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0A103-2)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彪唐海涛谭君陈洁何文铸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玉米
  • 4篇玉米杂交
  • 4篇杂交
  • 3篇玉米杂交种
  • 3篇杂交种
  • 3篇配合力
  • 2篇选育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栽培
  • 2篇品种选育
  • 2篇胁迫
  • 2篇基因
  • 2篇高产
  • 2篇高产栽培
  • 1篇倒伏
  • 1篇低磷
  • 1篇低磷胁迫
  • 1篇性状
  • 1篇优良玉米杂交...

机构

  • 5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成都市农林科...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玉米改良...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作者

  • 5篇陈洁
  • 5篇谭君
  • 5篇唐海涛
  • 5篇张彪
  • 4篇何文铸
  • 4篇康继伟
  • 3篇潘光堂
  • 2篇梅碧蓉
  • 2篇莫润秀
  • 2篇谭华
  • 2篇兰海
  • 2篇韦新兴
  • 2篇郑德波
  • 2篇沈亚欧
  • 2篇邹成林
  • 2篇吴永升
  • 2篇黄爱花
  • 2篇黄开健
  • 1篇刘昌林
  • 1篇李芦江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玉米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被引量:28
2013年
采用聚乙二醇(PEG)高渗溶液,对13个转基因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种子萌发期模拟水分胁迫发芽试验,研究了渗透胁迫模拟干旱对抗旱转基因玉米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发芽势、发芽率、根数、胚根长、胚芽长、贮藏物质转化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转基因玉米自交系在抗旱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使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转基因玉米自交系的种子萌发抗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其中SD10为萌发期抗旱性较强的自交系;CBF-3-4、SD13、SD05、CBF-1-4、CBF-6-5、SD-P3、SD-P5为萌发期抗旱性中等的自交系;SD06、CBF-3-1、SD07、SD-P1、SD-P4为萌发期抗旱性较弱的自交系。种子萌发抗旱指数与隶属函数对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分析结果比较一致。
冷益丰张彪赵久然杨俊品刘亚康继伟陈洁唐海涛谭君何文铸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种子萌发渗透胁迫隶属函数
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特性比较研究
2013年
通过对89个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长、穗下节间直径、穗下节间茎皮厚、穗下节间抗折力等性状的比较,发现穗下节间抗折力相关性状呈现较强的多态性,并表现出数量性状的特点;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长表现出偏态分布的特点;穗下节间直径、穗下节间抗折力表现出正态分布的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对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力影响力大小依次是穗下第一茎节直径、穗下第一节间长和穗下第一茎节皮厚。
唐海涛张彪梅碧蓉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关键词: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
玉米杂交种汉单99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优化措施被引量:2
2013年
汉单999(区试代号DT 6702)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玉米新品种,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出籽率高、抗病性强,适合四川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及低山区种植。
唐海涛丰俊陈洁康继伟谭君张彪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高产栽培
两个热带玉米复合群体相互轮回选择遗传改良效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法对桂综3号和桂苏综两个热带复合群体进行两轮改良后,选用黄早四、掖478、丹340、Mo17等4个测验种作母本,各轮改良群体作父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测交种,对各轮群体、群体间杂交组合和测交种进行选择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桂综3号、桂苏综及其杂交组合产量平均每轮增效分别为53、645、390 kg/hm2;群体组合超亲优势由5.7%提高到13.5%。C2群体与C0相比,桂综3号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从-5.32增加到-1.55,桂苏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从0.10增加到6.55。桂综3号、桂苏综与掖478、丹340的特殊配合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其他农艺性状随各轮对产量相互轮选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出籽率和千粒重是随轮次改良向增加方向发展,秃尖长也随着减少,其他性状变化不大。
黄开健莫润秀黄爱花吴永升韦新兴谭华邹成林韦慧蒋维萍郑德波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杂种优势
基于RIL群体的玉米纹枯病抗性QTL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包含339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定位群体,构建包含133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1658cM,标记平均距离为12.56cM。分别于2008年四川雅安和2009年四川雅安、绵阳和重庆3地,采用麦粒嵌入法人工接菌,于接菌后15d调查以上4点各个家系的病斑高和穗位高,接菌后40天对重庆和绵阳再进行第2次调查,并计算相应各时间段和各地点的病情指数。研究结果共检测到基于病斑高的抗性相关QTL 7个,分别位于6、8、9和10染色体上,平均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1.61%和4.52%;检测到基于病情指数的抗性相关QTL 11个,分别位于2、4、5、8和9染色体上,加性效应和可解释表型方差大小分别在0.0165~0.0545和2.81%~7.29%之间。其中,利用病情指数和病斑高在标记区间bnlg1583-dupssr06和bnlg1714-umc2343共同检测到了抗性相关QTL。以上结果为今后开展玉米抗纹枯病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材料基础。
林海建刘昌林沈亚欧兰海潘光堂张志明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QTL定位
桂综3号和桂苏综玉米群体相互轮回选择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两个玉米群体桂综3号和桂苏综进行两轮相互轮回选择改良后的遗传效益进行评估,为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早4、掖478、丹340、M0174个测验种作母本,以两个玉米群体桂综3号和桂苏综不同改良群体作父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测交种,对各轮群体、群体间杂交组合和测交种进行田间鉴定,调查产量、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度、出籽率和千粒重并分析配合力等。【结果】桂综3号、桂苏综及其杂交组合产量平均每轮增益分别为83kg/ha(0.85%)、645kg/ha(12.45%)和390kg/ha(5.90%);群体间杂交组合超亲优势从5.7%提高到13.5%。桂综3号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从-5.32增加到-1.55,桂苏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从0.10增加到6.55。桂综3号、桂苏综均与掖478、丹340的特殊配合力都得到一定提高。出籽率和千粒重朝逐轮增加方向发展,秃尖度呈逐轮减少趋势,其他性状变化不明显。【结论】桂综3号和桂苏综经两轮相互轮回选择后,群体间杂交组合产量和杂种优势都逐轮增加,易与掖478、丹340等Reid、旅大红骨种质形成杂种优势模式,可继续进行相互轮回选择改良,利于在玉米育种上改良利用。
黄开健莫润秀黄爱花吴永升韦新兴谭华邹成林郑德波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杂种优势
突破性玉米杂交种汉单99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优化措施被引量:1
2013年
玉米新杂交种汉单999(区试代号DT6702)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种,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业厅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出籽率高、抗病性强,适合四川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及低山区种植。
唐海涛丰俊张彪陈洁梅碧蓉康继伟谭君何文铸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高产栽培
优良玉米杂交种金玉818指纹图谱构建及其纯度鉴定被引量:8
2015年
为构建优良杂交玉米新品种金玉818的指纹图谱,筛选适用于该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SSR引物,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指纹图谱,筛选引物对金玉818种子进行纯度鉴定,并对鉴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40对标准SSR引物中筛选出25对多态性好、清晰稳定的引物构建金玉818指纹图谱,筛选出15对适用于该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引物,其中最佳引物是bnlg16lk8、umc1125y3、umc1429y7、phi053k2、umc1147y4和bnlg2305k4;利用phi053k2、bnlg16lk8和umc1429y7鉴定金玉818种子的纯度分别为92.5%、92%和93.5%,引物间鉴定结果吻合度高,结果可靠。
兰琴英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胡兴陈建军
关键词:玉米SSR指纹图谱纯度
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被引量:9
2013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生育进程中叶片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除ABA含量为磷低效自交系>磷高效自交系>F1外,ZT、GA3和IAA含量均为F1>磷高效自交系>磷低效自交系。低磷胁迫下,除ZT含量较正常供磷水平减少外,GA3、IAA和ABA含量均较正常供磷水平增加。ZT和ABA的变幅表现为磷低效自交系大于磷高效自交系和F1,GA3和IAA的变幅表现为磷高效自交系和F1大于磷低效自交系。此外,低磷胁迫下磷高效自交系与磷低效自交系间同一内源激素最值出现时期不同。说明低磷胁迫下不同磷利用效率自交系内源激素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因此可将内源激素作为鉴定和选育玉米磷高效基因型的参考指标。
陈洁张永中张谦沈亚欧高世斌唐海涛何文铸谭君张彪潘光堂
关键词:玉米低磷胁迫内源激素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轮回选择进行群体改良,是玉米种质扩增与改良的有效方法,能为选育优良自交系提供基本素材,进而提高选育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效率。本研究以玉米窄基群体P4C0及其经过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的10个群体为材料,通过多点田间表型鉴定和配合力测定,研究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轮回选择方法都能有效改良群体的主要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以时间计算,控制双亲混合选择(MS)对群体P4C0主要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优于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但在株高和穗位高的改良上,HS-S2:3选择效果较好。以轮次计算,开放改良对群体P4HSC1主要性状及其GCA的改良效果优于MS,但开放改良后,群体株高和穗位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不尽一致。P4C0经过5轮MS后,在群体改良的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的改良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遗传多样性比P4C0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4HSC1经过1轮开放改良后,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P4HSC1经过3轮MS改良后,群体遗传多样性呈增大的趋势,但每轮增加的幅度均较小。
李芦江兰海潘光堂杨克诚
关键词:玉米轮回选择性状配合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