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705002040191)

作品数:10 被引量:112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帆关玲王媛赵若琼李兴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市林业保护站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瓢虫
  • 3篇杨扇舟蛾
  • 3篇异色瓢虫
  • 3篇饲养
  • 3篇饲养密度
  • 3篇舟蛾
  • 3篇存活
  • 2篇植物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线虫
  • 2篇毛白杨
  • 2篇活率
  • 2篇白杨
  • 2篇存活率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增殖
  • 1篇植物寄生
  • 1篇植物寄生线虫

机构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市林业保...
  • 2篇北京市园林绿...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 1篇宁波出入境检...
  • 1篇吉林省林业科...

作者

  • 4篇张帆
  • 2篇关玲
  • 2篇王媛
  • 2篇赵若琼
  • 1篇梁军
  • 1篇沈佐锐
  • 1篇王竹
  • 1篇张君明
  • 1篇王兵
  • 1篇刘倩
  • 1篇宋丽文
  • 1篇庞虹
  • 1篇简恒
  • 1篇陈越渠
  • 1篇程树兰
  • 1篇万群
  • 1篇王甦
  • 1篇陶万强
  • 1篇吴红波
  • 1篇张润志

传媒

  • 4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昆虫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因不同的饲养条件而异。宿主植物为榆树幼苗时,蠋蝽若虫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2.09%;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存活率最低,平均仅达16.38%。不同宿主植物对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而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不同宿主植物对蠋蝽成虫生殖力影响显著,宿主为榆树时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产卵量可达330.89粒,无宿主植物时产卵量仅为96.64粒。以榆树作为宿主植物,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影响较大,较低密度饲养时,其存活率差别不大,均达85.56%以上;但饲养密度超过每罩40头时,其存活率显著降低。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各龄发育历期的影响无规律。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殖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显著降低其生殖力。
宋丽文陶万强关玲李兴鹏陈越渠
关键词:宿主植物饲养密度存活率生殖力
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选择北京地区常见的杨扇舟蛾寄主植物108杨、加杨、毛白杨和旱柳,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扇舟蛾体重、发育历期以及存活率与所取食寄主植物种类有明显相关性。在供试范围内,108杨为最适寄主,加杨次之,旱柳最差。
梁洪柱陈倩张秋双梁晓梅赵若琼田会鹏
关键词:杨扇舟蛾寄主植物体重发育历期存活率
饲养容器及密度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为实现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的大量生产,进行了筛选室内大量饲养杨扇舟蛾的适宜容器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饲养容器和密度对杨扇舟蛾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用杯底直径4.5 cm,杯口直径7 cm,高8.5 cm的透明塑料杯做容器饲养的杨扇舟蛾幼虫死亡率、逃逸率最低,化蛹率、蛹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最高,幼虫平均发育历期最短。8头/杯时的饲养密度,幼虫存活率最高,幼虫和蛹的体重增长最多,而且蛹羽化率、总产卵量、单雌产卵量以及产生子代个数也最高。
赵若琼张瑞春沈佐锐陈倩梁洪柱田会鹏
关键词:杨扇舟蛾饲养密度生长发育存活
昆虫病原线虫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被引量:11
2009年
昆虫病原线虫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重要的生防因子之一。它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决定着线虫在田间的个体生存及控制害虫效果。线虫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是一个整体性的复杂过程,体现在群体遗传、发育阶段、生理生化和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上。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抗逆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线虫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和相关抗性基因的分离鉴定,并对该研究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期望为我国研究线虫抗逆机理提供一些新的信息。
曹翠玲刘倩简恒王金利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非生物胁迫抗逆基因生防因子
异色瓢虫不同色斑型交配选择、繁殖能力的比较及不同食物条件对其不同色斑型繁殖能力的影响
<正>异色瓢虫因其对多种害虫的控制能力,被作为生物防治工具广泛利用。异色瓢虫是色斑型(polymorphism)变化最多的瓢甲科物种之一,其不同色斑类型之间在体长、体重及对食物的选择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大量的研究表明...
王甦张润志张帆
关键词:异色瓢虫繁殖
文献传递
植物寄生线虫生防菌洛斯里被毛孢微球制剂的创制
真菌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线虫控制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广泛研究和示范,但是制剂成本高、货架期短一直制约着线虫生防真菌制剂的广泛应用。洛斯里被毛孢(Hirsutellarhossiliensis)是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生防菌,具有广...
段维军刘杏忠
关键词:制剂货架期
文献传递
饲养方式对异色瓢虫幼虫生存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饲养器具和隔离物来饲养异色瓢虫并对其幼虫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低龄幼虫饲养器具以密闭型为好,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高龄幼虫的饲养器具以透气型为好,有利于幼虫后期的生长发育。饲养密度以每盒(16cm×12cm×6cm)30头为宜。饲养阻隔物以纸扇为佳,可促进高龄幼虫化蛹,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
张帆杨洪关玲傅秋彤王兵
关键词:饲养密度
龟纹瓢虫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的耐热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本文以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的广东和北京两地区种群为材料,对其进行了在不同温度(26℃.36℃)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种群性比、产卵量的试验观察及对蛹重、幼虫致死高温、亚致死高温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等。结果显示:(1)34℃以上温度对两种群龟纹瓢虫的各世代历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广东种群,34℃下的4龄幼虫、成虫产卵前期和世代历期开始延长,在36℃时除1龄幼虫和蛹外,其它虫态的发育历期均比34℃时的显著延长;北京种群,在36℃时,2龄和4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开始表现为显著延长。雄性比例,在26℃~36℃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至36℃时,两种群成虫均为雄性。从产卵量看,两种群在34℃下急剧下降。(2)在供试条件下,两种群各龄期的存活率,在36℃下开始明显下降,其中对低龄幼虫和卵期影响最大。广东种群卵的孵化率从26℃时的64.3%下降到34℃时的42.3%,36℃下的则降为20.7%,下降了67.8%;北京种群卵的孵化率从26℃处理的58.0%,下降到34℃处理的44%,36℃处理仅为12.3%,下降了78.8%。(3)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各龄幼虫致死温度相同,分别为1、2龄幼虫44℃、3龄幼虫45℃、4龄幼虫46℃。经39℃亚致死高温预处理150min后,广东种群和北京种群4龄幼虫在46℃下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72%和43.5%。(4)在26℃~34℃之间,随着温度的上升,成虫和4龄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上升。在常温下生长的4龄幼虫和成虫经39℃、4l℃和43℃热激1h后,4龄幼虫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成虫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却下降。广东种群4龄幼虫和成虫经39℃热激后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北京种群经43℃热激后含量最高。本文结果初步明确了龟纹瓢虫对较高温度的忍耐性,发现在36
程树兰张帆庞虹
关键词:龟纹瓢虫温度耐热性
根际微域环境的调节对毛白杨根系活力及抗病相关酶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以盆栽毛白杨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抗病诱导剂以不同配比制成的耦合剂施用于苗木根部,对根系活力及抗病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处理1外,其它处理的苗木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了6.71%-33.64%,根系活力最高达到14.34μg/g.h,比对照增加33.64%;于苗木旺盛生长期结束时测定生物量各指标,发现耦合剂使毛白杨苗高、地径、地下干重、总干重等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幼苗生长更为健壮和迅速;用溃疡病菌对幼苗干部接种,测定了接种前后树皮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发现不同处理下酶活性变化差异显著。
王媛关玲李顺平王惠琴李小玲梁军
关键词:毛白杨根系活力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异色瓢虫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27
2007年
在实验室及田间罩笼条件下,进行了异色瓢虫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8种供试药剂对异色瓢虫幼虫的毒性(LC50值)差异很大,矿物油类药剂敌死虫对异色瓢虫最安全,其LC50值高于其田间常用有效剂量;苦参素植物保护剂、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异色瓢虫成虫的LC50值也高于各自的田间使用剂量,但对幼虫的LC50值却介于推荐的田间有效剂量与高限剂量之间,对瓢虫幼虫安全有一定威胁。
吴红波张帆王素琴张君明
关键词:异色瓢虫杀虫剂敏感性致死中浓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