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JDX0201-2010-05)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纪王岩张富春王晶热西力·克来木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荒漠昆虫光滑鳖甲(鞘翅目:拟步甲科:鳖甲族)的人工饲养方法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解决深入研究荒漠甲虫环境适应机制时所遇到的各发育阶段试虫材料短缺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饲养拟步甲科鳖甲族昆虫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Kaszab的有效方法。将早春季节在野外采集的成虫饲养在2 L的塑料烧杯中,收集卵。用玻璃培养皿孵育卵;用改装的盛有沙土的矿泉水瓶单只饲养3龄以上幼虫,以防止幼虫自相残杀。为保持幼虫饲养瓶内的适当湿度,在瓶子底部加入72 mL的水,再装入800 g沙子,借助毛细现象,形成渐变式含水基质,在最上层的干沙表面加麦麸以饲养幼虫。如需观察计数,可将预蛹、蛹和初孵成虫置于玻璃培养皿中培养。采用此方法饲养的光滑鳖甲可顺利完成生活史,其卵的孵化率为68.67%±2.45%,1~2龄幼虫的存活率为82.95%±7.72%,3~9龄幼虫的存活率为73.80%±4.95%;预蛹、蛹和幼嫩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84.68%±2.35%、88.45%±2.75%和90.56%±4.20%。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光滑鳖甲的室内饲养,并可用于其他一些沙栖拟步甲科昆虫的人工饲养。
- 王岩热西力·克来木张富春马纪
- 关键词:拟步甲科光滑鳖甲饲养方法
- 新疆荒漠再次发现畸形拟步甲二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介绍两例畸形甲虫。一例是触角畸形的光滑鳖甲成虫,发现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新疆昌吉五家渠),为第三次在这一地点发现畸形昆虫。另一例是左侧中胸和后胸体节合并的畸形中华齿刺甲幼虫,发现于新疆大学校园。对光滑鳖甲的畸形触角,使用体视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形态特征的观察。并且测量了触角各节的长度、宽度和横截面积。其结果显示,在触角第5节后,畸形触角的尺寸显著小于正常触角的相应节。
- 王岩张富春马纪
- 关键词:鞘翅目拟步甲科光滑鳖甲胸部畸形
- 荒漠拟步甲科鳖甲族三种幼虫头壳色素区的观察
- 2011年
- 荒漠拟步甲科鳖甲族昆虫的幼虫具有相似的圆柱状体形,从形态上不易区别。以往对荒漠拟步甲幼虫的形态研究注重于上唇和足等部位的刚毛和小刺的特征,少有对头壳颜色的记载。通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室内饲养的鳖甲族昆虫(鞘翅目:拟步甲科)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 Kaszab、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 Kaszab和细颈露颚甲Colposcelis microderoides microderoides Reitter的大龄幼虫,发现它们的头壳色素区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可方便地用于区分这3种幼虫。同时,测量结果显示幼虫头壳宽与前胸背板宽之比在这3种幼虫有显著差异。
- 王岩刘小宁马纪
- 关键词:鞘翅目幼虫
- 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抗冻蛋白基因的发育阶段性表达以及低温对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光滑鳖甲是广泛分布于新疆荒漠地区的一种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昆虫,它能够通过抗冻蛋白的表达从而在长时间低温和剧烈的温度变化等环境条件下生存。研究光滑鳖甲抗冻蛋白基因(Apafp)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差异和冷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对Apafp752和Apafp914两种抗冻蛋白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Apafps mRNA水平逐渐增加,至8~9龄幼虫阶段达到最高约为小龄幼虫的7~8倍,蛹期时则显著降低。血淋巴液的渗透浓度值也呈现相同趋势。【结论】发育阶段的变化是对光滑鳖甲抗冻蛋白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素。在低温胁迫下4~6龄幼虫afps的表达显著提高,说明冷胁迫能促进幼虫afps的累积。结合Apafps基因表达和低温存活率可以推测光滑鳖甲大龄幼虫可能是一种过冬虫态。
- 王晶邱立明王岩马纪
- 关键词:光滑鳖甲REAL-TIME发育阶段冷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