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7195029)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孙有平张磊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逃离与整合:田径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广义进化论思考被引量:12
- 2013年
- 从广义进化论来看,传统田径课程的进化过程出现了三种"逃离"效应,即学校层面对"安全第一"的极致追求所导致的铅球、铁饼、标枪等田径课程内容的消失,教师层面对"健康第一"的片面认识所导致的田径课程受到冲击,以及田径课程自身层面对"技术理性"的青睐所导致的田径课程远离学生的现象。从逃离机制来看,其产生是由于"内选择"和"外选择"所各自形成的内外地形图发生偏离所致。田径课程的进化需要"内选择"与"外选择"的协调一致,把课程整合作为进化方向。实践中,整合原则包括消除组织边界原则和保持体育知识DNA的稳态变异原则。
- 张磊孙有平
- 关键词:田径课程进化逃离
-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化进程中需明晰的几个问题——基于综合课程的理解被引量:4
- 2013年
- 从综合课程理论来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化过程中,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主线、组织方式与内容结构等问题,即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逻辑关系、权重关系等3种关系未得到明晰。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相关课程","运动技术"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主线。"以主题为中心的组织方式"较为适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组织。内容结构方面,结合国外经验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体育课(技术课)与健康课(理论课)的形式较为适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权重关系方面,1~2年级每学期为2节健康课,3~4年级每学期为4节健康课,5~6年级和7~9年级是每学期6节健康课。
- 张磊孙有平
-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
- 体育课程知识本质与意义的本体论追问被引量:6
- 2013年
- 研究认为,长期以来对体育课程知识在本体论上的思维方式仅停留在"有什么"的维度上,这导致体育课程在知识选择上的盲目求全和泛化。从属性本体论来看,体育课程知识的本质属性是运动技术,从生存本体论来看,体育课程知识的价值凸显出其教育学意义,从教育、文化、整个人类发展的立场出发,体育课程知识的教育学意义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进化",这一"文化进化"的现实写照便是学生个体"体育素养"的形成。这样一些理解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在历史上出现和正在出现的"体育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淡化运动技术"等疑问以及"体质论与技能论之争"等现实问题。
- 孙有平张磊
-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课程知识文化进化本体论
- 范式、根源与出路:田径课程的“兴趣问题”被引量:12
- 2015年
- "学生不喜欢田径课"这一现象长期以来被作为"兴趣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内容,呈现出了"课程变革范式"与"教学变革范式"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兴趣问题"作为一个真问题,从席勒的美学观来看,其根源在于感性冲动的"难为"与形式冲动的"钳制",田径课程若想走出"兴趣问题"的困扰,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教育学身份,"游戏冲动的对象——游戏"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 孙有平张磊
- 关键词:田径课程研究范式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