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62)

作品数:10 被引量:233H指数:8
相关作者:张伟张伟王克林陈洪松何寻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峰丛
  • 3篇峰丛洼地
  • 2篇土地利用方式
  • 2篇土地利用类型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喀斯特地区
  • 2篇桂西北
  • 2篇CS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性食品
  • 1篇动物性食品安...
  • 1篇岩性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含量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亚...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食品职业...
  • 1篇宜春学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9篇张伟
  • 8篇张伟
  • 7篇王克林
  • 6篇陈洪松
  • 4篇何寻阳
  • 3篇苏以荣
  • 2篇张继光
  • 2篇刘淑娟
  • 2篇张伟
  • 2篇杨珊
  • 2篇冯腾
  • 1篇张笑楠
  • 1篇潘复静
  • 1篇聂云鹏
  • 1篇陈佳
  • 1篇张信宝
  • 1篇李扬
  • 1篇孔祥丽
  • 1篇梁洪波
  • 1篇舒世燕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饲料工业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生态文明意识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思考被引量:3
2009年
文中辨析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意识及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内涵,从生态文明意识的建构背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态文明意识的建构与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关系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构建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意义。
王彬张伟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意识动物性食品安全
典型喀斯特坡地^(137)Cs的分布与相关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通过野外考察和大量的137Cs取样分析,对喀斯特坡地土壤137Cs分布及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区域137Cs剖面分布特征与非喀斯特区域相似,林地土壤剖面137Cs呈现指数分布模式,耕地剖面的137Cs呈均匀分布模式;喀斯特区域落水洞洞口45 cm以上土层中的137Cs比活度变幅为1.7~3.3 Bq/kg,137Cs分布较深,表明洞口现存土壤多由侵蚀物质堆积形成;2个石缝中的土壤样品137Cs比活度分别为16.8 Bq/kg和37.6 Bq/kg,远远高于临近土体,表明裸岩是影响喀斯特区域137Cs地表空间运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坡面海拔升高,137Cs的面积活度表现出波动振荡趋势,空间异质性明显,林地和农耕地坡面137Cs面积活度变幅分别为299.4~1 592.6 Bq/m2和115.8~1 478.6 Bq/m2;林地坡面137Cs面积活度与坡度和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农耕地坡面137Cs面积活度和坡度呈不明显的负相关,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地形地貌和人为干扰强度是影响坡面137Cs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张笑楠王克林张伟张伟陈洪松何寻阳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研究被引量:31
2012年
土壤抗蚀性是反映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和<0.05 mm粉黏粒含量等7个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探讨了桂西北喀斯特地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原生林和次生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P<0.05)高于撂荒地、坡耕地和人工林,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坡耕地和人工林高,但差异不显著。原生林、次生林及撂荒地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及团聚状况显著高于坡耕地及人工林,但其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及分散率显著低于坡耕地;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显著高于次生林,但与原生林、撂荒地和坡耕地差异不显著;人工林土壤分散率则与坡耕地类似,显著低于原生林、次生林及撂荒地;原生林、次生林土壤团聚度与撂荒地、坡耕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人工林;次生林、撂荒地及人工林<0.05 mm粉黏粒含量与原生林、坡耕地差异不显著,但坡耕地土壤<0.05 mm粉黏粒含量显著高于原生林。由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得到土壤抗蚀性强弱顺序为:原生林>次生林>撂荒地>坡耕地>人工林。因此,喀斯特地区人为干扰严重降低了土壤的抗蚀性,耕地通过撂荒方式能够提高土壤抗蚀性。
陈佳陈洪松冯腾王克林张伟
关键词:桂西北抗蚀性土地利用类型原生林撂荒地
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预测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可能是全球水循环加强背景下一个重要的碳汇。植被和土壤有机碳(SOC)的增加对于该地区整体碳汇的增加,以及这部分由水驱动的碳汇的增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峰丛洼地地区从景观到群落不同尺度水平上表现出的高度异质性,为该地区碳储量的估算和碳源/汇的评估带来很大困难,亟需探索有效方法对具有高变异特性的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精确预测,为该类型区土壤固碳现状与潜力的估算和评估奠定基础,减少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不确定性。
张伟张伟王克林陈洪松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REML
桂西北喀斯特坡地土壤^(137)Cs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41
2011年
分析了137Cs及土壤有机碳(SOC)在桂西北典型峰丛坡地及岩溶裂隙中的剖面分布特征,探讨了137Cs方法在喀斯特坡地的适用性及其指示的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剖面137Cs与SOC均显著相关,两者可能有相同的流失途径;次生林坡地137Cs主体分布深度在24 cm以内,中上及中坡剖面随深度呈指数递减分布,地表无侵蚀或侵蚀轻微,坡脚剖面呈较严重侵蚀形态;坡耕地剖面137Cs在耕层内均匀分布,中上坡及中坡主体分布深度在15 cm左右,面积活度远低于背景值,土壤侵蚀剧烈,坡脚分布深度至45 cm,呈堆积形态;次生林坡脚剖面、耕地中上坡剖面及所有裂隙剖面,137Cs在主体分布深度以下有断续极微量的分布,指示了喀斯特坡地土壤颗粒有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流失的趋势,但流失量轻微.
冯腾陈洪松张伟张伟聂云鹏
关键词:土壤侵蚀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
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时空分异及成因被引量:33
2010年
运用经典统计方法,以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4个植被演替阶段(草地、灌木林、次生林、原生林)土壤表层(0~15 cm)和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土壤物理性质的时空分异成因.结果表明:灌木林和原生林表土的粘粒(<0.002 mm)和粉粒(0.002~0.05 mm)含量分别与其他3个演替阶段有显著差异;草地与次生林之间各粒级颗粒含量差异不显著;各演替阶段土壤砂粒(0.05~2.0 mm)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草地的容重与其他3个演替阶段差异极显著.草地粘粒含量随坡位升高而增加,其他植被类型为中坡位粘粒含量最高,且同一植被类型下不同坡位之间差异不显著.原生林0~30 cm土壤各层次间的粘粒含量变化幅度(14.55%)大于草地(7.12%)、灌木林(11.24%)和次生林(13.77%),人类干扰对表层土壤颗粒组成有很大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和各演替阶段植被类型的影响,其中砂粒含量受裸岩率的影响较大.
刘淑娟张伟张伟王克林陈洪松
关键词: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物理性质容重
喀斯特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6
2010年
为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微地貌等环境因子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应用植被数量生态学中的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DCCA)在一典型坡面上研究了表层(0~15cm)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坡面土壤质量含水率均值介于21.36%~32.58%之间,季节变化明显,均呈现中等变异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明显的"四峰型"波动,土壤平均含水率以自然植被最高,撂荒地和坡耕地次之,人工林最低。DCCA的排序结果显示,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和裸岩率对坡地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体积质量和坡度的影响次之,坡位和海拔的影响最小。鉴于喀斯特坡面地形及微地貌的复杂性,后续研究还需要加大采样间隔和密度,并综合考虑坡向、坡面曲率、汇水分布面积等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异的影响,并结合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状况,探讨适应喀斯特坡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农业工程措施和生态重建模式。
张继光陈洪松苏以荣梁洪波孔祥丽张伟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土壤水分坡面喀斯特地区
岩性和土地利用方式对桂西北喀斯特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选取桂西北喀斯特石灰岩和砂页岩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和岩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选取土壤的11项肥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各样地的因子得分进行PCA排序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项指标归纳为土壤的综合肥力、土壤pH和全磷、有效磷和全钾4个因子.PCA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综合肥力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撂荒有利于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土壤pH和全磷主要受母岩性质的影响,沙页岩发育的红壤pH和全磷含量都低于石灰土;有效磷和全钾主要受施肥的影响.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桂西北喀斯特石灰岩和砂页岩土壤均很缺乏有效磷和全钾.石灰土可通过施用铵态氮肥提高磷的有效性,红壤可通过施用石灰提高有效磷含量.另外,喀斯特石灰岩和红壤区都需注重施用钾肥以改善土壤肥力.
杨珊何寻阳苏以荣张伟张伟
关键词:桂西北石灰土红壤肥力
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2年
以广西典型峰丛洼地草地和原生林深层土壤(70~100cm)为对象,利用微生物交叉接种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通气条件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在124d的培养期内,微生物接种改变了0~28d原生林和0~81d草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而通气条件变化对这一过程没有明显影响。3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深层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受土地利用类型、微生物群落和通气条件的影响显著(P<0.01),且存在3因素间交互效应。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喀斯特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和评估碳储量及其周转具有重要意义。
肖伟苏以荣梁士楚冯书珍葛云辉陈香碧李扬何寻阳
关键词: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土地利用类型微生物群落
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土壤脲酶活性被引量:29
2011年
以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取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地、乔灌林和次生林3种次生演替植被,并以原生林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探讨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土壤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草地最高(0.462 mg.g-.1d-1),次生林次之(0.410 mg.g-.1d-1),灌木林再次(0.371 mg.g-.1d-1),原生林最低(0.194 mg.g-.1d-1);(2)在喀斯特区域,土壤脲酶活性与全钾、粘粒含量、容重、碳氮比(C/N)、碱解氮占全氮的比例(AN/TN)呈正相关(P<0.01),与其他指标,如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微生物碳、微生物氮等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与脲酶活性关系密切的理化性质有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粘粒含量及C/N、AN/TN等。并不是所有区域的土壤脲酶活性都与SOC、TN、AN、微生物量呈正相关,当土壤养分较高,即土壤中的氮量不再是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时,脲酶活性有可能与之呈负相关。
刘淑娟张伟张伟张伟王克林舒世燕何寻阳
关键词:峰丛洼地土壤脲酶活性植被演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