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3053)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万海勤董林刘斌李晓伟王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CO
  • 4篇CUO
  • 4篇催化
  • 3篇催化剂
  • 2篇NIO
  • 2篇NO
  • 2篇CO吸附
  • 2篇MOO3
  • 1篇氧化硅
  • 1篇原位红外
  • 1篇酸性
  • 1篇自组装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螺旋管
  • 1篇介孔
  • 1篇介孔二氧化硅
  • 1篇金红石
  • 1篇固溶
  • 1篇固溶体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作者

  • 8篇董林
  • 6篇刘斌
  • 5篇万海勤
  • 4篇朱捷
  • 3篇陈懿
  • 2篇李晓伟
  • 2篇董丽辉
  • 1篇赵斌
  • 1篇张丽萍
  • 1篇赵曦
  • 1篇胡玉海
  • 1篇高飞
  • 1篇姚开安
  • 1篇朱海洋
  • 1篇杨立娟
  • 1篇王哲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稀土催化在绿...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含铈催化剂在NO、CO催化消除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CeO由于其良好的储/释氧性能(OSC)和氧化还原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三效催化剂中消除CO、NO、HC等大气分子污染物。研究含铈催化剂中CeO的组成与结构,活性组分与CeO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反应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脱...
董林高飞汤常金
关键词:CEO2
文献传递
三级自组装介孔二氧化硅螺旋管的控制合成
<正>本文通过双软模板自组装路线,控制合成了一种具有奇特结构的SiO2螺旋管,采用TEM和SEM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SiO2螺旋管具有三级孔道结构,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结果与讨论
高飞张炎华董林陈懿
关键词:自组装介孔
文献传递
V2O5的引入对CO在CuO/Ti0.5Sn0.5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及氧化反应性质的影响
<正>CuO因在催化氧化中具有较好的活性,而受到较多的关注[1]。在负载CuO催化剂中,研究分散态铜物种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和制备高性能催化剂以及阐明其催化机理均有重要意
董丽辉万海勤朱捷刘斌董林陈懿
关键词:V2O5CUO
文献传递
焙烧温度对CuO在γ-Al_2O_3载体上的分散和催化CO完全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经不同温度焙烧的CuO/γ-Al_2O_3催化剂,并通过BET、XRD、UV-DRS、H_2-TPR以及CO完全氧化反应,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对CuO/γ-Al_2O_3催化剂中CuO组分的分散、还原和催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450℃时,CuO在γ-Al_2O_3上的分散容量约为0.56mmol/100m^2;当焙烧温度达到750℃时,Cu^(2+)同时占据γ-Al_2O_3载体(110)面上的八面体和四面体空位.对于450℃焙烧的低CuO含量的样品,在H_2-TPR结果中只观察到处于八面体空位的CuO物种的还原,而经750℃焙烧的样品则同时观察到处于八面体和四面体空位的CuO物种的还原,且处于八面体空位的CuO的还原会促进处于四面体空位的CuO的还原.处于八面体空位的CuO在CO完全氧化反应中的活性要高于处于四面体空位的CuO.
王哲赵曦万海勤朱捷刘斌董林
关键词:CUO/Γ-AL2O3焙烧温度
CO在CuO/CexZr1-xO2表面的吸附及其完全氧化反应
以CexZr1-xO2(x=1,0.5,0)作为载体负载CuO,并对样品进行了CO吸附的in-situFTIR和CO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O/CexZr1-xO2系列催化剂中随着载体Ce/Zr比值的变化,催化剂的C...
朱捷李晓伟刘斌董林
关键词:CUOCO吸附CO氧化
文献传递
添加CuO(或NiO)对负载MoO3的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影响
<正>负载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由于重要的工业应用背景受到广泛的研究重视,例如Mo-Ni/γ-Al2O3催化剂在加氢脱硫工艺中的应用等等[1-2]。研究表明,对于含有MoO3的催化剂而言,其催化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催化剂...
朱捷刘斌董丽辉董林
关键词:MOO3表面酸性
文献传递
MO(M=Cu和Ni)/TiO_2/γ-Al_2O_3催化剂在CO+O_2反应中的活性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TiO2改性对CuO(或NiO)在γ-Al2O3表面上分散以及还原性能的影响,同时检测了这些改性的催化剂在CO+O2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TiO2的改性使得CuO和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复杂化,产生了多种状态的氧化铜(氧化镍)物种。当负载量低于其在γ-Al2O3上的分散容量(0.56mmol Ti4+/100m2γ-Al2O3)时,TiO2的加入主要是抑制了CuO和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而当负载量远大于其分散容量时,出现了CuO和NiO在晶相TiO2(锐钛矿)上的分散。无论其负载量如何,TiO2的加入促进了CuO的还原。因此,在250℃的CO+O2反应中,改性的催化剂中具有更多的活性位,因而显示出更高的活性;相反,TiO2的改性则抑制了NiO的还原。因此,在350℃的CO+O2反应中,可还原的氧化镍的量明显少于未经改性的催化剂,导致改性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杨立娟李晓伟刘斌万海勤胡玉海董林
关键词:CUONIO
SO_4^(2-)改性后的TiO_2(锐钛和/或金红石)表面上MoO_3的分散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红外(IR)、拉曼(Raman)、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方法考察了经硫酸根改性后的金红石(SR)与锐钛矿(SA)的混合比例变化时的负载型催化剂,MoO3/TiO2(SR+SA),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活性组分MoO3的分散行为、表面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MoO3/TiO2(SR+SA)样品,低含量MoO3表面分散时倾向于优先与混合载体中的改性金红石(SR)发生作用;TiO2载体表面SO42-的存在,使得载体表面产生了新的酸性位,导致样品中表面分散的钼物种主要以聚合八面体状态存在。
张丽萍朱海洋李晓伟万海勤董林
关键词:MOO3TIO2
负载型催化剂的表面相互作用及其在大气分子污染物(NO、CO)消除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正>近年来,催化消除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已成为净化大气污染物的重要途径。其中,负载型Pt、Pd、Rh和Au等贵金属催化剂在NO和CO消除中显示出良好的活性。但是,由于其抗硫中毒能力差、储量有限及价格昂贵,人们将研究的热点...
董林万海勤刘斌赵斌姚开安陈懿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NO+CO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