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4-002)

作品数:36 被引量:147H指数:6
相关作者:曹建平沈玉娟陈敏张曦卢潍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隐孢子虫
  • 4篇孢子虫
  • 4篇免疫
  • 4篇抗原
  • 4篇基因
  • 4篇甲型
  • 4篇分离株
  • 4篇病毒
  • 3篇电泳
  • 3篇血清
  • 3篇血吸虫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吸虫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性
  • 3篇分子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机构

  • 13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上海市疾病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江苏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大连市皮肤病...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传染病预防控...
  • 1篇上海市奉贤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0篇沈玉娟
  • 10篇曹建平
  • 6篇张曦
  • 6篇陈敏
  • 5篇刘维达
  • 5篇卢潍媛
  • 5篇袁忠英
  • 5篇吴凡
  • 4篇徐馀信
  • 4篇胡媛
  • 4篇温博海
  • 4篇王刚毅
  • 3篇盛跃颖
  • 3篇王文静
  • 3篇陈明亮
  • 3篇吕雪莲
  • 3篇王淼淼
  • 3篇张晓利
  • 3篇王锡乐
  • 3篇陈洪友

传媒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国际医学寄生...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检验医学
  • 2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3篇2012
  • 15篇2011
  • 15篇2010
  • 3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R—RFLP技术快速鉴定八种致病丝状病原真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建立能快速鉴定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病原菌的PCR-RFLP方法.方法 用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尖端赛多孢和串珠镰刀菌的ITS区,分别用Hha Ⅰ、HaeⅢ、Hinf Ⅰ、Taq Ⅰ和Msp Ⅰ 5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建立以PCR为基础的RFLP方法,然后对22株临床株和2株环境分离株进行PCR-RFLP图谱分析.结果 对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可以准确鉴定8种深部致病丝状真菌,从DNA提取到酶切分析可以在1个工作日完成.22株临床株和2株环境分离株PCR-RFLP鉴定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PCR-RFLP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鉴定丝状真菌的有效方法.
张晓利吕雪莲沈永年吕桂霞王淼淼葛一平刘维达
关键词:真菌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rDNA—RFLP多酶切技术用于人类致病相关毛孢子菌种问鉴定初探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rDNA-ITS/IGS1-RFLP多酶切技术构建毛孢子菌的酶切谱系并进行聚类分析,尝试将该方法用于人类致病相关毛孢子菌的快速种间鉴定.方法 收集8种14株毛孢子菌,对其进行rDNA-ITS/IGS1扩增测序,并分别应用HaeⅢ、Hha Ⅰ、HaeⅢ和Hha Ⅰ双酶、HinfⅠ、Msp Ⅰ和Taq Ⅰ对扩增片段进行RFLP酶切.结果 rDNA-ITS-RFLP多酶切可将8种毛孢子菌分为不同进化分支的4个亚类,而rDNA-IGS1-RFLP多酶切则可实现8种14株毛孢子菌准确的种间鉴定,并实现对部分进化距离较远的阿萨希毛孢子菌基因型之间的区分.结论 rDNA-ITS/IGS1-RFLP多酶切技术有望用于毛孢子菌属种水平的快速鉴定.
吕雪莲张晓利王淼淼刘泽虎沈永年刘维达
关键词:毛孢子菌属
立氏立克次体蛋白抗原基因的表达和重组蛋白抗原的免疫印迹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表达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ickettsii)主要抗原基因,免疫印迹初步分析重组蛋白抗原的抗原性。方法根据立氏立克次体全基因组序列选出主要抗原相关基因,采用PCR从全基因组中扩增抗原相关基因,将扩得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抗原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并诱导转化菌表达重组蛋白抗原。采用立氏立克次体感染的豚鼠血清和斑点热患者血清分别与纯化的重组蛋白抗原做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经PCR扩增后获得43个目的基因片段,其中36个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抗原,其中5个蛋白抗原在免疫印迹中与感染豚鼠血清和斑点热患者血清反应均为阳性。结论免疫印迹筛选出5种立氏立克次体重组蛋白抗原,结果提示它们是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可作研制斑点热诊断试剂或亚单位疫苗的新候选蛋白抗原。
吴德平王颖王锡乐陈梅玲温博海
关键词:重组蛋白免疫印迹
人IgG Fc标签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H5 HA1融合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人IgG Fc标签融合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H5 HA1融合蛋白。方法以pCAGGS载体为基础,依次插入IL-2信号肽及人IgG Fc片段,构建人IgG Fc标签融合表达载体。将H5 HA1克隆至含人IgG Fc标签的融合表达载体pCAGGS-F-IL-2/Fc中,瞬时转染293T细胞,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的蛋白经Protein G亲和层析一步法纯化。结果人IgG Fc标签融合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在293T细胞中分泌表达的H5 HA1与人IgG Fc的融合蛋白HA1-Fc相对分子质量约75 000,转染后72和96 h表达量最高;纯化的融合蛋白纯度达90%以上,含量为1.63μg/ml。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gG Fc标签融合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HA1-Fc融合蛋白,为流感病毒侵入及免疫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荣茂郭丽吴超王健伟洪涛
关键词:融合蛋白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疫苗靶标蛋白筛选技术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在引起伤寒、副伤寒的病原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我国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性甲型副伤寒流行及暴发,东南亚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情况日趋严重。由于现在还没有针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疫苗,所以具有免疫原性蛋白的筛选及减毒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的研制逐渐成为热点。随着甲型副伤寒沙门菌ATCC9150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利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为研究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疫苗靶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疫苗靶标蛋白的识别方法以及可能用于鉴别诊断或者疫苗有效靶标的潜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抗原蛋白。
高翔闫梅英阚飙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抗原基因组蛋白质组
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探讨其在内皮细胞内的生长规律。方法将泛影葡胺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的黑龙江立克次体(HLJ-054株)感染体外培养的HUVEC,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扫描电镜检测与观察不同时相黑龙江立克次体在内皮细胞内的生长状况。热灭活黑龙江立克次体做平行对照。结果立克次体粘附并侵入内皮细胞,在感染后第6 h及第24 h分别为感染高峰;感染5 d后细胞内立克次体逐渐增殖,第8~9 d细胞内立克次体急剧增殖,并见细胞核内有少量立克次体,细胞出现病变,第12 d细胞内充满立克次体,大部分细胞皱缩脱落。结论黑龙江立克次体能够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内不断增殖而使细胞死亡。
孟艳芬段长松王锡乐熊小路温博海
关键词:黑龙江立克次体血管内皮细胞细胞病变
安氏隐孢子虫在HCT-8和AGS细胞中增殖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在人结肠腺癌(human ileocecal adenocarcinoma,HCT-8)细胞和人胃腺癌(human stomach adenocarcinoma,AGS)细胞中的增殖。方法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HCT-8细胞和AGS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待细胞生长融合至60%~70%时,加入2.5×105个安氏隐孢子虫卵囊,培养至24 h和48 h,以Giemsa染色法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虫体在细胞中的增殖。结果 Giemsa染色法观察24 h和48 h HCT-8细胞中虫体数量均高于AGS细胞(P<0.05)。Real-time PCR技术测得24 h和48 h HCT-8细胞中安氏隐孢子虫卵囊COWP基因拷贝数均高于AGS细胞(P<0.05)。结论与AGS细胞相比,以HCT-8细胞作为体外感染模型更利于安氏隐孢子虫的增殖。
逯兆喜吴亮姜旭淦沈玉娟傅行礼涂国华李礼陈盛霞曹建平
关键词:安氏隐孢子虫HCT-8细胞AGS细胞GIEMSA染色
一种新发机会性感染致病病原——蠊缨滴虫被引量:9
2010年
据国外文献报告,蠊缨滴虫是一种寄生于白蚁、蟑螂(包括森林树木中的蟑螂)肠道的单细胞原虫。20世纪末,国内陆续有从人呼吸道检出蠊缨滴虫的报道,近年来该类病例报道明显增多。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感染蠊缨滴虫的患者常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常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及时应用甲硝唑类抗生素治疗可使肺部感染得以控制。根据现有的报道我们认为蠊缨滴虫所致呼吸道感染可能是一种新发的、人们尚未完全认识的机会性感染寄生虫病。
卢潍媛常正山曹建平
关键词:超鞭毛虫蠊缨滴虫
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外膜蛋白谱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菌株的外膜蛋白谱差异。方法:运用二维蛋白电泳方法,对我国伤寒沙门菌株XJ90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JX2005-92在实验室通用营养条件下培养提取的外膜蛋白进行分离,比对其差异,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对鉴定蛋白点的基因序列也进行比较。结果:菌株XJ90中发现20个特异蛋白点,质谱鉴定出16个;菌株JX2005-92中发现29个特异蛋白点,鉴定出18个。在这些蛋白中,OmpA是数目最多的同种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点中的大部分编码基因在2种细菌中序列高度相似或相同。结论: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的外膜蛋白具有不同的修饰形式,提示其不同遗传背景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精细的功能差异。
张力王瑞白闫梅英肖迪阚飙
关键词:外膜蛋白二维电泳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隐孢子虫感染模型及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2010年
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能引起婴幼儿和免疫低下人群及动物以胃肠道腹泻为主的严重消化道疾病。隐孢子虫动物感染模型和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为隐孢子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免疫学、疫苗研究、药物筛选和疗效考核以及卵囊灭活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就近年来隐孢子虫的动物感染模型和体外培养体系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尹建海沈玉娟曹建平
关键词:隐孢子虫动物模型体外培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