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0404139)

作品数:11 被引量:102H指数:4
相关作者:石晓路王冰扈庆华李庆阁林一曼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实时PCR
  • 4篇李斯特菌
  • 3篇电泳
  • 2篇单核细胞增生
  • 2篇单核细胞增生...
  • 2篇志贺菌
  • 2篇中毒
  • 2篇沙门菌
  • 2篇食物
  • 2篇食物中毒
  • 2篇脉冲场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分子
  • 2篇分子信标
  • 2篇产单核李斯特...
  • 1篇电泳图谱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分型
  • 1篇沙门菌食物中...

机构

  • 10篇深圳市疾病预...
  • 7篇厦门大学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0篇扈庆华
  • 10篇王冰
  • 10篇石晓路
  • 7篇林一曼
  • 7篇李庆阁
  • 6篇刘小立
  • 5篇张顺祥
  • 5篇贺连华
  • 5篇庄志雄
  • 4篇吴平芳
  • 4篇郑琳琳
  • 3篇张佳峰
  • 2篇刘涛
  • 2篇叶长芸
  • 2篇程锦泉
  • 2篇马汉武
  • 2篇兰全学
  • 2篇阚飚
  • 1篇刘建军
  • 1篇郑薇薇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与溯源被引量:2
2006年
本研究采用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方法和核酸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深圳市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准确溯源。
石晓路扈庆华王冰林一曼刘小立林和顺贺连华吴平芳
关键词:沙门菌食物中毒脉冲场凝胶电泳细菌性食物中毒实时PCR分子信标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志贺菌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志贺菌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对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93 fgμ/l,菌液灵敏度为64 cfu/m l或2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检测67株志贺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等共657份样品进行志贺菌检测,42份志贺菌实时PCR阳性,其中41份志贺菌细菌培养阳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2 h^1 d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对于提高肠道门诊的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吴平芳石晓路郑琳琳扈庆华李庆阁张佳峰庄志雄刘小立张顺祥王冰贺连华林一曼
关键词:志贺菌实时PCR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FGE分型与血清学分型的联合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进行基因分型,同时进行血清学分型,比较分析两种分型方法的优劣和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标准化的Lm-PFGE方法对17株Lm进行PFGE分型,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ApaI和AscI酶对菌株进行酶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 ioNum 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上述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17株Lm被内切酶ApaI分为13种带型,被内切酶AscI分为14种PFGE型。17株Lm分为5种血清型。结论:Lm-PFGE分型方法是一种高分辨力、稳定可靠的技术。PFGE的分辨力高于血清学分型,两种分型方法密切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ApaI酶切分型与H抗原密切相关。
王冰扈庆华兰全学石晓路林一曼程锦泉马汉武叶长芸阚飚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子分析血清学分型分型方法电泳图谱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LMO)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食品中LMO的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物中毒快速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LMO 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应用于食品中LMO检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10 fg,菌液灵敏度为99 cfu/m l或4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以此反应体系检测28株LMO,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上述方法可将检测时间由原来的至少4 d缩短至1 d。对228份食品进行LMO检测,8份增菌液LMO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6份LMO细菌培养阳性。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提高LM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应用于LMO食品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王冰扈庆华石晓路李庆阁郑琳琳林一曼贺连华张顺祥
关键词:产单核李斯特菌实时PCR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_(157):H_7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O157H7的rfbE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5’端,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O157H7的反应体系,应用于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共检测11种细菌,只有大肠杆菌O157H7有荧光信号,其余10种全无荧光信号,且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DNA灵敏度为64fg,菌液灵敏度为59cfu/ml或2cfu/PCR反应体系。应用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检测10株O157H7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无干扰。对89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5份O157H7实时PCR阳性,其余样品为阴性,检测仅需2h。5份阳性样本,经传统方法培养,有3份检出大肠杆菌O157H7。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贺连华扈庆华石晓路郑琳琳李庆阁张佳峰庄志雄刘小立张顺祥王冰吴平芳刘涛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实时PCR
双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和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以10种细菌作对照,建立双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霍乱监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02.4~166.6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CFUml或3~6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同时检测40株副溶血弧菌和50株霍乱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48份样品和10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PCR阳性,其中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其余样品都为阴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1天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扈庆华郑薇薇石晓路李庆阁王冰庄志雄刘小立贺连华吴平芳
关键词:实时PCR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分子信标保守序列
多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被引量:42
2006年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沙门菌侵袭性基因invA和ssaR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同色荧光标记,用于同体系检测沙门菌。志贺菌根据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加入沙门菌检测体系中,建立三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同时对沙门菌、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69-93 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 CFU/ml或1-2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该反应体系同时检测134株沙门菌和67株志贺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等共1100份同时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569份沙门菌实时PCR阳性,其中551份沙门菌培养阳性;42份志贺菌实时PCR阳性,其中41份志贺菌培养阳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时间2 h至1 d。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沙门菌和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初筛及预防医学门诊的健康人群体检,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石晓路扈庆华张佳峰李庆阁王冰林一曼庄志雄刘小立张顺祥
关键词:沙门菌志贺菌同步检测
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SARS病毒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SARS病毒的方法,用于SARS的早期诊断和动物溯源。方法利用改良分子信标技术、装甲RNA和双片段双色荧光技术,根据GenBank公布的SARS病毒聚合酶基因1b的阅读开放框架结构的保守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引物和探针,以部分临床标本的酶联吸附实验结果和传统细胞培养方法作为对照,建立分子信标检测SARS病毒的方法。对368份临床标本(咽漱液、血液、粪便、尿液)、52份细胞培养液和50份动物标本进行荧光PCR扩增。结果分子信标检测SARS病毒的方法灵敏度为10~100个拷贝ml,与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无交叉反应。分子信标检测368份临床标本,20份阳性。其中确诊病例阳性率为21.27%(1047),确诊病例的咽漱液阳性率为43.48%,还分别从粪便和血清中检测到SARS病毒。52份细胞培养液,29份阳性,阳性率为55.77%。50份动物标本,23份阳性,阳性率为46%。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SARS病毒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SARS的临床早期诊断和动物溯源。
扈庆华刘小立庄志雄石晓路何雅青刘建军王冰刘涛张永有李庆阁赵锦何建凡杨洪房师松张丹周俊安
关键词:SARS病毒
优化与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优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标准化的Lm-PFGE方法进行预实验,根据结果对实验方法进行一系列调整。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ApaI和AscI酶对菌株进行酶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优化后电泳图谱质量明显提高。22株LM被内切酶ApaI分为16种带型,被内切酶AscI分为17种PFGE型。两种酶分别将深圳的10株LM分为9种带型。结论建立了高分辨力、稳定可靠的Lm-PFGE分型方法。深圳的LM属于多个克隆群的散发流行。
王冰扈庆华兰全学石晓路林一曼程锦泉马汉武叶长芸阚飚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食品污染产单核李斯特菌不同检测方法学评估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以不同方法检测食品中污染产单核李斯特菌(LMO)效果,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方法同时用国标法、改良国标法、改良分子信标-实时荧光PCR法、免疫磁性分离法对深圳市2004~2006年食品样品进行LMO分离鉴定并进行比较。结果228份样品中8份增菌液LMO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6份LMO细菌培养阳性。国标法、改良国标法,改良分子信标-实时荧光PCR法、免疫磁性分离法都能检出LMO,检出率分别为2.63%、2.63%、3.50%、2.63%。深圳市食品中LMO的污染率为2.63%(国标法),速食类冻品污染率为12.8%(国标法)。结论荧光PCR法检出率最高,将检测时间由原来的至少4~5d缩短至1d,可用于食品污染LMO状况调查的初筛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国标法与改良国标法的检出率相等,而后者的操作更方便。免疫磁性分离法的检出率最低。
王冰扈庆华石晓路李庆阁郑琳琳林一曼张顺祥林世平邓辉萍
关键词:产单核李斯特菌实时荧光PCR免疫磁性分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