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Z532)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世立韩金祥安新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含量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人骨形态发生...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明胶海绵
  • 1篇活性
  • 1篇骨形态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机构

  • 1篇山东省医药生...

作者

  • 1篇安新玲
  • 1篇韩金祥
  • 1篇王世立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rhBMP-7)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将吸收性明胶海绵与rhBMP-7混匀,冻干,环氧乙烷灭菌后,植入小鼠大腿股部肌间隙,共设5组:明胶海绵对照组及50、100、150、250μg rhBMP-7/块明胶海绵实验组,分别于术后第2、3周取材,进行HE染色及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明胶海绵对照组相比,rhBMP-7/明胶海绵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随着rhBMP-7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明胶海绵对照组相比,rhBMP-7/明胶海绵组蛋白含量随着rhBMP-7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rhBMP-7剂量与每组蛋白含量平均值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将rhBMP-7复合明胶海绵植入小鼠大腿肌间隙并于第2周取材进行蛋白含量测定的方法,可用于rhBMP-7活性检测。
安新玲韩金祥王世立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明胶海绵蛋白含量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