源硅对逆境胁迫(干旱、高温及双重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多年生黑麦草‘首相’(Loium perenne cv.‘Premier’)品种为参试材料,测定不同浓度外源硅对各胁迫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苗长、根长、幼苗鲜质量变化的影响,分析黑麦草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在干旱、高温及双重胁迫下,分别以1.0,0.5和1.5mmol/L硅处理黑麦草种子,其萌发程度、苗长、根长和幼苗鲜质量达到最大值,同时幼苗叶片MDA含量最低,SOD、POD活性达到最大值.【结论】添加适宜浓度的外源硅能有效缓解逆境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产生的伤害,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旱耐热能力.
董文科马晖玲马婷燕
关键词:多年生黑麦草逆境胁迫种子萌发生理特性
影响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相关因子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2号,新格莱德和橄榄球2号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温度及浸种时间处理后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结果表明:4℃浸种16~24h可以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午夜2号和橄榄球2号继代1次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最强,新格莱德继代2次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
张媛媛马晖玲俞玲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出愈率愈伤组织分化
甘肃省野生草地早熟禾多胚苗发生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甘肃安定、清水、陇西、西和、秦州5个地区收集的野生草地早熟禾种质材料和商用品种巴润为试材,比较发芽率及多胚苗的发生率,分析了多胚苗的出苗类型,多胚的形成,多胚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来源的草地早熟禾多胚苗发生频率差异很大,其中,双胚苗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巴润,14.2%;清水,12.9%;陇西,9.6%;定西,8.9%;陇南,7.2%。三胚苗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陇西,0.98%;秦州,0.34%;清水,0.28%;定西,0.20%;巴润,0.10%;陇南野生草地早熟禾中未发现三胚苗。通过种子萌发的苗数可将草地早熟禾多胚苗分为3种类型:正常单苗,双苗和三苗;双苗种子又包括簇生双苗、对生双苗、间生双苗3种情况,簇生双苗在双苗中发生频率高;三苗种子又包括对生三苗、簇生三苗,三苗发生频率极低,还不到百分之一。多胚苗的发生涉及多胚的形成和多胚苗的表现两大阶段,多胚的形成不仅受到遗传背景的影响,还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田晨霞马晖玲张静武新赫
关键词:多胚苗无融合生殖多胚现象
不同营养调控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养分在促进草坪生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不同肥料在草地早熟禾生长中的作用机理,采用不同的施肥组合进行草地早熟禾草坪的建植试验,研究了不同养分调控下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状况与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相关性,并对草地早熟禾坪用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配合施用一定量生物菌肥和柠檬酸的情况下,较少量的氮、磷肥施用(处理3)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坪用质量;各施肥组合能显著促进植株体IAA和ZT含量的提高,抑制ABA含量在根部的合成和体内的积累;在施肥后的35d内,IAA和ZT含量随着施肥后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而ABA含量在除对照以外的各处理中相对较低,且随着施肥后时间的推移,其含量也明显下降,但在对照处理中却表现出一定的增加态势。
刘强张锁科孙万斌俞玲马晖玲
关键词:营养调控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生物菌肥柠檬酸
草地早熟禾种间原生质体电融合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改良培育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新品种,拟建立草地早熟禾商用品种与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早地早熟禾种间原生质体融合体系。采用电融合法,研究了电融合仪的电场条件和原生质体密度对草地早熟禾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流电场强度和频率分别为20 V/cm和2000k Hz时,原生质体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2~4个原生质体串;最适于草地早熟禾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直流脉冲强度为200 V/cm、DC幅宽为40μs、直流脉冲次数为3次,原生质体密度为3×105个/m L,在此条件下,草地早熟禾种间原生质体总融合率和一对一融合率可分别达到25.39%和12.27%。
牛奎举张然赵春旭马晖玲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原生质体电融合
干旱胁迫下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研究草地早熟禾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以甘肃安定野生草地早熟禾和西和野生草地早熟禾为试验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了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叶片中的ZT,ABA和IA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ZT含量下降,ABA含量和IAA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前者显著上升,后者显著下降,此外,ZT/ABA,ZT/IAA和(ZT+IAA)/ABA均下降。在2份种质材料中,安定野生草地早熟禾(ZT+IAA)/ABA下降幅度最大。激素水平上评价材料的抗旱性大小为安定野生草地早熟禾>西和野生草地早熟禾。
俞玲马晖玲
关键词:干旱胁迫内源激素
草地早熟禾胚胎结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初探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掌握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胚胎结构,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胚胎为材料,探讨了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各项技术环节的不足和改良措施,分析比较了制作石蜡切片过程中在番红-固绿和埃利希氏(Ehrlich’s)苏木精-伊红两种双重染色剂及不同染色时间组合条件下所产生的效果。具体改良措施:在常规的石蜡脱水程序上将95%的酒精换为95%的伊红溶液,在透明过程中采用多梯度透明法,在浸蜡过程中采用逐级浸蜡逐级加温,在展片过程中采用40℃的温水展片捞片。结果表明,在这些改良措施的基础上,染色过程中使用埃利希氏(Ehrlich’s)苏木精-伊红双重染色30min、自来水返蓝30min,可获得染色效果较好的石蜡切片。
田晨霞张咏梅马晖玲
关键词:显微结构胚胎染色剂双重染色
激素调控草地早熟禾分蘖及品种间分蘖力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商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午夜2号'、‘巴润'、‘肯塔基')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分蘖期间内源激素(IAA,ZR+Z)含量的变化特征,为选择适宜的草种和科学地管理草坪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草地早熟禾分蘖过程中,IAA与ZR+Z变化趋势相似,呈单峰曲线,发芽后1周左右,IAA含量达到最大值(120 ng·g^(-1)左右),此后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而减小;ZR+Z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在发芽后35 d达到峰值(‘午夜2号'205.82 ng·g^(-1)、‘巴润'146.67 ng·g^(-1)、‘肯塔基'172.16 ng·g^(-1)),此后下降;IAA/(ZR+Z)比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草地早熟禾分蘖期间,草地早熟禾平均分蘖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平均分蘖数与IAA含量成负相关,与ZR+Z含量成正相关。就不同品种分蘖能力而言,‘午夜2号'平均分蘖数均大于‘巴润'和‘肯塔基',且在发芽后第35 d左右达到最大值(‘午夜2号'2.45分蘖枝·株^(-1),‘巴润'2.15分蘖枝·株^(-1),‘肯塔基'1.98分蘖枝·株^(-1))。表明‘午夜2号'在同等生长环境下分蘖能力最强,‘肯塔基'分蘖能力最差,‘巴润'次之。
张锁科马晖玲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分蘖
菌肥与柠檬酸互作对石灰性土壤生物学特性及草坪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在草坪的日常管理中,肥料施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通过常规的氮、磷肥施用促进草坪草的生长,达到提高和改善草坪质量的目的,而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和柠檬酸等辅助性肥料来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从而促进草坪的生长方面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柠檬酸和促生菌肥的互作处理对冷季型草坪质量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从而探讨柠檬酸和促生菌肥提高草坪草质量的机理,为草坪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一定量菌肥配合柠檬酸增加了石灰性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尤其是深层土壤放线菌数量,且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2)柠檬酸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含量。3)在一定量的氮、磷肥施用水平下,柠檬酸和促生菌肥有效提高了草坪质量。
刘强姚拓马晖玲
关键词:促生菌柠檬酸石灰性土壤生物学特性草坪质量
低温对青海扁茎早熟禾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和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为研究青海扁茎早熟禾(BJ)在低温胁迫下活性氧积累、抗氧化酶防御与逆境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以WY-2(草地早熟禾‘午夜2号')为对照,对这两种材料低温适应(10/5℃)3 d和冷冻胁迫(-10℃)24 h,测定了O_2^(-·)产生速率、H_2O_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其抗氧化酶相关基因、冷胁迫相关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引起BJ和WY-2叶片内的O_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的增加,BJ活性氧的积累程度和MDA含量均低于WY-2;低温胁迫可导致BJ的SOD、APX和GR活性的降低,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只有APX活性表现为BJ高于WY-2,同时,BJ和WY-2叶片内的Cu/Zn SOD、CAT、APX和GR基因的表达量在低温胁迫后被明显的上调,且BJ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普遍高于WY-2;BJ叶片内的DREB2是下调表达的,ERF、DREB1、CSP和HSP基因在低温胁迫后均表现出明显的上调表达,且ERF、CSP和HSP的相对表达量高于WY-2。从而得出结论,扁茎早熟禾在低温胁迫时有害物质的积累低于午夜二号,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幅度,以及一些与冷胁迫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均大于午夜二号。这些物质合成和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共同导致扁茎早熟禾的高耐冷性。
史毅牛奎举余倩倩刘文辉马晖玲
关键词:青海扁茎早熟禾草地早熟禾活性氧抗氧化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