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GHY10513)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杨爱国吴彪周丽青刘志鸿严加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地理群体
  • 3篇栉江珧
  • 3篇魁蚶
  • 2篇系统发生分析
  • 2篇RRNA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血细胞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凝固
  • 1篇野生群体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重量性状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分析
  • 1篇系统进化
  • 1篇细胞
  • 1篇线粒体
  • 1篇免疫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6篇周丽青
  • 6篇吴彪
  • 6篇杨爱国
  • 5篇刘志鸿
  • 3篇严加坤
  • 3篇白临建
  • 2篇王清印
  • 2篇田吉腾
  • 1篇吕振明
  • 1篇于涛

传媒

  • 4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魁蚶血细胞分类及其免疫功能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借助显微观察和鳗弧菌免疫刺激等手段,首次对魁蚶血细胞进行分类及免疫功能分析。魁蚶血细胞可分为3大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栓细胞,红细胞发育过程大致经历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4个阶段。白细胞分为:嗜酸性、嗜中性、嗜碱性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和巨核细胞。嗜酸性、嗜中性、嗜碱性细胞和血栓细胞均参与血液的凝固;红细胞、白细胞均有吞噬病原菌能力,红细胞具有被动吞噬作用和免疫吸附作用,白细胞具有主动吞噬作用,嗜酸性和嗜中性细胞是吞噬病原菌的主体,嗜碱性细胞具有吞噬大颗粒异物的作用,魁蚶感染病原菌后白细胞增多并表现炎症。研究表明,魁蚶血细胞在应对外界的免疫刺激时,能作出系统免疫应答,且血细胞免疫分工明确,以抵御外界不良刺激。
周丽青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吴彪田吉腾严加坤吕振明
关键词:魁蚶血细胞血液凝固免疫
魁蚶4个地理群体ITS序列变异及系统发生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为充分了解我国魁蚶种质资源状况,准确定位魁蚶的养殖育种模式,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采自山东蓬莱(PL)、山东黄岛(HD)、江苏前三岛(QSD)及韩国统营(KTY)4个地理群体魁蚶样本的核糖体RNA两个内转录间隔区域(ITS-1和ITS-2)进行扩增,经测序比对后分别获得长度为468bp和541bp(包含引物、插入/缺失位点)的序列。序列比对结果表明,ITS区序列变异相对较高,但4个群体的碱基组成基本一致;4个群体的ITS区序列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D群体最为丰富,该群体在ITS区序列上的变异位点数也最多,HD和QSD群体共同变异位点多且集中。对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和分子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ITS序列在魁蚶不同地理群体间甚至个体间存在差异,且ITS-1和ITS-2的变异频率是不一样的,4个群体合计55个个体基于ITS-1序列没有发生明显聚类现象,这4个群体合计56个个体基于ITS-2序列明显聚为PL/KTY、HD/QSD两大类,基于ITS-2序列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的结果同于课题组之前基于形态度量学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的结果;HD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而KTY群体遗传变异相对较少,各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综合考虑不同群体相对优良的生物学特征,可开展选择或杂交培育良种的研究。
周丽青杨爱国王清印吴彪于涛
关键词:魁蚶地理群体ITS-2
栉江珧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随机选取101只野生栉江珧,测量其壳长(SL)、壳宽(SW)、壳高(SH)、壳顶角(AG)4个形态性状和体重(WG)、软体重(WT)、闭壳肌重(WM)3个重量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得出了不同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除壳顶角与闭壳肌重的相关系数不显著外,其余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对重量性状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较大,是影响重量性状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宽通过壳长对重量性状的间接作用较大,直接作用较小,是影响重量性状的两个次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栉江珧形态性状关于体重(Y=69.112SH+52.823SW-751.367)、软体重(Y=37.161SH+43.404SW+4.111SA-614.096)和闭壳肌重(Y=4.275SH-18.610)的最优回归方程。
白临建杨爱国周丽青吴彪刘志鸿
关键词:栉江珧通径分析
我国不同地理群体栉江珧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通用引物对5个栉江珧野生群体(山东长岛、山东日照、山东文登、广东湛江和海南海口)28S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别得到983bp和623bp的片段,基于28SrRNA序列分析系统发生的结果表明,栉江珧与Atrina vexillumju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基于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山东文登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MOVA分析显示,群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1323(P<0.001),说明栉江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变异。由28SrRNA和COI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推测,由于地理隔离,我国栉江珧南北方群体可能早已分化为不同亚种。这些数据为我国栉江珧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补充了分子生物学资料。
严加坤杨爱国周丽青吴彪白临建刘志鸿
关键词:栉江珧RRNACOI系统进化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研究5个栉江珧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通用引物对山东长岛、文登、日照、广东湛江和海南三亚等5个地理群体栉江珧(Atrinapectinta)16S rRNA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得到59条441bp的核苷酸序列。其中T、C、A、G和A+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91%、17.41%、25.74%、26.94%及55.65%,AT含量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了9个单倍型和2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群体多样性分析表明,文登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MOVA分析表明,五群体间总遗传分化系数Fst=0.5007(P<0.001),群体间遗传分化略大于群体内、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NJ和UPGMA分子进化树,5个地理群体的栉江珧聚为两个支,长岛、文登、日照群体聚为一支,海南和湛江群体聚为另一支。
严加坤杨爱国周丽青吴彪白临建刘志鸿
关键词:RRNA
魁蚶4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多态性好的2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日照、黄岛、蓬莱和韩国的4个魁蚶地理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0个位点在4个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为3~17,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3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2306;观测杂合度(He)为0.4667~0.9667;期望杂合度(H。)为0.6198~0.9318;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301~0.9093,表现出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4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0132~0.0314之间,呈现出较低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1255~0.2458之间;通过构建UPGMA聚类树,显示日照群体和黄岛群体最先聚类,再与蓬莱群体聚类,最后与韩国群体聚类,说明中国群体与韩国群体亲缘关系较远。
田吉腾刘志鸿杨爱国吴彪周丽青
关键词:魁蚶微卫星地理群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