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QY-Z-201007)

作品数:5 被引量:7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学良肖稳安成勤张科杰余田野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防雷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华中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闪
  • 2篇易损性
  • 2篇易损性分析
  • 2篇灾害
  • 2篇闪电
  • 2篇区划
  • 2篇雷电
  • 2篇雷电灾害
  • 1篇地闪密度
  • 1篇云地闪
  • 1篇云地闪电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闪电活动
  • 1篇闪电密度
  • 1篇闪电强度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小波

机构

  • 6篇湖北省防雷中...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作者

  • 6篇王学良
  • 5篇肖稳安
  • 2篇张科杰
  • 2篇成勤
  • 2篇金晨路
  • 1篇刘学春
  • 1篇杜良敏
  • 1篇柴贾然
  • 1篇朱传林
  • 1篇余田野

传媒

  • 2篇暴雨灾害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中部五省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2
2011年
利用我国中部五省52个闪电监测站2007—2010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该区域闪电的电流强度、陡度、频数、闪电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部五省云地闪电中负极性闪电数均占总闪数的95%以上;正闪平均强度为66.47 kA,负闪平均强度-44.22 kA;闪电频数日分布曲线呈单峰单谷型,最多时段在14—20时,较少时段在00—12时。一年中4—9月为闪电活动频繁期,10、12、1月为正闪活跃期,其正闪比例均大于20%。闪电密度高值区分布在湖北中、西部以及江西北部和安徽宣城地区;河南北部闪电发生次数最少。一年中闪电密度高值中心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1—6月闪电密度高值区北移,9—12月闪电密度高值区再由北向南移动。30.5°N(长江)为闪电活动南北分界线,30.5°N以北,正、负闪电强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闪电陡度变化较大;30.5°N以南,正闪强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弱,负闪强度变化较小,正闪陡度缓慢减小,负闪陡度增大。
成勤王学良肖稳安张科杰
关键词:云地闪闪电密度气候特征
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与区划
为了对湖北省雷电灾害进行风险区划,本文利用湖北省13个闪电监测站2007-2009年的闪电定位数据和1998-2009年的雷电灾害资料,结合湖北省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将雷击密度、综合灾度、人均GDP以及人口密度作为湖...
金晨路肖稳安王学良
关键词: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
文献传递
中部5省南北闪电参数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在利用我国中部5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经济协作区52个闪电监测站2007-2010年闪电定位资料和1961-2010年雷暴日资料,分析协作区内闪电参数的分布特征的过程中,发现中部5省闪电参数在30?8° N纬度带两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36?4~30?8° N,正闪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正闪陡度变化较小,平均值为16?48 kA·μs-1,负闪强度和陡度在32° N附近形成极大值后,在30?8° N附近迅速下降;一天中闪电频数最大值与最小值出现时间比较分散;初雷日约为4月5日、终雷日约为9月17日.30?8~24?4° N,正、负闪电强度绝对值呈上升趋势,正闪强度上升较快,从52?11 kA上升至77?88 kA,负闪强度绝对值上升较平缓,正闪陡度变化较小,平均值约为14?24 kA·μs-1,负闪陡度呈下降趋势,由12?07 kA·μs-1下降到8?90 kA·μs-1;闪电频数最大值出现时间集中在15-16时,闪电频数最小值出现时间集中在8-10时;初雷日约为2月18日,终雷日约为10月17日.
成勤肖稳安王清龙王学良张科杰
我国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13年
为研究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利用1961―2010年中部五省85个气象台站雷暴日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其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部五省初雷日期和终雷日期没有表现出提前或推迟的趋势,年平均雷暴日整体呈下降趋势,夏季雷暴日的减少是影响年雷暴日减少的主要原因。中部五省年平均雷暴日为41d,其中春季占全年雷暴日的30.3%,夏季占57.6%,秋季占8.5%,冬季占3.6%;五省平均初雷日期在3月1日或2日,从南至北初雷日期依次推迟,南北最大相差近3个月;终雷日期在10月4日或5日,终雷日期是南晚北早,南北最大相差近2个月;雷暴日月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主峰在7月或8月,次峰在4月;通过小波分析,年平均雷暴日主要呈11a、17a和6a、4a左右的振荡周期;长江以北地区,20d<年平均雷暴日≤40d,属多雷暴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40d,属于高雷区或强雷区,其中赣南和湘南少部分地区年平均雷暴日>60d,属强雷区。根据EOF分析,将五省年平均雷暴日空间分布划分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梅雨型和局地型等4种类型。年平均雷暴日整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可能与夏季风的强弱和大气环流突变有关。
王学良余田野朱传林杜良敏刘学春
关键词:雷暴日小波分析EOF分析
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与区划被引量:12
2011年
使用2007—2009年湖北省13个闪电监测站闪电定位数据和1998—2009年雷电灾害资料,结合湖北省自然、社会、经济特征,以雷击密度、综合灾度、人均GDP以及人口密度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模型,计算全省各地市雷电灾害易损度,形成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图。结果表明: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高、中、低各区域相对集中,其中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宜昌5市为易损性极高区;仙桃、荆门、潜江、孝感4市为高易损区;襄阳、天门、黄冈、随州4市为中易损区;荆州、十堰2市以及神农架林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易损性极低区域。
金晨路肖稳安王学良
关键词: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
我国中部5省闪电活动季节性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2007—2010年我国中部协作区5省52个闪电监测站的闪电定位资料,对4个季节闪电的日变化,强度、陡度变化和闪电密度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4个季节正负闪电出现峰值的时段及日变化曲线不完全相同,夏秋季节的午后到傍晚(12—20时)是闪电高发时段,呈现单峰变化,峰值出现于16—18时,而冬春季节的午夜和凌晨(20—2时)是闪电高发时段,呈现单谷变化,10—14时达到谷值;2)4个季节闪电强度、陡度变化不大,正闪强度和陡度高于负闪,夏季闪电陡度最高,冬季闪电强度最大;3)正负闪强度主要分布在10~40kA段,90%以上的闪电强度不大于80kA,100kA以下的闪电次数占闪电总数的95.5%;4)5省闪电密度时空分布季节性差异明显,春季北部小,中部大,南部小,夏季开始逐渐向北增大,秋季又开始向南增大,冬季再次向北增大.
柴贾然肖稳安王学良
关键词:闪电强度地闪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