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5Z334)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2
相关作者:方梦祥王勤辉石振晶岑建孟李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烟煤
  • 2篇热解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1篇多联产
  • 1篇循环流化床
  • 1篇石煤
  • 1篇酸浸
  • 1篇提钒
  • 1篇五氧化二钒
  • 1篇煤焦
  • 1篇煤焦油
  • 1篇煤料
  • 1篇焦油
  • 1篇75T/H循...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王勤辉
  • 3篇方梦祥
  • 2篇石振晶
  • 1篇李超
  • 1篇岑建孟
  • 1篇李社锋
  • 1篇周宛谕
  • 1篇施正伦
  • 1篇岑可法
  • 1篇余斌

传媒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疆石煤料团流化床焙烧提钒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一台小型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对新疆石煤料团进行了焙烧特性的试验,着重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流化风速、添加剂种类对焙烧成球率的影响,并对飞灰、底渣、床料进行收集采样,利用水浸、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6%的H2SO4溶液、10%的H2SO4溶液对各种样品浸取提钒,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方式对转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泥为添加剂,温度为930℃,焙烧时间为90min,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酸浸,可得较高焙烧成球率和转浸率,钒总回收率约为55.1%,同时可有效回收石煤热能,用于产汽发电.
李社锋方梦祥余斌周宛谕王勤辉施正伦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石煤流化床五氧化二钒酸浸
淮南烟煤热解及焦油析出特性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联用和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惰性气氛下不同粒径、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条件下淮南烟煤热解特性。热解析出焦油采用柱层析分离成脂肪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结果表明,粒径的增加导致煤热解失重量减少;升温速率的提高使峰值温度和燃尽温度均有所增加;随热解温度升高,半焦产率减小,气体产率增加,焦油产率先增大后减小,温度的升高导致焦油的二次反应,焦油族组成发生变化,脂肪烃和非烃减少,芳烃增加;焦油主要组分包含 C16~C30直链烷烃,二环、三环、四环芳烃及其衍生物,以及各种酚类、酯类、喹啉等物质。
石振晶夏芝香方梦祥李超王勤辉骆仲泱
关键词:烟煤热解煤焦油
75t/h循环流化床多联产装置试验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在75t/h循环流化床多联产装置上,以淮南烟煤为原料,考察多联产装置的运行特性,并进行不同热解温度下淮南烟煤的热解规律及半焦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多联产装置可连续稳定运行;获得的煤气中H2和CH4含量高,煤气低位热值达22~26MJ/m3;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淮南烟煤焦油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54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约为收到基煤重的11%;对焦油成分的分析表明,多联产获得焦油可提取苯和酚类化学品后生产燃料油;剩余半焦可顺利送到锅炉高效稳定地燃烧产生蒸汽以供热发电。该装置将煤的热解和燃烧有机结合,在一套装置中实现热、电、气及焦油的联产,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
方梦祥岑建孟石振晶王勤辉骆仲泱
关键词:烟煤循环流化床热解多联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