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1W11329)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田晴张顺李方张成王康伟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生物滤池
  • 3篇碳源
  • 3篇滤池
  • 3篇
  • 3篇除磷
  • 2篇生物除磷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群落
  • 2篇磷回收
  • 2篇回收
  • 2篇补充碳源
  • 1篇电镜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样
  • 1篇射电
  • 1篇丝状菌
  • 1篇透射电镜
  • 1篇鸟粪石
  • 1篇切片
  • 1篇污泥

机构

  • 6篇东华大学
  • 1篇中船第九设计...

作者

  • 6篇田晴
  • 4篇张顺
  • 2篇李方
  • 1篇谢学辉
  • 1篇杨波
  • 1篇戴荣海
  • 1篇王凤蕊
  • 1篇黄娜
  • 1篇王康伟
  • 1篇王琦
  • 1篇张成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广东化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鸟粪石结晶法回收磷中Ca^(2+)对产物沉淀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分析废水中Ca2+对鸟粪石结晶法回收产物沉淀的影响。观察不同Ca、Mg物质的量配比n(Ca)∶n(Mg),不同起始磷浓度条件下磷回收产物在Inhoff管中的沉淀过程,测定总磷及溶解性磷的去除效率;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产物微观尺寸及形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元素分析法分析沉淀物组成,联系沉淀过程分析Ca2+对磷回收产物固液分离的过程及其效率的影响。随着Ca2+的增加,上清液中溶解性磷(DP)与总磷(TP)去除率之差由1%逐渐增大到10%以上;沉淀产物颗粒尺寸由25μm左右减小至5μm甚至更小,最终失去晶体形态;沉淀产物中鸟粪石含量逐渐降低、钙磷沉淀比例逐渐增多。随着Ca2+的增加,沉淀过程有明显的变化,上清液中颗粒磷逐渐增多,且产物中鸟粪石含量逐渐减小,总磷回收率下降;而在n(Ca)∶n(Mg)<0.3时,中、低浓度的含磷废水的回收产物仍然以鸟粪石为主。
李晋雅张顺戴荣海汤曼琳田晴
关键词:磷回收CA2+
丝状菌特性、功能及其控制与利用被引量:2
2014年
污泥膨胀问题普遍并长期存在于全球污水处理厂中,是制约活性污泥工艺发展的难题之一。尽管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污泥膨胀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全面的解决办法。本文总结了新近丝状菌的鉴定和表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丝状菌的特性及其功能,结合丝状菌形成的诱因,提出了预防控制丝状污泥膨胀的工程化手段与最新工艺。同时,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提出了需对丝状污泥进行控制与利用相结合的新方向。
汤曼琳张顺田晴
关键词:丝状菌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补充碳源对交替式厌氧/好氧生物滤池生物蓄磷/回收磷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碳源不足是废水高效脱氮除磷、磷回收的限制因素,研究高效利用碳源同时能提高磷回收效果的的新工艺及其运行方式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连续式厌氧/好氧交替生物滤池(AABF)处理低碳磷比废水(COD/P=11),并研究碳源的补充方式(间歇型、连续型、连续循环型)、补充周期对生物滤池除磷、回收磷的影响;采用生物膜吸收并蓄积废水中的磷,并采用定期补充碳源方式诱导生物滤池内聚磷菌群(PAOs)充分释磷,以便形成高浓度的磷回收液,同时在PAOs胞内积累内源性碳,用于后续的生物除磷。结果表明,连续循环型碳源补充方式优于其他两种碳源补充方式,合理缩短碳源补充周期利于提高AABF的生物除磷以及磷回收效率;定期补充AABF进水碳源可增加AABF生物膜内聚羟基丁酸酯(PHB)含量、大幅提高AABF厌氧释磷浓度、提高厌氧释磷(磷回收)过程中PAOs的对碳源的利用效率。
张成秦华星王康伟黄娜田晴
关键词:碳源生物除磷生物滤池
碳源调控下除磷/蓄磷生物滤池的生物膜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厌氧/好氧交替生物滤池(AABF)在生物除磷与蓄磷过程中,采用碳源调控(定期补充进水碳源)诱导蓄磷菌群充分释磷-排磷的运行方式对滤池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多聚物染色、扫描电镜(SEM)以及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比了碳源调控前后AABF长期运行生物膜内菌群形态、组成特征及变化。【结果】AABF在实施碳源调控期间滤池生物膜内部分微生物形态主要由杆状演变为丝状;细菌种类大幅减少,碳源调控过程中生物膜内优势菌β-Proteobacteria的比例由56.9%提高至72.5%。实施碳源调控后,细菌的组成与形态变化明显。【结论】定期补充进水碳源(诱导释磷/收割磷的运行方式),同时控制碳源投量,能够引起生物膜微生物形态发生较大变化,优势菌比例迅速提高。研究结果对于通过过程调控,提高除磷工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凤蕊张顺田晴谢学辉
关键词:生物除磷生物滤池补充碳源微生物群落
聚磷菌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样品制备过程的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条件与步骤会对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细胞内超微结构的观察产生影响。以纯培养、混合培养条件下生长的聚磷菌为观测对象,在常规的透射电镜制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清洗、固定、染色策略,进而提出一种适合不同生长条件下聚磷菌的透射电镜制样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比常规方法更简便有效;并且采用新方法制备样品,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的PAOs体内聚磷(poly-Ps)颗粒在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时超微结构清晰、反差效果较好。
孟丹杰庄林杰王琦田晴李方杨波
关键词:透射电镜制样聚磷菌
磷回收对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蓄磷/除磷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为能提高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回收磷效率,研究采用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AABF)处理低碳磷比废水,观察利用周期性扩增进水碳源进行磷回收时,生物滤池除磷效率及生物膜内微生物特性的变化.通过分析生物滤池除磷效率变化,生物膜多聚物染色、扫描电镜(SEM)观察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生物滤池系统实施周期性磷回收对生物膜内微生物菌群形态与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生物滤池在先后经历3次生物蓄磷-磷回收(PB-PR)的运行操作过程中,生物滤池除磷效率分别由磷回收前的60.3%、82.9%、86.6%提高到磷回收后的87.2%、91.2%、93.5%;生物滤池生物膜内优势菌群形态逐渐由大球菌演变为小球菌、杆菌与丝状菌;经过连续3个周期的PB-PR操作,生物滤池底部生物膜中聚磷菌所占比例由43%提高至70%;聚磷菌群在生物膜内混合菌群中的比例随着上流式生物滤池高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结果表明,采用周期性的碳源扩增与回收磷的操作,可以提高生物滤池除磷效率;引起生物滤池生物膜内微生物菌群形态与组成发生变化,促进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
张顺田晴汤曼琳李方
关键词:生物滤池磷回收微生物群落FIS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