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DFA52290)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贾虎生许并社张爱琴张华张振飞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十一烯酸
  • 2篇发光
  • 2篇复合材料
  • 2篇ZNO
  • 2篇
  • 2篇AG
  • 2篇复合材
  • 1篇电沉积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电子学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异质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粉
  • 1篇荧光性
  • 1篇荧光性能
  • 1篇阵列

机构

  • 7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贾虎生
  • 4篇许并社
  • 3篇张爱琴
  • 2篇刘旭光
  • 2篇刘海瑞
  • 2篇张振飞
  • 2篇张华
  • 1篇王美蓉
  • 1篇王淑花
  • 1篇薛晋波
  • 1篇刘金龙
  • 1篇申倩倩
  • 1篇李利平
  • 1篇郝晓东
  • 1篇段皓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ZnO/Ag微米球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被引量:27
2013年
用微波辅助多元醇法对预先制备的ZnO微米球进行修饰,合成了载银氧化锌微米球(ZnO/Ag).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光致发光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亚甲基蓝的降解反应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O/Ag微米球是由面心立方的Ag纳米颗粒附着在纤锌矿结构的ZnO球表面形成;与ZnO相比,ZnO/Ag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均有较强的吸收;随着Ag含量的增加,ZnO/Ag荧光光谱强度先减弱后增强;与ZnO相比,ZnO/Ag的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AgNO3浓度为0.05 mol/L时制得的ZnO/Ag光催化活性最高.
张振飞刘海瑞张华刘旭光贾虎生许并社
关键词:ZNO光催化亚甲基蓝
共混型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2014年
采用自由基聚合分别合成了红、绿、蓝单色聚合物PMNEu、PMNTb和PMNBe,再根据白平衡原理计算得到三基色配比,按比例共混得到共混型高分子荧光粉,并研究其发光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三基色比例为d=6.5∶5.5∶1时,其色坐标为(0.317,0.278),接近正白光(0.33,0.33);在228℃之前,该荧光粉未发生热分解,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4.66℃,较均聚物PMMA提高了29℃左右,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郝晓东张九丽张爱琴贾虎生
关键词:白光三基色光致发光
铽-邻氨基苯甲酸-十一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2012年
用铽-邻氨基苯甲酸-十一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含铽(Ⅲ)稀土高分子。红外和紫外光谱研究表明,共聚物主要表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吸收,同时也体现出配体的吸收;热重分析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共聚物和高分子基质相比其热稳性提高;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发光强度提高到配合物单体的11.53倍;回归分析预测表明,共聚物的发光强度均随配合物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未出现荧光猝灭现象。
贾虎生张爱琴段皓
关键词:高分子荧光性能浓度猝灭
SnO_2/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纤维素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碳微球,通过添加金属Sn,制得SnO2/c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及电化学阻抗(EIS)测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SnO2/c复合材料表面存在羟基、羰基等多种含氧基团,同时复合材料中存在Sn-O键,锡在复合材料中以SnO2的形式存在;当碳化温度为280℃、反应时间为8h时,SnO2/c复合材料呈球状,粒径分布在4~6μm之间;与水热碳化后的产物对比,SnO2/c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具有更优良的循环性能和电容特性,电子传递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王美蓉刘金龙王淑花贾虎生
关键词:纤维素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
绿光荧光粉铽-磺基水杨酸-十一烯酸的合成及发光机理被引量:4
2014年
实验合成了发光二极管(LED)用绿光荧光粉配合物Tb-磺基水杨酸(SSAH)十一烯酸(UA)。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与Tb成功发生配位;紫外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的吸收主要来自配体的吸收;荧光光谱分析显示配合物在365nm的紫外光激发下,于543nm处发出强的特征绿光,这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可用于365nm波长紫外芯片的光致荧光粉;热重曲线可以看出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在200℃附近,完全满足LED的工作温度;荧光寿命分析得出配合物的荧光寿命为1.413ms,量子效率ηs=42%;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出配体的单重态与三重态能级,并对配合物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李利平张爱琴贾虎生许并社
关键词:光电子学荧光粉
具有三维阵列结构的树枝晶CdS的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电沉积和溶剂热相结合的方法,以树枝状金属Cd颗粒为模板和前驱体,在乙二胺溶剂中以六亚甲基四胺(HMTA)为表面修饰剂,制备出具有三维阵列结构的树枝晶Cd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合X射线能谱仪(EDS)等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元素组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当不加入HMTA时,得到的产物是无序的CdS纳米线;而在HMTA的作用下,则生成的是具有三维阵列结构的树枝晶CdS;通过分析溶剂热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并结合产物形貌演变规律,提出了具有三维阵列结构的树枝晶CdS的形成机理。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具有三维树枝晶CdS纳米阵列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申倩倩田赟薛晋波米阿敏贾虎生许并社
关键词:电沉积溶剂热
ZnO/Ag球形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球形ZnO颗粒,用微波辅助多元醇法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后得到ZnO/Ag异质结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样品的吸光性能。结果显示:所制备的ZnO/Ag异质结是由面心立方的Ag纳米颗粒附着在纤锌矿结构的ZnO球表面形成的;与ZnO相比,ZnO/Ag异质结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均有较强的吸收。
张振飞刘海瑞张华刘旭光贾虎生许并社
关键词:ZNOZNOAG水热法复合材料异质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