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03200)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顺民周小梅李爱娣余文辉周大桥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基因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隐匿
  • 1篇隐匿性
  • 1篇实时PCR
  • 1篇锁核酸
  • 1篇探针

机构

  • 3篇深圳市中医院

作者

  • 3篇余文辉
  • 3篇李爱娣
  • 3篇周小梅
  • 3篇李顺民
  • 1篇贺劲松
  • 1篇周大桥

传媒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治疗期间,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利用杂交捕获法检测HBVDNA;利用测序法检测HBV前S区和S区核苷酸序列。评估a决定簇突变对S蛋白抗原性的影响,同时评估HBVYMDD变异情况。结果:LAM治疗前HBsAg、HBeAg和HBVDNA都呈阳性,治疗36个月后HBsAg阴转,而HBeAg和HBVDNA仍呈阳性;将野生型HBV与突变型HBV的s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前S2基因第23~55位核苷酸序列缺失。S基因区a决定簇发生氨基酸替代突变。HBV聚合酶测序分析显示rtM204位的蛋氨酸为异亮氨酸所替代,提示YIDD突变(rtM204I)。结论:LAM治疗期间HBV重叠基因突变可致HBsAg假阴性,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与乙肝病毒重叠基因突变相关。
余文辉周小梅周大桥李顺民贺劲松李爱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基因突变
“a”决定簇变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sA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a"决定簇变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HBsAb)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的CHB患者866例,其中789例(91.1%)仅HBsAg阳性,77例(8.9%)患者血清HBsAg与HB-sAb均阳性。从77例血清HBsAg与HBsAb双阳患者中,选择14例血清HBsAg与HBsAb双阳患者为Ⅰ组。789例HBsAg阳性患者中随机选择12例HBsAg单独阳患者为Ⅱ组对照。对HBsAg编码基因进行扩增和克隆,每例样本至少克隆15个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Ⅰ组患者S蛋白氨基酸残基改变数量为Ⅱ组患者的2.7倍[9.52变化量/100残基vs2.43变化量/100残基(9.52%VS2.43%),P〈0.01],且绝大多数发生在主亲水区(MHR)“a”决定簇。MHR区至少出现2残基改变的在Ⅰ组有10例(71%),Ⅱ组3例(25%)。Ⅰ组患者S蛋白残基改变常见位点为s145、s129、s126、s144和s123。这些S基因位点突变,最终形成病毒的免疫逃逸。结论CHB患者HBsAg和HBsAb共存可能与“a”决定簇变异率升高相关。“a”决定簇变异可能为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逸突变的一种选择。HBV免疫逃逸对疫苗接种免疫效应、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策略革新等有影响。
周小梅李爱娣余文辉周大桥李顺民贺劲松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乙型肝炎抗体乙型
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和PCR-RFLP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评价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分别用直接测序法、锁核酸(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和PCR-RFLP检测77例接受拉米夫定(LAU)治疗6个月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结果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和PCR-RFLP都能检测HBV野生型YMDD及其变异型YIDD和YVDD。此外,两种方法尚能鉴定HBV野生型和变异型混合种群。更为重要的是,在检测HBV野生型和变异型共生变异方面,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比PCR-RFLP更敏感、更省时。结论锁核酸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是一种检测HBV YMDD变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高的快速法,在监测HBV患者LAM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发现新耐药病毒基因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余文辉周小梅周大桥李顺民贺劲松李爱娣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锁核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