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545)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陆伟跃朱叶欢潘弘徐雯刘敏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液体静压
  • 1篇液体静压力
  • 1篇脂质体
  • 1篇静压
  • 1篇给药
  • 1篇给药系统
  • 1篇分离纯化
  • 1篇纯化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计划生...

作者

  • 2篇陆伟跃
  • 1篇刘敏
  • 1篇王晨瑜
  • 1篇闫志强
  • 1篇张磊
  • 1篇顾炳
  • 1篇俸灵林
  • 1篇徐雯
  • 1篇潘弘
  • 1篇朱叶欢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双氨基聚乙二醇的制备及分离纯化被引量:6
2007年
聚乙二醇2000经氯代、叠氮化、氢化还原3步反应制得双氨基聚乙二醇(1)粗品,总收率57%。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不同浓度的乙酸盐缓冲液(pH5.7)梯度洗脱,得到的1纯品采用IR、1HNMR和HPLC等方法进行检测,并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量。
刘敏徐雯朱叶欢潘弘陆伟跃
关键词:纯化
脂质体作为淋巴导向给药系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组织间隙注射脂质体给药是较为理想的淋巴导向给药方式,而淋巴系统的导向速度慢、效率低,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自制多种功能性膜材料,制备了不同理化性质的脂质体;采用放射性示踪法研究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并对脂质体粒径、表面电荷及PEG修饰对淋巴导向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注射部位吸收、淋巴结和血液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小鼠体内药动学试验,研究脂质体从组织间隙经毛细淋巴管吸收的向心循环入血过程。结果表明,脂质体粒径越小(如50nm)、表面荷负电且PEG修饰,淋巴导向效率越高;局部残留越少,经淋巴回血量越多。结果提示:脂质体具有较好的淋巴导向性,优劣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组织间隙中"液体静压力差"是脂质体导向淋巴系统的动力。
俸灵林张磊闫志强顾炳王晨瑜陆伟跃
关键词:脂质体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