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72002)

作品数:13 被引量:222H指数:9
相关作者:崔胜辉尹锴黄云凤吝涛刘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集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城市
  • 7篇城市化
  • 5篇半城市化
  • 4篇半城市化地区
  • 4篇城市化地区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足迹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围海造地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可持续性
  • 2篇分形
  • 1篇大学生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地震
  • 1篇断裂带
  • 1篇多样性
  • 1篇载力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城...
  • 4篇集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1篇崔胜辉
  • 5篇尹锴
  • 4篇黄云凤
  • 3篇花利忠
  • 3篇吝涛
  • 3篇刘江
  • 2篇邱全毅
  • 2篇林剑艺
  • 1篇熊永柱
  • 1篇高莉洁
  • 1篇叶红
  • 1篇唐立娜
  • 1篇李桂林
  • 1篇郭青海
  • 1篇刘启明
  • 1篇黄静
  • 1篇李新虎
  • 1篇曹斌
  • 1篇赵千钧
  • 1篇杨职优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城市化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高效、经济、洁净的能源保障是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推进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作用与健康有序发展是保障半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基于厦门市集美区半城市化的特点,分析了该区域能源—经济—环境(3E)之间的关系,揭示3E关系瓶颈产生的原因,旨在为构建半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3E系统提供帮助。分析结果表明,粗放型的能源利用方式、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忽视能源的集约利用以及环保意识薄弱是制约集美区3E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和经济结构体系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都将是构建集美区和谐3E系统的有效途径。
叶红黄静崔胜辉
关键词:半城市化能源
当代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创建节能减排型校园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行动之一。本研究对高校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节能减排行动中,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节能意识,但节能行为相对薄弱,呈现出"知"强"行"弱的不对称性。而且大学生在宿舍和教室的节能减排意识与行为差异较大。此外,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大学生的节能意识和行为与专业、性别、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月生活费用有一定相关关系。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节能行为的宣传与教育渗透。
黄云凤薛群芳刘启明
关键词:节能减排节能意识节能行为
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基于厦门市1987、1992、1997、2002和2007年5期Landsat TM影像,采用RS、GIS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当地1987-2007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阐明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提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厦门市在1987-2007年间,耕地数量大幅减少286.3km2,建设用地和裸地分别增加216.7km2和75.6km2;(2)土地利用强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3)快速工业化、交通扩张、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政策对于厦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为了实现当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以生态学思想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法则,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
石龙宇张雅京杨职优
关键词: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效率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3
2010年
综合评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要面对的重要科学问题.城市生态效率反映了城市系统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福利的投入产出关系,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与管理中的有效工具.综合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的理论方法,构建了基于生态效率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厦门市生态效率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2000~2006年,厦门市生态效率呈现先平稳上升后陡然下降又小幅回升的波动性变化.厦门市人均生态足迹由4.279hm2增加至5.462hm2;人类发展指数由0.831增加至0.896;生态效率下降15.5%,资源效率下降15.7%,环境效率下降15.3%.研究表明,厦门市的可持续性经历了由可持续性次增强→可持续性增强→可持续性减弱→可持续性增强路径的转变,总体趋势仍是可持续性减弱.
王微林剑艺崔胜辉曹斌石龙宇
关键词:城市生态效率可持续性人类发展指数生态足迹
半城市化地区可持续性评价——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评估半城市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对引导其城市化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集美区2004~2006年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变化,着重分析了2006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06年间,集美区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每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逐渐减小,这说明集美区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物生产的产出率正逐渐提高,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耗能型向集约、科技型转变.然而,2006年集美区总生态足迹仍是其生态承载力的6.8倍左右,处于严重的生态赤字状态.
石龙宇崔胜辉刘江李桂林
关键词: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海岛型城市的景观格局演变——以厦门岛为例
选择海岛型城市——厦门岛为研究区域,以1987-2007年期间每5年共5个时相卫星遥感资料为数据源,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各期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分形理论等方法研究了厦门岛城...
花利忠崔胜辉郭青海吝涛张国钦
关键词:围海造地分形
文献传递
半城市化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被引量:15
2010年
研究目的:构建半城市化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农村与城市间过渡性区域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将厦门市集美行政区域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等手段对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集美区适宜作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土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1.7%、15.4%和1.6%,与当地土地利用实际比较吻合。研究结论:构建的土地适宜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步骤可用于其他半城市化地区。
石龙宇黄云凤崔胜辉刘江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土地适宜性指标体系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46
2009年
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以及周边区域的景观格局,显著影响着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功能。景观尺度上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森林学的研究热点。在阐明城市森林及其景观格局与过程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进展情况,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有望成为今后城市森林景观研究的发展方向:景观尺度上的城市森林系统能流、物质循环等生态学过程研究;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的社会驱动力研究;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森林规划研究;半都市化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基于空间显式景观模型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模块开发。
尹锴赵千钧崔胜辉吝涛石龙宇
关键词:生态过程
人为干扰对城市森林灌草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厦门市为例被引量:28
2009年
以厦门城市森林林下层植被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台湾相思群落中林下灌草层植物多样性与土地利用类型、人为干扰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选用基于重要值的4种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邻接用地类型城市森林群落多样性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CCA排序以及多元回归等方法对城市森林灌草层植物多样性格局进行解释。结果表明:人为踩踏、垃圾堆积程度、人为挖掘、可到达容易程度等因子对厦门城市森林灌草层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厦门城市森林群落草本层β多样性沿着邻接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方向逐渐增加,而灌木层β多样性沿着该环境梯度的方向却逐渐降低。
尹锴崔胜辉石龙宇吝涛郭青海吕静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环境梯度
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多目标评价方法构建以发展度、协调度和支撑度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型,对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人口、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人工生态系统的发展度和协调度,将资源和环境状况作为"支撑度"指标评估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而计算城镇发展的综合可持续性水平.以福建省铁山镇为例,应用该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铁山镇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平为0.617(取值范围0~1),属于中等可持续水平,水环境污染是最主要的瓶颈因素.该评价方法可以辨识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城镇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等提供决策依据.
崔胜辉石龙宇林剑艺
关键词:城镇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