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1121003) 作品数:18 被引量:310 H指数:10 相关作者: 陈彬 杨志峰 李迎霞 刘耕源 于洋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建筑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基于情景分析的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餐厨垃圾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主要污染源,因此,有效处理餐厨垃圾也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针对其特殊的餐厨垃圾组成成分,调查分析了其主城区餐厨垃圾污染状况及处理难点,提出了3种主要处理方案情景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建立餐厨垃圾小型处理站是最优方案,其成本效益核算结果说明当政府基金和垃圾产量有限时,也可采用缩小处理站规模以达到最高的组合效益。 李笑寒 陈子惟 刘咏妍 徐琳瑜关键词:餐厨垃圾 情景分析 基于生态网络的城市代谢结构模拟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生态热力学的城市系统结构的研究是实现城市生态规划和环境管理等实际工作优化与决策的关键理论问题之一。基于生态热力学流核算方法,建立大连市生态网络模型,通过路径分析探讨了代谢长度与代谢路径数量、连通性的变化关系,确定了城市代谢系统的基本营养结构,以及各组分间的作用途径;利用网络有效利用矩阵中正负号分布、数量比值,确定了城市代谢系统各组分间的作用方式、共生状况,最后揭示出固有网络结构中复杂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大连是具有一个高度竞争性的部门共生体,而且随着代谢长度的增加,城市代谢系统中各组分间的作用途径更为多样,代谢路径数量、连通性不断提高。该研究可为政策制定者确定如何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避免支付高额生态成本和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建设中的末端控制模式,推动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转型实践,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刘耕源 杨志峰 陈彬 徐琳瑜 张妍关键词:生态网络 城市代谢 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被引量:7 2015年 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严重限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产业园区通常集中了一个区域主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能力,也代表着特定产业在该区域的发展水平,理应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单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控制点,也可以成为解决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的突破口。明确了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边界和内部结构,梳理了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综合考虑产业园区能源消耗、工业生产、物质材料消耗、仪器设备投入、废弃物处理处置、景观绿化等过程,建立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并对案例园区进行了清单分析。结果表明:案例园区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872177 t CO2-eq,其中运行管理阶段占全生命周期排放的比例最高,为95.35%。建设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建筑材料消耗引起的排放占到96.95%,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内部装修工程和外部装饰工程3个环节。运行管理阶段电力消耗、热力消耗和污水处理过程的排放量占到总量的98.69%。根据核算及分析结果提出了案例园区在建设和运行管理阶段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建议。 齐静 陈彬关键词:温室气体 产业园区 低碳 基于灰色理论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澳门水资源需求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探究了澳门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研究了澳门需水量趋势。结果表明,影响澳门需水量的主要因素为:月收入中位数、人口数、本地生产总值,将这三个因素作为GRNN模型的输入时,模型的标准均方根误差为4.59%,预测结果与实际用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96.6%;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用水量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预计到2020年澳门需水量将达到1亿m3。 冷威 魏桐 余梦霞 卢然超 李迎霞关键词: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需水预测 北京市地表灰尘中Cu的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解典型重金属污染物铜(Cu)在城市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及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在北京市四环以内的典型功能区采集了30个地表灰尘样品并测定了Cu的浓度。结果表明,地表灰尘样品中Cu的平均浓度为102.53μg·g^(-1),远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商业区Cu浓度的均值更达到了169μg·g^(-1)。居住区、街道和商业区单位面积上Cu的负荷较高,对人类的健康威胁较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地表灰尘中Cu引起的非致癌风险对儿童的威胁程度高于成人,手-口摄人的方式是非致癌风险最主要的途径。 于洋 马俊花 宋宁宁 王晰 沈珍瑶 杨志峰 李迎霞关键词:地表灰尘 铜 健康风险评价 城市代谢研究评述:内涵与方法 被引量:23 2015年 随着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日益显著,部分研究者试图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类比来寻求解决途径,城市代谢理论应运而生。当以系统科学来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时,哲学思想的引入为探索和城市及城市代谢的内涵提供了最原始的桥梁。因此,在介绍城市代谢内涵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融合产业、家庭、社会等多尺度代谢理论,对城市代谢的边界进行扩展,将其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类,结合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对其质料因(组分)、形式因(结构)、动力因(驱动力)和目的因(功能)进行识别分析,据此将城市代谢研究方法归纳为质料、形式和混合研究方法三类,并提出未来研究的主要动向和解决手段。城市代谢"四因图"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卢伊 陈彬关键词:城市代谢 四因说 社会代谢 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案例研究 被引量:17 2013年 城市代谢过程研究是实现城市生态规划和环境管理等实际工作优化与决策的关键理论问题之一。核算了1999—2006年北京代谢过程中能值通量和强度,并依照Eco-Indictor 99的划分标准,结合自然系统对污染物的自净化及污染对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损害程度测度方法(DALY法和PDF法),从城市代谢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研究城市代谢对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代谢过程大部分依赖于外部购买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2)外部购买的不可更新资源主要依赖于它省的资源供给,对国外资源利用很少,说明北京是一个本国资源依赖性的城市,而且这种依赖程度在不断增长;(3)当前过快的城市代谢过程主要由固定资产建设所拉动,随着北京基础建设程度放缓,这种高依赖性的代谢模式会的到一定的改变;(4)在考虑生态损失的情况下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有5%的下降。该研究克服传统外在预警式评价方法的局限,综合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内在代谢过程及代谢水平,为城市生态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优化与决策依据。 刘耕源 杨志峰 陈彬关键词:城市代谢 城市不透水表面颗粒物上总磷和重金属的解析特征 被引量:1 2013年 在北京市中心区域选取一处屋顶和两处道路采集了表面颗粒物的样品,分别采用干筛和湿筛两种方法筛分了采集到的颗粒物样品并测定了样品各个粒径区间的重金属浓度.结果表明,道路地表颗粒物的最大的质量分数来自125~300μm粒径区间的颗粒物,而屋顶颗粒物的粒径相对较小,40~74μm区间的颗粒物占了75%的质量分数.屋顶颗粒物中总磷和重金属的浓度都高于道路表面颗粒物.3个采样点采集到的表面颗粒物上6种重金属的浓度高低顺序相似,均呈现Zn最高,Mn次之,Ni最低的特征.在湿筛结束后,76.9%~91%的总磷以及68.9%~97%的重金属还保留在固态颗粒物中.屋顶颗粒物中颗粒物吸附态重金属浓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加,但是道路表面颗粒物的这种趋势并不明显.本研究表明在城市径流污染控制中应当更加关注暴雨径流中的颗粒物,去除径流中所携带的颗粒物是提高控制措施效率的关键. 李迎霞 向丽 田鹏 刘静玲关键词:重金属 颗粒物 筛分 总磷 北京市密云县潮河周边土壤中类二恶英PCBs分析评价 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探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可能给水库带来的非点源污染,本研究测定了入库河流潮河下游周边土壤中12种类二恶英多氯联苯(DL-PCBs)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ΣDL-PCBs的总含量水平为0.0039-0.0365 ng·g-1,其中PCB-118,115,77为12种DL-PCBs的主要成分,PCB-81,114,157均低于检出限。草地、林地和果园中ΣDL-PCBs的含量高于玉米地,表明研究区的DL-PCBs主要受大气沉降和河流沉积物的影响,受当地人类活动影响不大。与其他研究相比,采样区域的PCBs含量总体处于偏低水平,毒性当量处于中等水平。而毒性当量因子(TEF)较高的PCB-126与PCB-169,可能会对人类和生物产生危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于洋 马俊花 莫罹 孔彦鸿 沈珍瑶 李迎霞关键词:水源地 毒性当量 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2 2013年 作为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所遵循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结构性隐患与环境问题。基于生物物理的视角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与城市代谢不良密切相关。当前对城市代谢的研究视角多基于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费,需要一种热力学的全新视角从整体角度来重新诠释可持续发展。开发了一种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框架,首先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热力学解析,其次针对现有能值方法的局限,结合自然系统对污染物的自净化及污染对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损害程度测度方法,从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研究城市代谢对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有利于解决城市代谢不良的影响因子识别问题和代谢系统综合评价问题,使政策制定者建立以生态为本的城市观,推动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转型实践,力求突破当前城市发展的瓶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刘耕源 杨志峰 陈彬关键词:城市代谢 能值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