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A30571726)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黄烽朱剑余德恩张奉春候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强直
  • 3篇强直性
  • 3篇脊柱
  • 3篇脊柱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死因
  • 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集落
  • 1篇金属蛋白
  • 1篇金属蛋白酶
  • 1篇金属蛋白酶-...
  • 1篇巨噬细胞
  • 1篇巨噬细胞集落...

机构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2篇黄烽
  • 1篇余得恩
  • 1篇张莉芸
  • 1篇张江林
  • 1篇候勇
  • 1篇张奉春
  • 1篇杨春花
  • 1篇余德恩
  • 1篇古洁若
  • 1篇张汉伟
  • 1篇朱剑

传媒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寻找预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接受3次infliximab治疗后10周病情改善及复发的指标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在接受3次infliximab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寻找早期临床指标,用以预测该患者的病情能否于治疗10周时明显改善,或于停止治疗后仍能维持较长的缓解期。方法63例AS患者分别于0、2、6周接受5mg/kg的infliximab静脉注射治疗,并于每次注射前和第10周对患者进行评价。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直至其疾病活动度超过基线值的60%。此时可看作患者病情复发。对基线期以及第2周的各种临床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其能否预测第10周的病情改善情况,或能否预测病情复发的时间。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曲线下面积(AUC)进行计算,AUC超过0.75时认为该指标具预测价值。结果基线期的各种指标均不具备预测价值。第2周的强直性脊柱炎国际工作组评价标准(ASAS 20)值不仅能预测第10周的临床改善情况,还可预测停药后病情缓解期的长短。结论AS患者对注射1次infliximab的临床反应是后续infliximab治疗反应以及停药后病情复发情况的最佳预测指标。
朱剑黄烽张莉芸张江林张奉春候勇余德恩
关键词:INFLIXIMAB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检测脊柱关节病(Sp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表达及其与SpA患者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来探讨M-CSF在Sp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含有1 176个基因点阵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了11例SpA患者的滑膜组织和10名正常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基因表达谱。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两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M-CSF的表达水平,一组是41例未用任何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生物制剂治疗的AS患者血清,另一组是13例应用TNF-α抑制剂infliximab治疗前和治疗14周后的AS患者血清,同时检测了28名正常对照个体血清和15例SpA患者关节液中M-CSF的水平。结果关节液和外周血清中均可检测出M-CSF;41例未用任何生物制剂治疗的AS患者,其血清M-CSF的水平与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具有明显相关性(r=0.41,P=0.004);应用infliximab治疗14周后,AS患者BASDAI值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0 07),但是M-CSF值下降不明显。结论M-CSF是研究SpA发病机制的一个肯定和有用的候选基因,其调节SpA的信号途径与TNF-α的作用途径不同,这有可能为开发新的治疗SpA的生物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杨春花黄烽古洁若张汉伟余得恩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两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3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经两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后,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浓度的变化。方法用人鼠嵌合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 Infliximab(英利昔单抗)和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Etanercept(依那西普)分别治疗了47例和26例活动期 AS 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留取外周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 MMP-3的浓度,并与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nfliximab 治疗 AS 患者6周后,与治疗前的基线期相比,血清 MMP-3的水平在第2、6、10周均显著下降(P<0.01);在第2、6和10周,MMP-3水平与血红细胞沉降率(ESR)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Etanercept 治疗 AS 患者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 MMP-3的水平在第1、2、4、8和12周均显著下降(均P<0.01);在治疗前(0周)MMP-3的浓度与 ESR(r=0.74,P<0.01)、C-反应蛋白 CRP(r=0.72,P<0.01)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在治疗结束(12周)时,MMP-3的浓度与 ESR 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r=0.43,P=0.029),与 CRP 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r=0.37,P=0.061)。结论Infliximab 和 Etanercept 不仅能显著降低通常用于评价病情活动的客观指标 ESR 和 CRP,而且还能显著降低 AS 外周血清中 MMP-3的浓度。MMP-3与 AS 的发病和病情活动有关,MMP-3有可能与 ESR和 CRP 一样作为评价 AS 病情活动和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 AS 疗效的一个有用的客观指标。
杨春花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