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63)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亓娟莉更多>>
- 相关机构: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乐书》所见《律书乐图》辑考
- 2015年
- 《律书乐图》记载了唐鼓吹五部乐等珍贵史料,其作时在玄宗开元时期,大约于北宋后期散佚。本文辑录整理《乐书》所引《律书乐图》佚文并探讨其文献价值。《乐书》所存佚文与《新唐书·仪卫志》极为相近,对解读校勘《仪卫志》有重要意义。
- 亓娟莉
- 关键词:《乐书》
- 赵耶利及其琴学贡献考论被引量:2
- 2018年
- 赵耶利是隋唐时期著名古琴家,琴技高超,论著丰富,为当时琴学代表人物,探讨其生平及琴学理论对研究隋唐古琴音乐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尚未有专门探讨赵耶利生平及琴学成就的研究成果。本文就赵氏生平、琴学理论及贡献等问题加以考察,以此就教于方家,亦期于隋唐古琴艺术研究有所补益。
- 亓娟莉
- 关键词:琴学考论隋唐时期音乐发展艺术研究
- 《乐府杂录》校勘二则——兼及梨园、教坊分和之沿革
- 2014年
- 在校勘《乐府杂录》"俗乐"及"古乐工"两段文字的基础上,重新解读唐梨园、教坊的沿革。肯定"梨园新院"与"梨园别教院"为同一音乐机构的观点。"梨园新院"即"梨园别教院"主掌宫廷俗乐,兼习供奉新曲以及法曲乐章,开元前隶属太常寺太乐署,开元二年别置左右教坊,梨园新院主掌之俗乐及乐工"于此旋抽入教坊"。
- 亓娟莉
- 《大周正乐》辑考被引量:3
- 2017年
- 《大周正乐》始修于后周显德五年(958),成书于显德六年(959),是五代时期重要的大型官修音乐文献,也是我国最早的通史性音乐百科全书。此书久已亡佚,本文从宋代文献中辑得其佚文62条,可为唐五代音乐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史料。在文献价值方面,该书的史料具有唯一性,其独创的编集体例对后世文献产生了重要影响。
- 亓娟莉
- 关键词:佚文辑录
- 《旧唐书·经籍志》音乐文献浅议
- 2016年
-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音乐文献38种,主要见于经部乐类及集部总集类。所著录文献以唐前居多,唐代文献仅占三分之一。其中唐人音乐论著主要为初唐文献。其分类方式承袭《隋书·经籍志》,乐府歌词类作品或因"词多不经"被著录于集部总集类。
- 亓娟莉
- 关键词:《旧唐书·经籍志》音乐著录
- 《新唐书》礼乐史料校勘五则被引量:1
- 2016年
- 新旧《唐书》或以"完善"胜,或以"史识"见称,二者均是研究唐史的重要典籍。较之《旧唐书》,《新唐书》在史源及史识等方面皆有拓展,特别是《艺文志》《礼乐志》等所存资料更为丰富全面。但《新唐书》也存在诸多讹误,前贤今人于此已有纠谬,对正确利用《新唐书》史料多有帮助。本文结合笔者研读《新唐书》礼乐史料的体会,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考辩,于唐史研究或有些许补益。
- 亓娟莉
- 关键词:《新唐书》史料礼乐校勘唐史研究《艺文志》
- 唐人《古今乐纂》《乐纂》辑考——兼及隋代“汉乐坐部”史料的重新解读被引量:2
- 2015年
- 就目前可见资料来看,《御览》等所见《古今乐纂》《乐纂》为唐人所撰,且可能是两部不同的音乐文献。《乐纂》成书略早于或与《通典》同时,就其佚文而言,以载录乐器、乐人为主;《古今乐纂》是一部综合性音乐文献,作者可能为乐府专业人员。
- 亓娟莉
- 赵耶利及其琴学贡献考论
- 2018年
- 赵耶利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古琴艺术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其生年在北周武成二年(560),身历北周、隋、唐三朝,卒于唐贞观十年(636)。赵耶利以琴技见重,又授徒传艺,在当时自成一派。其琴学论著丰富,首次论述了隋唐时期吴声、蜀声两种琴学流派并指出其风格特点;撰修琴谱,推动了文字谱的发展及减字谱的产生。
- 亓娟莉
- 关键词:音乐艺术古琴论著琴谱
- 汉代古琴音乐的文化特征被引量:1
- 2018年
- 古琴在先秦时期主要为修身、治国之雅器,至汉代作为乐器本身的娱乐性有所增强。就《史记》等记载而言,较之西汉,东汉时期喜好古琴的士人明显增多,至汉末古琴逐渐成为名流士子乐道忘忧之器,甚或成为志行高迈、隐逸遁世的象征。
- 亓娟莉
- 关键词:汉代古琴文化特征
- 《乐府杂录》著者段安节生平考略被引量:1
- 2016年
- 《乐府杂录》是现存唐代音乐文献,其撰者段安节表字大仪,生年约在文宗大和末、开成初,即大约公元836年前后,卒年约与唐亡时间相同。段安节娶温庭筠之女为妻,长期生活于唐长安,历仕国子司业、吏部郎中、沂王傅等职。
- 亓娟莉
- 关键词:生卒仕履