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75010)

作品数:10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寒琦宋大千金钦汉牟颖赵晓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感器
  • 9篇传感
  • 9篇传感器
  • 3篇心肌
  • 3篇心肌肌钙蛋白
  • 3篇心肌肌钙蛋白...
  • 3篇肌钙蛋白
  • 3篇肌肌
  • 3篇钙蛋白
  • 2篇等离子体共振
  • 2篇心肌梗塞
  • 2篇生物传感
  • 2篇生物传感器
  • 2篇离子
  • 2篇梗塞
  • 2篇SPR
  • 2篇SPR传感器
  • 2篇表面等离子体...
  • 1篇动部件
  • 1篇多克隆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8篇张寒琦
  • 8篇金钦汉
  • 8篇宋大千
  • 7篇牟颖
  • 5篇陈焕文
  • 5篇赵晓君
  • 3篇魏景艳
  • 2篇杨柏
  • 2篇罗贵民
  • 2篇宋庆宇
  • 2篇杨蕊
  • 2篇刘霞
  • 1篇于雪峰
  • 1篇范佳
  • 1篇赵丽巍
  • 1篇曹彦波
  • 1篇胡鑫
  • 1篇张皓
  • 1篇毕丽荣
  • 1篇梁枫

传媒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分析仪器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Ⅲ:应用和进展被引量:20
2001年
讨论了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SPR)传感器实际应用的理论依据 ;评述了SPR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 ,特别是在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
陈焕文牟颖赵晓君宋大千张寒琦金钦汉
关键词:生物科学传感器生命科学
量子点偶联抗体型夹心免疫传感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被引量:12
2009年
将纳米量子点(QD)的放大作用与夹心免疫传感技术相结合,首次应用量子点标记抗体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SPR)对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利用N-羟基琥珀酰(NHS)和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将量子点偶联到cTnⅠ的单克隆抗体2F11上,再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验证偶联是否成功,膜印迹法证明标记后的2F11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最后以蛋白A为基底膜、特异性抗心肌肌钙蛋白Ⅰ多克隆抗体为第-抗体(捕捉抗体)、QD标记的抗心肌肌钙蛋白Ⅰ单克隆抗体2F11为第二抗体(检测抗体),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构建了对心肌肌钙蛋白Ⅰ具有特异性的夹心免疫传感法,并成功用于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本法的检测范围为0.4~15μg/L,检出限为0.4μg/L,较未标记夹心法和直接法分别提高了约2倍和10倍.
宋健范佳宋大千毕丽荣周广宇张皓魏景艳杨柏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量子点生物传感器
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测定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采用自组装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SPR)传感装置 ,固定入射角 ,以波长为变量 ,以 CCD为检测系统 ,用对金和抗体均有较强吸附作用的葡萄球菌 A蛋白作为基底膜 ,观测了人心肌肌钙蛋白 I的抗体和抗原之间免疫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并进行了人心肌肌钙蛋白 I的定量测定 .结果表明 ,人心肌肌钙蛋白 I的浓度在5 .0~ 5 0 μg/L范围内与传感器的响应值呈线性关系 .
宋大千刘霞赵丽巍张寒琦魏景艳牟颖罗贵民
关键词:传感器心肌肌钙蛋白I急性心肌梗塞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Ⅱ:实验装置与仪器被引量:29
2001年
讨论了棱镜、光纤和光栅三种类型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SPR)传感器实验装置 ,着重讨论了棱镜型SPR实验装置 ,包括构成SPR实验装置的部件及影响因素等。简单介绍了目前市售的几种SPR商品仪器。
宋大千赵晓君陈焕文牟颖张寒琦金钦汉
关键词:棱镜光纤光栅SPR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I:基本原理被引量:73
2000年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SPR)技术是一种简单、直接的传感技术。它通过测量金属表面附近折射率的变化 ,来研究物质的性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已经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分三个部分 ,分别介绍这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实验装置和实际应用。本篇是第一部分 ,介绍表面等离子体子和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的概念 ,系统阐述产生SPR的条件 ,并讨论SPR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影响传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赵晓君陈焕文宋大千牟颖张寒琦金钦汉
关键词:传感器衰减全反射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的B因子传感器被引量:8
2000年
以分辨率较高的一米光栅单色仪为分光系统,光电倍增管为检测系统,改进了自行组装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装置,提高了仪器的检测能力约50倍,对于发展改变波长模式的SPR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以对金和抗体均有较强吸附作用的葡萄球菌A蛋白为基底膜,观测了人的B因子抗体和抗原之间免疫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并研究了B因子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B因子抗原的浓度在0·02~5μg/mL范围内与信号的响应值呈线性关系.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均好.
宋大千牟颖赵晓君张寒琦孙晶梁枫曹彦波金钦汉
关键词:传感器B因子血清
一种基于共振角度测量的无可动部件小型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化学传感装置被引量:3
2002年
介绍了一种以线阵CCD为检测器,以单色硅发光二极管为光源,自行组装的以测定共振角度变化为基础的小型无可动部件的SPR传感装置的结构及原理;讨论了影响该传感器灵敏度、分辨率和线性范围的因素。该装置既可用于生物大分子检测,也可用于乙醇和磷酸二氢钾等小分子的检测,并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和很宽的动态线性范围。
宋庆宇陈焕文宋大千杨蕊张寒琦于爱民金钦汉
关键词:化学传感器
γ-干扰素DNA传感器组装过程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自行设计并组装了一套简便实用的多波长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DNA传感装置,用于γ-干扰素DNA的检测.以人工合成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寡聚核苷酸片段作为DNA探针,用化学法标记生物素探针,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相互作用在传感器表面固定DNA探针,使用该SPR传感装置实时监测了DNA探针的固定过程及DNA杂交反应的进行.用于IFN-γ寡聚核苷酸的检测,测定范围为50~400ng/mL;用于IFN-γ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其测定范围为5~40ng/mL.同时研究了DNA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逆性及干扰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成功地用于检测目的DNA.
牟颖赵晓君王珍张寒琦金钦汉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Γ-干扰素
一种基于共振角度测量的小型SPR传感器被引量:3
2002年
合成了一种光学有机玻璃并进行了性能表征 .用其制作了一种不规则六面体光学棱镜 .采用这种光学棱镜 ,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 ,线阵 CCD为检测器 ,组装了一种共振角度同时测量的小型 SPR传感装置 ;讨论了影响该传感器灵敏度、分辨率和线性范围的因素 .将其用于乙醇和磷酸二氢钾的检测 。
陈焕文宋庆宇杨蕊金钦汉林权杨柏于雪峰
关键词:SPR生物传感器线阵CCD磷酸二氢钾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用多克隆抗体构建的夹心免疫传感器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被引量:3
2003年
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构建对心肌肌钙蛋白 I特异性的免疫传感器检测心肌肌钙蛋白 I,并建立两种检测方法 :直接法的最低检测限为 2 .5 μg/L,基于传感膜上的夹心免疫法的灵敏度为 0 .5 μg/L,检测范围为 0 .5~ 2 0 μg/L,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分别为 3 .5 %~ 4.9% ,6.1 %~ 7.4% ;用夹心法及国外试剂盒对 40名健康献血者和 2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水平进行检测 ,两者符合率为 95 % .
魏景艳牟颖许海波胡鑫宋大千刘霞张寒琦金钦汉罗贵民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多克隆抗体SPR传感器心肌梗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