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9A145)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军李挺南洋马剑峰施通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神经阻滞
  • 3篇臂丛
  • 3篇臂丛神经
  • 3篇臂丛神经阻滞
  • 2篇神经传导阻滞
  • 2篇小儿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性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远端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方法
  • 1篇上肢
  • 1篇神经刺激
  • 1篇神经刺激器
  • 1篇神经刺激器定...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前臂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南洋
  • 4篇李挺
  • 4篇李军
  • 3篇施通
  • 3篇马剑峰
  • 2篇叶琦刚
  • 2篇连庆泉
  • 2篇叶仙华
  • 1篇周俊
  • 1篇刘志东
  • 1篇马千
  • 1篇高伟阳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自控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5
2013年
静脉自控镇痛是小儿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但存在诸多不良反应。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是成人上肢术后镇痛的有效措施之一,而该技术用于小儿术后的镇痛效果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评价自控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李挺施通李军南洋马剑峰刘志东连庆泉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小儿术后术后镇痛上肢镇痛方法阻滞镇痛
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器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拟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超声组(U组)与神经刺激器组(E组),每组30例。局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量混合液20ml。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神经阻滞前及阻滞后30min尺、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平均速度(TA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管横截面积(Area)及血流量(Q)。注药后30min测定感觉阻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前尺、桡动脉的血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组比较,U组阻滞后尺动脉EDV和TAMAX较快(1.88倍和1.71倍)(P〈0.01),Q较高(1.84倍)(P〈0.05),PI和RI较低(P〈0.01),桡动脉EDV较快(1.47倍)(P〈0.01),PI和RI较低(P〈0.05)。两组间阻滞完善患者动脉血流参数的比较,U组阻滞后尺动脉EDV和TAMAX较快(1.68倍和1.55倍)(P〈0.01),Q较高(1.62倍)(P〈0.05),PI较低(P〈0.01),桡动脉EDV和TAMAX较快(1.54倍和1.26倍)(P〈0.01或P〈0.05),PI和RI较低(P〈0.05)。U组臂丛神经阻滞完善率93.3%,高于E组的73.3%(P〈0.05)。结论超声引导较神经刺激器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明显提高上肢交感神经的阻滞效果,尤其是支配尺动脉的交感神经,可进一步增加尺动脉的血流量。
李挺叶仙华南洋施通叶琦刚马剑峰李军
关键词:介入性臂丛自主神经传导阻滞血流动力学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10年7—9月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年龄4~8岁,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超声组(U组)和传统组(T组),每组50例,均采用七氟烷-笑气诱导并维持、喉罩-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U组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并注入0.8%利多卡因+0.25%左布比卡因混合液0.2ml/kg,T组按解剖定位法行神经阻滞并注入相同局麻药0.3mL/kg。记录两组患儿在各观察时点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及七氟烷呼气末浓度,记录术中因镇痛不足而增加七氟烷浓度的例数。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对患儿苏醒时、术后2及4h行疼痛评分,评分〉3分为镇痛无效并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直肠给药,记录两组镇痛无效的例数。术后2及4h对患儿家长行满意度调查。结果U组患儿在切皮、牵拉疝囊时心率明显低于T组(P〈0.05),术中需提高七氟烷浓度的例数(6例)明显少于T组(17例,P〈0.05);U组在术后恢复室、术后2及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T组(P〈0.05),且镇痛无效例数(4例)明显少于T组(13例,P〈0.05)。U组患儿家长术后2h满意度高于T组(P〈0.05)。T组发生1例神经阻滞时误穿血管,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儿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少局麻药用量、提高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效果。
南洋周俊马千李挺连庆泉李军
关键词:超声检查麻醉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对前臂远端尺、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仪,评估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述动脉血流或Ⅱ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完成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量混合液,共20ml。注药30min后,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均被完全阻滞,入选该病例,否则排除该病例。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神经阻滞前及阻滞后30min尺、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平均速度(TA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管横截面积(area)及血流量(Q)。结果 35例患者臂丛神经的阻滞效果达到了入选标准。与各自的基础值比较,尺动脉和桡动脉阻滞后的PSV、EDV和TAMAX增快(P<0.01),area和Q均增大(P<0.01),PI和RI降低(P<0.01)。与桡动脉比较,尺动脉阻滞前的area较小(P<0.01),Q较低(P<0.05),EDV较高(P<0.05);阻滞后尺动脉的EDV仍高于桡动脉(P<0.05),两动脉的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尺、桡动脉TAMAX的相对比均大于各自的EDV(P<0.05)、PSV(P<0.01)和area(P<0.01)。与桡动脉比较,尺动脉的area相对比和Q相对比较大(P<0.01和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扩张尺桡动脉、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对尺动脉的影响程度大于桡动脉。
李挺南洋高伟阳叶仙华施通叶琦刚马剑峰李军
关键词:介入性臂丛神经传导阻滞前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