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725026)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姜泗长韩东一杨伟炎曹菊阳袁慧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基因
  • 3篇遗传性
  • 3篇耳聋
  • 2篇突变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基因
  • 2篇母系
  • 2篇母系遗传
  • 2篇基因突变
  • 2篇家系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遗传性耳聋
  • 1篇遗传性聋
  • 1篇遗传学调查
  • 1篇杂合度
  • 1篇致病基因
  • 1篇中国汉族
  • 1篇中国汉族人
  • 1篇中国汉族人群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杨伟炎
  • 6篇韩东一
  • 6篇姜泗长
  • 5篇曹菊阳
  • 3篇王幼勤
  • 3篇李为民
  • 3篇袁慧军
  • 2篇段海清
  • 2篇于黎明
  • 2篇叶胜难
  • 2篇张兆山
  • 1篇张欣欣
  • 1篇戴朴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汉族人群遗传性聋基因座位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 10个遗传性聋基因座位的短串连重复序列 (STR)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应用PCR方法对 10个位点进行扩增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记录基因型。采用PPAP软件计算正常人各STR位点等位片段频率、基因型频率、预期基因型频率、多态信息量 (PIC)和Hardy Weinberg平衡吻合性检验。结果 中国汉族人群D6S2 87、D8S1132、D13S12 75、D15S130、D1S2 72 6、D4S30 38、D2S2 380、D2 2S2 82、D14S10 4 2、D7S5 2 9各位点分别检出 10个、 9个、 8个、 7个、 7个、 7个、 6个、 6个、 6个及 5个等位片段 ,多态性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各位点PIC值分别为 0 879、 0 85 4、 0 86 4、 0 82 1、 0 6 86、 0 794、 0 76 4、 0 732、 0 773、0 712 ;杂合度均高于 0 7。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 10个位点STR均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量 ,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叶胜难曹菊阳段海清于黎明韩东一张兆山杨伟炎姜泗长
关键词:杂合度汉族基因座位STR位点
12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mtDNA12SrRNA,tRNA^(Leu(UUR)),tRNA^(Ser(UCN))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探讨 mt 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的关系 ,以及突变家系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Am An)耳毒敏感性差异的原因。方法 调查了 12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 ;抽取外周血 ,提取 DNA;PCR扩增线粒体 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目的片段 ,分别以 Alw2 6 、Apa 及 Xba 限制性内切酶检测 15 5 5 G、32 43G及 744 5 G 点突变 ;行 mt DNA 12 S r RNA、t RNALeu(UUR) 、t RNASer(UCN)及 16 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证实 12个家系具有 mt DNA突变 ,形式为 :15 5 5 G突变家系 10个 ,744 5 G突变家系 2个 ,未发现 32 43G 突变家系。基因测序显示 mt DNA 16 S r RNA基因序列变化形式为 :2 2 30 G点突变、2 2 30 AG插入、2 2 43AG插入及 2 2 30 AA插入突变 ,它们在家族性 Am An耳毒敏感性家系中被发现 ,且呈母系遗传 ;在 Am An不敏感家系中未被发现。结论 单纯 15 5 5 G或 744 5 G突变家系表现为无诱因的渐进性遗传性耳聋或先天性聋 ;15 5 5 G或 744 5 G突变合并 16 S r RNA基因突变者对Am An高度敏感 ,表现为家族性敏感致聋。
李为民韩东一袁慧军王幼勤曹菊阳杨伟炎姜泗长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耳聋母系遗传
Cu/ZnSOD基因敲除小鼠——研究耳蜗氧化损伤的理想模型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确定一个理想的耳蜗氧化损伤模型。方法 对 5只Cu/ZnSOD基因敲除纯合突变 (Cu/ZnSOD无活性 ,Sod1- / - )小鼠和 10只Cu/ZnSOD杂合突变 (5 0 %Cu/ZnSOD失活 ,Sod1+/ - )小鼠及 5只野生小鼠 (Cu/Zn SOD活性正常 ,Sod1+/ +)进行ABR检测及内、外毛细胞计数。应用PCR技术检测Cu/ZnSOD基因敲除小鼠耳蜗mtDNA缺失情况。结果 Cu/ZnSOD基因敲除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大量缺失 (P <0 .0 0 1) ,ABR检测 ,Sod1- / -小鼠ABR阈值在 8,16 ,32kHz及Sod1+/ -小鼠ABR阈值在 16 ,32kHz明显增大 (P <0 .0 0 1)。Cu/ZnSOD基因敲除小鼠耳蜗mtDNA有三种缺失 ,分别为mtDNA 386 7bp、mtDNA 372 6bp及mtDNA 432 6bp缺失。结论 Cu/ZnSOD基因敲除小鼠耳蜗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均表现出受到ROS损伤的改变 ,是一个理想的耳蜗氧化损伤模型。
张欣欣韩东一丁大连戴朴杨伟炎姜泗长Richard J.Salvi
关键词:活性氧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两家系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发病机理及 744 5 G点突变在这类家系及散发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例中的发生率 ,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两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和 14个感音神经性耳聋散发病例 ;抽外周血标本 ,从白细胞中提取 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目的片段 ,分别以 Alw2 6 、Apa 及 Xba 限制性内切酶检测15 5 5 G、32 43G及 744 5 G点突变 ;行 mt DNA 12 S r RNA、t RNAL eu(UUR) 、t RNASer(UCN) 基因测序。结果 经酶切检测 ,两家系中 12例为 744 5 G点突变阳性 ,其余 6例及 14例散发病例均为阴性 ,所有病例 15 5 5 G、32 43G点突变均阴性 ;744 5 G点突变呈母系遗传。mt DNA测序显示 ,所有病例 15 5 5 G、32 43G点突变均阴性 ;酶切显示为 744 5 G突变阳性病例经基因测序均发现有 (nt) 744 5 A→ G替换。结论  744 5 G点突变在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而在散发病例中发生率很低 ;744 5 G 结合 15 5 5 G点突变筛查对这类耳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李为民韩东一袁慧军王幼勤曹菊阳杨伟炎姜泗长
关键词: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母系遗传
非综合征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致病基因排除性定位研究
2008年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遗传性聋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克隆的研究发展飞速。目前国际上已定位了143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的基因座,并成功克隆了24个显性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已登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聋57个基因座(DFNA1~DFNA57)中,有29个位点(DFNA1~DFNA18,DFNA20,DFNA25~DFNA28,DFNA30,DFNA32,DFNA34,DFNA36~DFNA38)被定位于染色体的狭窄区段,提供用于筛查的微卫星标记物。
叶胜难曹菊阳段海清于黎明韩东一张兆山杨伟炎姜泗长
关键词:基因定位遗传学调查
多重PCR在线粒体基因突变聋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李为民韩东一袁慧军王幼勤曹菊阳杨伟炎姜泗长
关键词:多重PCR线粒体基因组遗传性耳聋限制性内切酶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