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100450)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郭天荣王梅王江佳张子栋姚鹏程更多>>
-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绍兴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铝、镉胁迫下不同大麦品种根际的铝、镉形态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明确铝(Al)、镉(Cd)单独及复合胁迫下作物根际毒害元素的化学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以耐铝性不同的两个大麦品种(铝敏感品种浙农大9号和耐铝品种Day ten)为试验材料,利用连续提取法和ICP-AES方法分析了拔节期大麦根际的Al、Cd化学形态及其含量。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大麦植株根际溶出Al均主要以毒性较小的酸溶无机Al和腐殖酸Al存在,根际Cd则主要以残留态形式存在。Al、Cd单独胁迫下大麦根际土壤溶液中各形态Al、Cd的溶出量均显著增加,交换态含量占可提取Al、Cd总量的比例增加。其中浙农大9号根际活性Al、Cd含量的增幅均大于Dayton。与单独Al或Cd处理相比,复合胁迫下根际交换态Al和Cd含量增加,其他形态含量下降或变幅不大。
- 郭天荣王元元刘金川胡祎瑞金栋孙皓
- 关键词:大麦铝胁迫化学形态
- 喷施6-糠氨基嘌呤对铝胁迫大麦幼苗的缓解效应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6-糠氨基嘌呤 (6-KT) (100、200、400和800 μmol/L) 对铝胁迫大麦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单独铝胁迫相比,喷施100~400 μmol/L 6-KT 可改善大麦幼苗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 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叶片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活性;喷施200和400 μmol/L 6-KT亦可降低过氧化氢酶 (catalase, CAT) 活性;当喷施200 μmol/L 6-KT时各指标的增幅最大,与对照组值最接近,但当喷施浓度为800 μmol/L时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下降,而MDA、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上升. 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6-KT可有效缓解大麦由于铝毒害引发的生长抑制和氧化胁迫,但浓度过高则产生氧化作用.
- 郭天荣潘伟槐
- 关键词:铝胁迫大麦幼苗抗氧化能力
- 外源抗坏血酸对铝毒害大麦幼苗的缓解效应被引量:9
- 2012年
- 为了明确抗坏血酸对作物铝毒害的作用,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抗坏血酸(AsA)对2个耐铝能力差异较大的大麦品种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与单独铝处理相比,喷施0.01、0.05和0.25mmol·L-1 AsA对铝胁迫大麦幼苗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大麦幼苗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等均提高,功能叶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均显著低于单独铝处理。但0.5mmol·L-1 AsA喷施后缓解效应下降,植株生物量等下降,MDA含量等上升。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AsA可有效缓解铝毒害引发的大麦生长抑制和氧化胁迫,但浓度过高则产生氧化作用,铝敏感基因型反应更强烈。本试验中以0.25mmol·L-1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 郭天荣
- 关键词:铝毒害大麦幼苗抗氧化能力
- 铝毒和低磷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被引量:16
- 2013年
- 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了低磷、铝毒单独及复合胁迫对耐铝性不同的水稻基因型(甬优8号和秀水132)幼苗生长、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和铝毒处理均显著抑制水稻幼苗生长,并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根系及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大幅上升,根系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而叶片中两类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胁迫处理对甬优8号的生长抑制更强,秀水132表现为耐铝兼耐低磷胁迫。复合处理下低磷可加剧铝毒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并诱发更严重的氧化胁迫。
- 郭天荣姚鹏程张子栋王江佳王梅
- 关键词:铝毒低磷胁迫植株生长氧化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