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840150)

作品数:12 被引量:151H指数:7
相关作者:麻国庆姚俊英秦洁陈杰冯智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重庆通信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身体
  • 2篇身体经验
  • 2篇食物
  • 2篇文化
  • 2篇跨国
  • 2篇跨国流动
  • 2篇华侨
  • 2篇华侨农场
  • 2篇白马藏人
  • 2篇H
  • 1篇东南亚华人
  • 1篇仪礼
  • 1篇仪式研究
  • 1篇姻亲
  • 1篇姻亲关系
  • 1篇隐喻
  • 1篇越界
  • 1篇葬礼
  • 1篇人类学
  • 1篇肉食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通信学院
  • 1篇四川省民族研...

作者

  • 3篇麻国庆
  • 2篇姚俊英
  • 1篇李锦
  • 1篇冯智明
  • 1篇秦洁
  • 1篇张峻
  • 1篇朱伟
  • 1篇汪丹
  • 1篇陈杰

传媒

  • 8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思想战线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西藏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黎族互助组织中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对一个美孚黎族村落的互助组织研究,发现在黎族的互助组织中成员间的关系不存在身份上的差别,父系血缘关系是其进行联系的核心,其次是姻亲关系,再次分别为母系血亲关系和朋友关系。但在每一个互助小组中,将成员联系起来的关系并不像合亩制时期主要依靠父系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在其中也起了几乎同父系血亲关系一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母系血亲关系、朋友关系也是将组员联系起来的重要关系。
张峻
关键词:黎族姻亲关系
仪礼与交换——白马藏人葬礼中交换的文化诠释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平武县三个白马藏人村寨的田野调查,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展示出这样的一幅画卷。生活于藏彝走廊边缘的白马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计模式和文化内涵。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葬礼等情境中的礼物赠予和互助行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遵照传统习惯,以食物作为最主要的礼物赠送他人,以彰显空间和物质的行为分类来区分社会性别等,不仅仅展现出人们之间深厚的情感,更加投射出白马藏人文化的深层涵义。笔者试图从生存需要和文化逻辑双重角度出发,诠释葬礼情境中白马藏人在食物、空间等方面的禁忌与隐喻,从而解读葬礼中的礼物、猪肉与羊肉的对立、村落与墓地的对立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属性。
朱伟
关键词:白马藏人食物文化逻辑
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和周边的时空转换被引量:47
2006年
“中心”和“周边”是两个灵活的、相对的概念,从儒家文化的视角着眼,“周边”并不限于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涵盖了包括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华南区域,“周边”的概念在汉族社会内部的不同民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等各族群的互动中,又有着新的内涵和外延。从这一研究视角出发,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以宗族为中心的华南汉族社会结构的研究、华南族群与互动的研究、华人和东南亚社会的人类学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窥视华南视野下中国研究的特点。可以认为,华南研究已经具备了方法论的含义。
麻国庆
关键词:社会结构
两头家:华南侨乡的一种家庭策略——以海南南来村为例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文献回顾,介绍"两头家"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发展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家庭策略的视角对海南南来村"两头家"个案的家庭史进行分析。认为"两头家"是早期华南侨乡移民在"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的框架下一种集体选择的家庭策略。
陈杰
关键词:家庭策略东南亚华人
越界:广州H华侨农场越南归侨跨国流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H华侨农场YH社区越南归侨归国早期的跨国再流动事件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该事件对越南归侨社会结构产生的特殊影响及越界的人类学意义。认为这场跨国再流动表现为越南归侨这一特殊族群在空间层面上对国与国边界的跨越。他们的社会关系也跨越了国界。同时这场跨国再流动在心理的层面上,也使越南归侨跨越了身份认同的边界,使得其身份认同出现了多重性特征。
姚俊英
关键词:华侨农场跨国流动族群边界
身体的多元表达:身体人类学的思考被引量:38
2010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许多方面,其中"身体研究"便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新领域。以"身体"为核心,从中可以看出自然、文化、社会关系、权力政治等的多元的隐喻性质和族群标识。可预见的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浪潮的引发下,身体研究将会呈现出更丰富多元的研究趋势。
麻国庆
关键词:二元论隐喻
家族化公民社会的基础:家族伦理与延续的纵式社会——人类学与儒家的对话被引量:22
2007年
本文认为讨论公民社会的内涵,不能离开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础。事实上以家族为中心的中国社会文化,并没有随着革命的话语而中断或断裂,相反,即使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也能随处看到社会和文化延续性的内在特点。在儒家思想、文化、社会的框架下,提出纵式社会运行的内在的结构性特点,并与韦伯对于中国社会的认识论进行对话。作者所提出的"家族化公民社会",仅仅是一种反映中国社会文化延续性的象征性表述。同时强调当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原则时,一定不能离开和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对话。
麻国庆
关键词:家族伦理儒家
父亲的“骨”和母亲的“肉”——嘉绒藏族的身体观与亲属关系的实践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对四川省雅安市硗碛藏族乡田野调查的资料,分析了嘉绒藏族对父亲的"骨"与母亲的"肉"的概念,以及基于这一概念形成的"亲"的民俗观念和由此产生的血亲禁婚制度,从而解释了这一概念下人们对亲属关系实践的规则。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学在对亲属制度整体把握的研究中,非常重视从身体观出发,讨论不同社会中人类的生殖行为的观念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女性怀孕、生产的文化观念等,以此作为理解不同社会对"亲"的定义和亲属关系实践的规则。
李锦
关键词:亲属制度嘉绒藏族身体
白马藏人猪膘肉食体验的文化解读被引量:4
2010年
从食物与身体经验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白马藏人猪膘肉食体验中猪肉的"滋味感"进行初步的文化解读。白马藏人根据身体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严格的饮食法则,借由对食物的物质特性与触觉、味觉、嗅觉、视觉等多重感官特性的感知,形成了食物分类与冷热调和的饮食原则;另一方面从食物对身体的转化效用出发,通过节庆共食与敬神仪式的运作,将食物的多重象征意涵具体到身体的感知层面,使身体成为承载社会记忆与传承文化理念的重要媒介。其不仅区分出我族与他族的界限,而且也表达了其信仰对于神圣的独特理解。
汪丹
关键词:白马藏人食物象征性身体经验
“下力”的身体经验:重庆“棒棒”身份意识的形成被引量:12
2010年
身体经验研究重在探讨物质性身体感知世界的内容和方式,突出身体的主动性,建立身体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重庆"棒棒"身份意识形成的研究,是从身体经验的视角来考察生计过程中的身体经验与身份意识的关联性,揭示出"棒棒"的身份意识是身体经验的产物,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的结果,"棒棒"的身体经验和社会二者共同建构了"下力"的身体和"下贱"的身份。
秦洁
关键词:身体经验身份意识身体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