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30102-1) 作品数:23 被引量:198 H指数:8 相关作者: 李疆 李文胜 杨振 史进 张俊苗 更多>> 相关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沙依东园艺场 新疆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果树学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苹果短枝型芽变新品种新红1号的选育 被引量:8 2012年 新红1号是在新疆阿克苏市红旗坡农场二分场发现的苹果品种长富2号短枝型芽变新品种。枝条平均节间长2.650 3 cm,相对粗度1.766 6%,尖削度0.578 0,节间长和尖削度极显著小于原品种长富2号,枝条相对粗度极显著大于长富2号;果实圆锥形或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51.9 g,最大单果重519.6 g,果实片状鲜红色;果肉黄白色,肉质细、松脆,汁液中多,风味甜酸适口,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0%,可溶性糖含量13.60%,可滴定酸含量0.25%,果实去皮硬度11.64 kg/cm2;耐贮性与原品种长富2号相同;在新疆阿克苏市,果实10月中旬成熟。2009年1月通过新疆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李文胜 李疆 李玉中 张勇 张峰关键词:苹果 选育 芽变 短枝型 长富2号 库尔勒香梨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研究初探 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解两种树形库尔勒香梨树冠内的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三维分布特征和叶面积指数大小,利用HOBOware自动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树形不同方位之间的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趋势具有较大差异,总体趋势是"低-高-低"的单峰变化曲线,不同树形辐射值表现出不稳定的上下浮动;光合有效辐射的三维分布大致呈现两种趋势,疏散分层形辐射值由树冠外围向树干内膛呈现递减趋势,由冠层下部到冠层上部递增,其冠层上部辐射值波动较大,而冠层下部则维持较低稳定水平:开心形的辐射值由冠层外围向冠层内膛递增,由树冠上层向树冠下层递减。疏散分层形的叶面积指数在不同方向上的均值显著大于开心形,同种树形在不同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均值比较认为,衰老期叶面积指数均值明显高于盛果期。 梅闯 覃伟铭 木合塔尔.扎热 杨振 刘娟 李疆关键词: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冠层 库尔勒香梨及其不同芽变类型果实发育动态和品质比较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类型的果实发育动态和品质的综合比较,为选择品质优良的香梨芽变单株提供依据。【方法】供试材料为2013年库尔勒沙依东园艺场和包头湖农场的库尔勒香梨、芽变6号、早美香(芽变9号)、芽变10号、沙01和新梨2号。每隔7 d,随机各抽取30个香梨及其芽变品种,测定果实纵、横径的生长动态,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测定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方差分析评价香梨及其芽变类型的果实品质。【结果】库尔勒香梨的生长速率小于芽变香梨的生长速率,库尔勒香梨与芽变香梨的内含物质存在一定差异性。【结论】香梨及其芽变类型的果实纵、横径生长成双"S"曲线,沙01和新梨2号的果实品质较好。 陈月 刘永杰 覃伟铭 李龙飞 李杰 赵菁 李疆关键词:库尔勒香梨 芽变 果实发育 果实品质 新疆野扁桃AlsCBF1-A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以野扁桃为实验材料,提取叶片的RNA,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克隆转录因子CBF的c DNA全长,命名为Als CBF1-A(登录号KU975456);并对其基因和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转录因子基因的CDS区长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027 2 k D,p I 4.84;由无规则卷曲(C),α-螺旋(H),β-折叠(E)组成,分别占52.17%,21.74%和26.09%;有较强的亲水性,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存在,有8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2处苏氨酸磷酸化位点、2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同源性分析表明Als CBF1-A基因在高等植物中保守性较高。本研究显示CBF转录因子可能与野扁桃的抗寒性相关,此研究为野扁桃抗寒分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代培红 郭龙 李月 姚正培 罗淑萍 徐叶挺 刘鹏程 李疆关键词:野扁桃 转录因子 CBF基因 抗寒 不同栽植密度对库尔勒香梨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14年 以树龄20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分析了3m×5m、4m×5m、5m×6m3个不同栽植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的变化,利用调制式OS-30P荧光仪测定了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最大PSⅡ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对库尔勒香梨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旨在选出当地最适宜的栽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影响很大,3个处理间除Gs和Fo差异不显著外,Pn、Tr、Ci、Fm、Fv/Fm、Fv/Fo值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n的日均值以4m×5m最大,5m×6m次之,3m×5m最小,Fv/Fm的日均值表现为4m×5m高于5m×6m,而低于3m×5m。试验表明,20年生库尔勒香梨3个栽植密度以4m×5m光合效率最强,5m×6m其次,3m×5m最弱。 赵菁 覃伟铭 李龙飞 李杰 李疆关键词:库尔勒香梨 栽植密度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两种果园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及生物量与土壤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果园土壤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生草栽培是改善土壤肥力、营养状况的可行方法之一,为开发实用和普遍的果园土壤管理方式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果园生草法和清耕法2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田间试验,采用PCA、SQI、相关性分析方法。【结果】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的OM、TN、AP、AK和土壤盐分特征的Ca、Cu、Fe、Zn、Mn是果园土壤立地条件的主导因子。果园经过长时间的生草栽培可以明显提高不同年限果园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增强了土壤的肥力条件和营养状况。果园地下生物量(UB)与土壤中AN、OM、TP、TK、AK、Ca、Cu、Fe、Mn、p H相关性显著,与土壤养分含量和SQI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结论】果园通过生草的方式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增强了土壤生物量与土壤元素的相关性,使得土壤生物量和SQI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更为密切。 史进 李文胜 张俊苗关键词:生草栽培 土壤质量 主成分分析 新疆野扁桃与栽培扁桃花原基解剖结构观察 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揭示扁桃抗寒机理并为其细胞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中以新疆野扁桃Amygdalus ledebouriana Schleche和3个栽培扁桃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越冬前的花芽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分析了野扁桃与栽培扁桃在花萼原基、花瓣原基、花药原基、雌蕊原基细胞形态上的不同。结果表明了野扁桃与3个栽培扁桃的花原基解剖结构明显不同:抗寒性强的野扁桃其花原基细胞纵径、横径均小,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而抗寒性弱的栽培扁桃其花原基细胞纵径、横径均大,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 钟海霞 陆婷 刘立强 李疆 张磊 何龙关键词:花原基 花粉直感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3年 选用10个梨品种作为授粉品种,研究花粉直感对库尔勒香梨坐果率、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梨作为授粉品种坐果率最低,只有25.49%,用其他9个品种进行授粉的坐果率都在60%以上。以砀山梨、苹果梨和鸭梨作为授粉品种的库尔勒香梨的果个大、优等果的比率高,商品性明显好于其他7个授粉品种。果实内在品质的综合得分以巴梨作为授粉品种的为最高(达0.81),81-15-10、砀山梨次之(分别为0.73和0.44)。 谢辉 高启明 刘永杰 南鑫 张雯 李世强 李疆关键词:库尔勒香梨 花粉直感 坐果率 果实品质 生草栽培对果园生态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果园土壤含水量、土壤营养状况与果园生草的相关性及不同生草高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用于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的生草管理方式,开发高效和实用的富士果园管理方法。【方法】田间试验采用果园生草法、清耕法、对照法3种不同处理方式,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结果】生草栽培可以明显提高0~20和20~4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增强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的保水能力,生草高度为30和40 cm时,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生草可以提高果实的单果重和果皮硬度,降低果实的p H值,通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果园的微环境,提高了果园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结论】果园通过生草的方式,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对土壤水分的保持作用,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史进 李文胜 张俊苗关键词:生草栽培 苹果 土壤 果实 新疆普通核桃起源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SSR技术分析新疆核桃不同地理类群间亲缘关系,探讨新疆核桃的起源,为进一步保护、开发新疆核桃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及引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改良CTAB法从硅胶干燥核桃叶片中提取DNA,建立SSR反应体系,研究新疆核桃的12个主要地理类群和1个伊犁野核桃类群以及1个吉尔吉斯野核桃类群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从2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5对引物共扩增出128个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其中5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9.84%,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一定的多态位点。Nei's遗传一致度(I)范围在0.784 3-0.934 6,平均为0.850 7,遗传距离(D)范围在0.059-0.191 3,平均为0.118 0,说明所采集的核桃样品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结论】根据14个地理类群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将其分成2大类:一是以伊犁野核桃(10号)为中心起源的阿克苏早实核桃类群;二是以吉尔吉斯野核桃(12号)为中心起源的喀什、和田晚实核桃类群。 王国安 阿卜杜许库尔.牙合甫 张强 黄闽敏 耿文娟关键词:新疆核桃 SEQUENCE 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