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07CZ044)

作品数:3 被引量:82H指数:3
相关作者:庄礼兴徐世芬唐纯志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针灸
  • 2篇针灸疗法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百会
  • 1篇行为学
  • 1篇印堂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治疗抑郁症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皮质
  • 1篇肾上腺皮质轴

机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作者

  • 3篇徐世芬
  • 3篇庄礼兴
  • 2篇唐纯志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针刺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的抗抑郁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慢性应激刺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同时西药组按2 mg.kg-1.d-1剂量给予氟西汀灌胃,针刺组予以针刺百会、心俞、肝俞穴,每天1次,共21 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和NGF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DNF和NGF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而针刺组、西药组BDNF和NGF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针刺可以增加抑郁大鼠海马BDNF与NGF表达,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的分子机制之一。
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被引量:44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及电针与药物配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电针组24例,药物组22例和针药组2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针药组是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将HAMD的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观察HAMD总分、7类因子分的变化及SDS总分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P<0.05)和药物组(P<0.01)。电针组和针药组在改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降低SDS总分方面,针药组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抑郁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电针与药物并用治疗疗效更好。
徐世芬庄礼兴
关键词:电针抑郁症百忧解
针刺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药物组开始治疗,周期21 d。每周测定各组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治疗结束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T3,T4,rT3和TSH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血清T3,T4,rT3、TSH均有明显减低(P<0.05,P<0.01),而ACTH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行为学评分升高,针刺组血清T3,rT3,TSH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ACTH水平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刺干预可改变抑郁大鼠行为学异常,具有调节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
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疗法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