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1)

作品数:50 被引量:497H指数:14
相关作者:崔鹏胡凯衡陈晓清王兆印张建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11篇水利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石流
  • 30篇泥石
  • 30篇泥石流
  • 8篇地震
  • 5篇暴雨
  • 4篇地形
  • 4篇灾害
  • 4篇滑坡
  • 4篇浆体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台风
  • 3篇泥石流灾害
  • 3篇崩塌
  • 3篇值模拟
  • 2篇地震后
  • 2篇动力响应
  • 2篇堰塞坝
  • 2篇云微物理
  • 2篇震后
  • 2篇中尺度

机构

  • 45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清华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临沂大学
  • 1篇天津市气象台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7篇崔鹏
  • 11篇胡凯衡
  • 8篇陈晓清
  • 7篇王兆印
  • 6篇张建强
  • 5篇葛永刚
  • 4篇陈华勇
  • 4篇周公旦
  • 4篇贺拿
  • 4篇陈宁生
  • 4篇于献彬
  • 4篇李昆
  • 4篇马超
  • 4篇吕立群
  • 3篇唐金波
  • 3篇崔晓鹏
  • 3篇杨红娟
  • 3篇范建容
  • 3篇赵晋恒
  • 3篇高守亭

传媒

  • 10篇水利学报
  • 6篇山地学报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防灾减灾工程...
  • 3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灾害学
  • 2篇气象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暴雨灾害

年份

  • 5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水型拦挡坝排泄孔开口参数对坝体应力场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了透水型拦挡坝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根据单因素理论,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了拦挡坝排泄孔及坝趾附近最大拉应力及Mises等效应力随排泄孔高宽比、开孔数量、开孔率及开孔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对排泄孔不同开孔率条件下拦挡坝承受的极限冲击荷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最大拉应力随高宽比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开孔率及开孔数目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随垂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Mises等效应力随高宽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垂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开孔数目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2)开孔会降低坝体抗拉强度且随着开孔率的提高,拦挡坝坝体承受的泥石流冲击力最大值呈降低趋势。该研究成果可为透水型拦挡坝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于献彬陈晓清赵万玉陈剑刚李云
关键词:应力集中
考虑爬高效应的泥石流弯道超高公式被引量:5
2015年
弯道超高是泥石流运动的显著特征。以往研究认为弯道超高完全是由于泥石流的离心运动造成的,未考虑泥石流在弯道运动时的冲起爬高效应。本文假设弯道超高和爬高分别由泥石流沿弯道的切向和法向速度引起,根据弯道处速度矢量三角形和圆弧三角形的几何相似关系,推导了考虑爬高效应的泥石流弯道超高公式。该公式依赖于弯道的内外曲率半径比、泥石流速度和沟壁倾角,适用于弯道圆心角小于60°和沟道较宽的情形。经云南东川蒋家沟的野外实际调查数据以及其他文献中的数据验证,与实测值误差较小,可用于泥石流弯道爬高的实际计算中。
赵晋恒胡凯衡唐金波李浦
关键词:泥石流流速
白鹤滩水电站坝址近场区泥石流临界雨量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白鹤滩水电站坝址近场区受多条泥石流沟的威胁,为降低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基于临界雨量的预警系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首先,收集该区泥石流活动历史资料及相应的降雨资料,通过灾害实例调查法及频率法分别推算该区24 h临界雨量、10 min及1 h临界雨量值范围。结合区域泥石流活动特点、该区降雨特征及泥石流启动原位试验,确定该区的24h临界雨量、10min及1h防范雨量及预警指标(临界雨量)。经综合分析后确定24 h临界雨量为10 mm(有前期降雨)及38.14 mm(无前期降雨);10 min降雨量介于6.41-8.84 mm或1 h雨量介于13.63-18.78 mm为该区防范雨量值;8.84 mm及18.78 mm为10 min及1h泥石流预警指标,即该区泥石流临界雨量。根据该区各沟泥石流活动情况、泥石流自身复杂性及该工程的重要性,提出该区泥石流防治建议,以期为该区泥石流预报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贺拿陈宁生曾梅李涛陈容
关键词:白鹤滩水电站泥石流临界雨量原位试验
泥石流启动临界土体含水量及其预警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传统的泥石流预警方法多基于前期和实时降雨量等间接指标,但实际上直接影响泥石流启动的关键物理参数是土体含水量,通过分析土体含水量的变化来判断泥石流启动更为直接可靠。首先定义了泥石流启动的临界土体含水量的概念,然后基于国内外泥石流启动的观测试验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临界土体含水量与土体渗透系数、孔隙度和颗粒曲率系数的经验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基于临界土体含水量和实时降雨的泥石流预警方法。最后,以云南东川蒋家沟1999年7月16日发生的一场泥石流为实例进行演算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可靠性和准确性上优于传统利用临界线和暴发线判别泥石流的预测模型。
胡凯衡马超
关键词:泥石流预警孔隙度降雨
四川汶川七盘沟“7·11”泥石流破坏建筑物的特征与力学模型被引量:27
2014年
2013年7月11日,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获取了98份建筑物破坏样本。泥石流中大石块、漂木和生活废弃物是参与破坏的主要介质;建筑物长轴方向与流向垂直时,更易遭受破坏;而长轴方向与流向平行且规则分布时,首个遭遇泥石流的建筑物会严重破坏,但也起到阻挡泥石流和耗能的作用,较好地保护了其后的建筑物;当建筑物分布不规则时,首个和凸出的建筑物均遭受冲击破坏;距泥石流出口和主流线越近,建筑物破坏越严重。分析建筑物破坏特征发现:受损建筑物表现的破坏模式因结构类型不同而异;若以梁和柱为承重构件,其破坏主要因柱体受冲后产生塑性铰或被剪断,致建筑物倾斜或倒塌,而以砌体为承重构件者,其破坏表现为承重墙体产生裂缝或垮塌致建筑物整体倒塌。参照建筑物破坏模式,以静力学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提出建筑物柱体和墙体破坏的临界条件计算公式。最后,依据泥石流的破坏方式和建筑物受损模式,将七盘沟建筑物的破坏划分为5个等级,并讨论了甘肃舟曲泥石流和本次灾害期间建筑物破坏特征的异同。本研究从案例分析的角度,为泥石流危险区城镇及居民点建筑物规划布局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曾超崔鹏葛永刚张建强雷雨严炎
关键词:泥石流建筑物破坏特征力学模型
宁南县矮子沟“6.28”特大灾害性泥石流成因和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2012-06-28T5:00,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矮子沟突降强暴雨,引发了特大灾害性泥石流,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泥石流是在长时间的前期降雨和短历时的强降雨共同作用下,从上游支沟坡面和两侧冲沟短时间内形成的,具有发展和运动历时短,规模中等而峰值流量大,泥石流和洪水交替作用等特点。严重的沟道堵塞和中下游松散物质的补充,使得泥石流的峰值流量是清水流量的3~4倍。
胡凯衡崔鹏马超周公旦田密杨东旭刘维明
关键词:泥石流暴雨灾害
稀性泥石流垂向流速特性试验研究
采用含有颗粒的黏性液体模拟稀性泥石流,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研究了颗粒及水力坡度对稀性泥石流垂向流速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垂线流速服从对数分布;不同流深相同位置的流速值几乎相同,而卡门常数的值不同;坡度对垂向流速分...
刘岩王海周陈华勇胡凯衡王协康
关键词:稀性泥石流PIV卡门常数
文献传递
鲁甸地震红石岩崩塌触发机理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8·3云南鲁甸地震导致大量山体崩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牛栏江右岸火德红乡红石岩特大岩质崩塌规模1200万m^3,形成坝高96m,库容近2.3亿m^3的堰塞湖,成为震后危险最大的灾害点。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红石岩崩塌的形成机理与灾害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差分方法 FDM研究了红石岩山体在鲁甸地震的动力响应特征和崩塌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红石岩崩塌形成的主要内因为地形条件,地震作用是主要诱发因素。红石岩山体在动态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拉裂-剪切破坏",形成较大的山体崩塌。红石岩在地震荷载的作用下,岩体的崩塌在地震作用4~6s内发生,即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VGA所在的时间段。坡体的响应特征表现出了高程放大效应、坡面应力叠加效应和坡体表面凸起放大效应,且在与坡面倾向同向的水平剪切波作用下,坡体响应最为剧烈。
刘传正葛永刚江兴元郭亚永
关键词:动力时程分析
“6·28”矮子沟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对四川凉山矮子沟流域的勘查,结合遥感解译及矮子沟流域的地质活动历史,分析"6·28"矮子沟泥石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矮子沟泥石流的成因。"6·28"矮子沟泥石流是在地震、人类活动及干旱影响下,受强降雨激发,坡面及支沟先发生泥石流,支沟泥石流堵塞主沟泄洪通道,强降雨使堵塞体瞬间溃决形成较大山洪,山洪的强大揭底作用使沟床松散固体物质启动,沿途不断有岸坡坍塌补给,中下游段有大块石加入,规模不断增大而形成。采用形态调查法计算的泥石流流量为925.91m3/s,泥石流总量为57.4×104 m3,一次固体物质总量为27×104 m3。通过对矮子沟流域的物源、地形及流域的气候特征研究,得出初步结论:近期泥石流的规模和频率都会降低,但在极端干旱、地震和强降雨的偶然联合作用下,依然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
贺拿杨建元陈宁生朱云华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地震干旱强降雨
集合动力因子暴雨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40
2013年
介绍了广义位温、湿热力平流参数、热力螺旋度、热力散度垂直通量、广义湿位涡、力管涡度、热力力管涡度、二级位涡、对流涡度矢量和波作用密度等宏观物理量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个例分析表明,这些动力因子与降水系统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对地面观测降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主要是因为:(1)这些因子能够描述降水系统的动、热力垂直结构等共性特征;(2)这些因子大部分包含广义位温,而广义位温又与凝结潜热和相对湿度有关,因而这些因子也能描述降水系统的水汽场结构特点。以这些动力因子为基础建立了集合动力因子预报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以GFS预报场资料为基础的单动力因子降水预报方程,然后根据其与观测降水的相关性,定义权重函数,对多个动力因子的降水预报进行权重平均,最后得到集合动力因子的降水预报。该预报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多个动力因子的优势,比较全面地反映暴雨过程的共性特征。长时间序列的统计检验表明,集合动力因子的降水预报评分略高于全球预报系统(GFS)模式自身的降水预报评分,表现在降水落区预报方面,集合动力因子的预报效果略优于GFS模式的自身预报,然而,在降水强度预报方面,集合动力因子和GFS模式都略有过度预报。集合动力因子预报方法计算量小,容易移植,可以提供降水预报产品,为预报员做暴雨预报提供支持。
高守亭冉令坤李娜张昕
关键词:暴雨预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