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7C13060)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楼莉萍郑洁敏张奇春唐艺璇崔昕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流失
  • 1篇地表径流
  • 1篇植物
  • 1篇莎草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水体
  • 1篇水体修复
  • 1篇挺水植物
  • 1篇泥沙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水
  • 1篇污染水体
  • 1篇污染水体修复
  • 1篇吸收动力学
  • 1篇先锋植物
  • 1篇林地
  • 1篇磷组分
  • 1篇毛竹
  • 1篇毛竹林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作者

  • 3篇楼莉萍
  • 2篇张奇春
  • 2篇郑洁敏
  • 1篇钱轶超
  • 1篇陈英旭
  • 1篇王光火
  • 1篇罗玲
  • 1篇王雪芹
  • 1篇唐艺璇
  • 1篇崔昕意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毛竹林生态系统地表径流及其氮素流失形态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在四岭水库流域代表性毛竹林地设置定位径流小区,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毛竹林生态系统地表径流及其氮素流失状况。该定位试验设有对照(CK,不施肥)、农民常规高产栽培(FFP)与适地养分科学管理(SS-NM)共3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在2009年6-12月的观察期内,各处理(CK、SSNM、FFP)在各次自然降雨条件下产生的径流总量分别达到279,284,267m3/hm2,泥沙流失总量分别达到393,369,396kg/hm2,全氮流失量分别为0.87,0.92,0.82kg/hm2。径流量、泥沙流失量和全氮流失量都与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径流量的产生主要集中在8月份,泥沙流失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土壤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颗粒氮(PN)和水溶性总氮(DN),分别占全氮流失量的51%和49%。CK、SSNM、FFP处理在此期间的径流可溶性氮(DN)流失量分别为0.37,0.46,0.49kg/hm2。与农民常规施肥措施相比,适地养分科学管理(SSNM),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毛竹林地泥沙的流失量,而且可以减少径流可溶性氮的流失量。
张奇春王雪芹楼莉萍王光火郑洁敏
关键词:毛竹林地径流泥沙氮素流失
3种挺水植物吸收水体NH_4^+、NO_3^-、H_2PO_4^-的动力学特征比较被引量:23
2011年
本文用动力学试验研究了具有景观价值的3种挺水植物——水生美人蕉(Canna generalis)、细叶莎草(Cyperus papyrus)、紫芋(Colocasia tonoimo)对H2PO4-、NH4+、NO3-的吸收特征及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种挺水植物吸收H2PO4-时,美人蕉的吸收速率最快,且在较低离子浓度条件下也可以吸收该离子,说明其具有嗜磷特性,能够适应广范围浓度H2PO4-环境;吸收NO3-时,细叶莎草的速率最快,但对低浓度NO3-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美人蕉吸收NO3-的特性与细叶莎草刚好相反;吸收NH4+时,细叶莎草的吸收速率最快,且在低浓度NH4+环境下仍能吸收该离子,而美人蕉的吸收速率最慢,但能在低浓度NH4+环境下吸收该离子。说明不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各自的污染水体修复适用范围也不同。美人蕉可用于各种浓度H2PO4-污染的水体修复;而NO3-污染严重的水体最适宜用细叶莎草作先锋植物,修复到一定程度后再种植美人蕉来维持水质;细叶莎草在各种浓度NH4+污染的水体中均适用,NH4+污染较轻的水体也可用美人蕉修复。
唐艺璇郑洁敏楼莉萍张奇春
关键词:美人蕉先锋植物吸收动力学污染水体修复
核磁共振技术在沉积物磷素组分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0年
沉积物磷素释放是造成湖泊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磷的活性又取决于其在沉积物中的化学赋存形态.磷-31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因可以增强研究者对环境中磷素组分信息的认识而广受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该技术在沉积物磷素形态表征以及迁移转化规律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技术原理和分类、分析流程以及具体应用领域进行了全面阐述.目前,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沉积物磷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形态磷化合物表征、微生物对磷素迁移转化的影响和定量研究三方面,而关于提取剂和提取方法的研究也是热点之一.最后,对未来31PNMR技术在环境样品中应用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钱轶超陈英旭楼莉萍崔昕意罗玲
关键词:核磁共振沉积物磷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