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0-0301)
-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 相关作者:普布马正学武维宁巴桑洛多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西藏巴嘎雪湿地春季藻类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2010年5-7月,在西藏达孜县巴嘎雪湿地选择了7个采样站点,分两批采集水样28个,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结合鉴定藻类的物种,用直接计数法统计藻类的数量,研究了巴嘎雪湿地藻类群落特征。共鉴定到藻类263种(包括12个未定名物种),隶属于7门9纲19目36科79属。其中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有66种,占25.10%,为优势类群;四胞藻目(Tetrasporales)有40种,占15.21%;无壳缝目(Araphidiales)有28种,占10.65%,为次优势类群;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双星藻目(Zygnematales)为罕见类群;其余各目为常见势类群。优势种类主要有小型黄丝藻(Tribonema minus)、湖沼圆筛藻(Coscin-odiscus lacusteris)、窗格平板藻(Tabellaria fenestrata)、双头针杆藻(Syned amphicephal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新月桥弯藻(Cymbella.cymbiformis)、小桥弯藻(Cymbella laevis)、尖异极藻(G..acuminatum var.coronata)、缢缩异极藻(Gomphonema constrictum)、纤细异极藻(Gomphonema gracile)、棒形鼓藻(Gona-tozygon monotaenium)。结果表明:巴嘎雪湿地的藻类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湿地环境健康状况良好。对藻类群落特征参数与水环境主要理化因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与EC(p<0.01)、TDS(p<0.01)、Sal(p<0.01)呈极显著的负相关;EC与TDS(p<0.01)、Sal(p<0.01)呈极显著的正相关;TDS与Sal(p<0.01)、种类数与丰富度指数(p<0.01)、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p<0.01)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p<0.05)呈显著性正相关。
- 巴桑普布马正学陈凌云尼玛拉珍武维宁洛桑多吉洛多巴桑卓玛
- 西藏拉鲁湿地夏季和秋季浮游藻类群落特征被引量:22
- 2012年
- 为了研究拉萨拉鲁湿地夏季和秋季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评价和预测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2009年6月~2011年10月,在拉鲁湿地内的5个采样点,分4批采集水样40个,通过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鉴定浮游藻类的物种,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浮游藻类的数量,分析该湿地夏季和秋季浮游藻类群落特征。结果显示,在拉鲁湿地共鉴定出浮游藻类230种(包括25个未定名物种),隶属于8门12纲21目43科94属;优势种类有22种,其中,夏季有绿藻门4种、硅藻门6种、蓝藻门2种和隐藻门1种,秋季有绿藻门6种、硅藻门4种和黄藻门1种;水体pH和盐度分别是夏季和秋季对拉鲁湿地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
- 巴桑普布马正学武维宁
- 关键词:浮游藻类群落特征拉鲁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