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18)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肇晖罗鹏波冯勇顾玉东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芯片检测健侧颈7移位术治疗小鼠全臂丛神经损伤后脊髓基因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检测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脊髓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根移位术后脊髓可塑性形成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C57BC/6小鼠,体重20 g,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又分为3个亚组: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损伤3个月、修复3个月组,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每组5只。按照上述分组在制作全臂丛损伤模型后行健侧颈7移位术,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应用Biostar M-140s基因芯片检测小鼠脊髓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损伤3个月、修复3个月组,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脊髓组织分别有55,6和118个基因发生表达水平的改变。其中编码免疫球蛋白重链、chitinase 3的基因在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和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均表达增加。编码血管紧张素、collagen、myosin的基因在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表达减少,而在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表达增加。突触蛋白synaptotagmin和synaptobrevin在损伤3个月、修复3个月组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而在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能引起脊髓组织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呈时间依赖性。免疫应答发生于术后各个阶段,而突触可塑性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术后6个月。
- 肇晖李继峰罗鹏波顾玉东冯勇
-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位颈7神经根基因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